科研产出
基于16 S rRNA序列研究华重楼植株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中草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健株和茎腐病感病植株内生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方法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华重楼茎腐病及健康植株根茎、茎、叶等不同部位的细菌,采用16 S rRNA通用引物27F/1492R进行PCR扩增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分离自华重楼健株及茎腐病植株不同部位的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华重楼的健康植株和感病植株中分离到11属23种细菌。从健株分离到4属11种内生细菌,其中根茎、茎、叶分别分离到9、10和5种内生细菌。从病株分离得到10属14种内生细菌,其中根茎、茎、叶分别分离到11、8和3种内生细菌。华重楼健株的根茎部内生细菌量最高,达2.999×105 cfu/g,叶部内生细菌量较低,为7.32×104 cfu/g,华重楼健株根茎、茎、叶中的芽孢杆菌量最高,比例分别为73.3%、67.1%和81.8%。华重楼病株的茎部内生细菌量最高,达2.817×105 cfu/g,叶部内生细菌量较低,为2.76×104 cfu/g,华重楼病株的根茎、茎、叶部的假单胞菌量最高,比例分别为35.6%、50.3%和60.5%。华重楼健株不同部位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病株。结论华重楼健康植株以芽孢杆菌为优势细菌类群,华重楼茎腐病植株以假单胞菌为优势细菌类群。华重楼健株相比病株具有更为丰富的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
关键词: 华重楼 茎腐病 内生细菌 16 S rRNA 芽孢杆菌 假单胞菌


低氮对不同茶树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茶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经常用来评价植物抗逆胁迫强弱,反应植物胁迫的生理状态等。为灵敏检测和判断茶树品种低氮胁迫的差异,科学指导施肥,本研究以前期筛选的相对氮高效茶树品种黄旦与相对氮敏感茶树品种本山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供氮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氮条件下茶树叶片氮含量显著偏低,但该条件下黄旦品种叶片氮含量明显高于本山品种;低氮条件下茶树叶片最小荧光F_o、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等显著增加,黄旦品种在低氮条件下F_o、Y(NPQ)、Y(NO)及NPQ参数都要小于本山品种;而参数最大荧光(F_m)、光系统Ⅱ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与qL)、实际光合效率Y(Ⅱ)显著下降,其中本山品种低氮下明显小于黄旦。总之,氮高效茶树品种黄旦能减缓低氮胁迫对植株造成的损害,并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效率,保证了低氮条件下有较高的产量。


秀珍菇新菌株营养成分及其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综合评价60Co-γ辐射选育的秀珍菇新菌株福秀5669品种特性与应用前景,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方法测定了秀珍菇子实体中氨基酸、粗蛋白、粗灰分、重金属含量与农药残留量,比较分析了福秀5669与原菌株台秀57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及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的差异性与安全性。研究表明:福秀5669的16种氨基酸、6类氨基酸、粗蛋白、粗灰分的含量高于秀珍菇台秀57,且差异极显著(P<0.01);福秀5669的重金属铅、砷、镉含量低于台秀57,且差异性显著(P<0.05),两个品种秀珍菇的铅含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福秀5669的汞含量高于台秀57,但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两个品种秀珍菇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结果表明,福秀5669的营养品质、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安全性均优于原菌株台秀57,具有示范推广前景。


不同品种树葡萄叶片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4个不同品种树葡萄嫩/老叶片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功能活性与物质成分相关性.[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4个树葡萄品种的嫩/老叶为试材,对清除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能力、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多酚及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个品种树葡萄嫩/老叶片提取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和很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嫩叶提取物的活性明显高于同品种老叶提取物;3种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均表明‘沙巴’嫩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四季早生’嫩叶次之,‘福冈’老叶最弱;4个品种的新/老叶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率(IC50)范围为1.99~38.71 mg·L-1,抑制活性均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为3 133.47 mg·L-1);叶片中多酚与黄酮含量也表现出嫩叶极显著高于老叶(P<0.01),多酚和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介于53.92~274.72 mg·g-1、49.84~214.82 mg·g-1;抗氧化能力、d-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与叶片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黄酮含量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4个树葡萄品种中,‘沙巴’嫩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多酚含量最高,是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良好来源.


