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非急性水污染对渔业影响的定量估算方法的探讨

水产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非急性水污染 渔业影响 定量估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喉拟水龟一龄龟生长的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黄喉拟水龟 (MauremysmuticaCantor)一龄龟生长的研究表明 :在自然温度、人工饲以鱼肉的条件下 ,黄喉拟水龟生长 41 8d ,体重由 9 8g增加到 1 0 0 1 g,平均日增重 0 2 2 g ,成活率为 93 4%。体重、背甲长、背甲宽与日龄呈正相关 ,背甲长与宽呈正相关 ,背甲长、背甲宽与体重同样呈正相关。黄喉拟水龟一龄龟在 50 g以下时生长缓慢 ,50 g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在相同环境条件下 ,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一龄龟最大个体可为同龄最小个体的 4倍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一龄龟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甜菜碱、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甜菜碱作为摄食促进物质 ,分别添加到真鲷配合饲料中饲喂真鲷 ,探讨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摄食促进物质不仅可促进真鲷的摄食性 ,增加其摄食量 ,还可以提高真鲷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添加甜菜碱对促进真鲷的摄食性无作用 ,但可促进真鲷的生长

关键词: 摄食促进物质 真鲷 摄食率 增重率 饲料效率 蛋白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生长激素cDNA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从猪脑垂体总RNA中扩增出编码猪生长激素 (GH)成熟肽基因序列 ,定向克隆至质粒pUC18。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猪GHcDNA长 5 73bp ,不含信号肽序列 ,并在该序列之前加入一起始密码子ATG。将猪GHcDNA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 ,构建成重组猪GH基因表达载体pBVpGH7。SDS PAGE和薄层扫描分析表明 :经 42℃诱导 ,pBVpGH7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一分子量约 2 2 0 0 0的特异蛋白 ,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的 2 0 .5 %。

关键词: 猪生长激素cDNA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DNA斑点杂交法检测对虾及其饵料和环境生物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状况的调查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 1996~ 1998年采用DNA斑点杂交法 ,完成了共计 836份养殖对虾 ,2 13份对虾饵料和环境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 ,对虾在每年的 4~ 10月都可检测出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6月出现最高峰 ,阳性检出率达到 