木豆种质资源形态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优异木豆(Cajanus cajan)种质资源,对10份木豆种质资源的10个质量性状和18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以鲜荚色(1.9219)的最高,其次是旗瓣点缀色、鲜籽粒颜色和干籽粒底色,多样性指数均为1.4855;再次为干籽粒色斑、干籽粒脐环色和有无种阜,均为0.8813;最小的是小叶叶形、旗瓣底色和株型,均为0.7219。聚类分析可将10份木豆种质资源划分为中茎稀疏型、中茎密生型和粗茎密生型3大类型。这为木豆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强化“三型”农技协建设 提升科技扶贫能力
《科技导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很显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如何搭建有效的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效应"以及"怎样优化农技协载体,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作用",是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笔者课题组主要围绕新时期"三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莲雾寒冻害低温等级指标的确定
《生态学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省(区)2008—2014年的89例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寒冻害灾情样本资料,结合莲雾寒冻害形态学标准,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初步得到莲雾寒冻害低温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与地理移置自然低温试验、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试验及2016年果园灾情调查资料所获取的莲雾形态和生理生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验和验证。结果表明:莲雾寒冻害低温等级指标分别为5级;T_(min)>5.5℃,无寒冻害,正常生长;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SYBR Green Ⅰq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可以引起羊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of goats and sheep,MPGS)。现有的方法费时、不能定量,不利于Mmc的准确快速检测。为建立检测Mmc的SYBR Green I qRT-PCR方法,本研究基于Mmc的MLC_1770基因(hypothetical protein gene)序列进行特异性引物设计,用构建的Mmc-1770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进行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实验。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扩增效率是101.3%;该方法对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enumoniae,Mo)、巴氏杆菌(Pasteurell amultocida,Pm)、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及羊传染性脓疱毒(Orf virus,ORFV)均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226拷贝/μL,比常规PCR高100倍;组内变异系数为0.54%~0.79%,组间变异系数为0.70%~0.96%;对临床95份疑似MPGS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1.6%(11/95)。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适合于临床样品中Mmc的快速准确检测。
关键词: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SYBR GreenⅠ qRT-PCR 检测方法


光温对叶菜型甘薯叶片花青素合成及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光照和温度对紫叶甘薯叶片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以福菜薯23号为材料,分别用不同的温度和光质处理后测定叶片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叶片花青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结构基因不呈线性正相关;高温对福菜薯23号叶片花青素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主要是下游基因DFR和F3H的表达受到抑制;与白光相比,蓝光促进福菜薯23号叶片花青素的合成,红光抑制花青素合成,混合光差异不大,尽管老叶的花青素含量高于新叶,但新叶花青素生物合成基因4CL、CHS、DFR和F3H表达量高于老叶片。本研究结果对提高叶菜型甘薯花青素含量具有指导意义。


丝瓜过氧化氢酶CAT2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17 CSCD
摘要:该研究对普通丝瓜品种‘WL-3’的褐变果肉开展转录组测序,对高质量片段进行拼接和组装后获得58 073条unigenes序列,其中,27 301条unigenes在褐变前后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从差异表达的基因中筛选得到1条功能注释为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基因全长序列(unigene0033876)。分析发现,该序列全长1 690 bp,包含1个1 479 bp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预测编码49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Mw)为56.94 k Da,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 I)为7.31,编码的蛋白质与葫芦科作物南瓜、西葫芦和黄瓜中同源蛋白质的相似性均在97%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基因命名为Lc CAT2,Gen Bank登录号为KR18467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Lc CAT2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丝瓜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花中表达量最低。Lc CAT2基因在所选的6个丝瓜品种中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普通丝瓜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有棱丝瓜。Lc CAT2基因在普通丝瓜品种‘WL-3’采后储藏条件下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呈上调表达趋势。初步推测,Lc CAT2基因在丝瓜果肉褐变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该研究旨在从转录组测序结果中挖掘与丝瓜果肉褐变相关的基因,为今后丝瓜品种的选育及进一步揭示其酶促褐变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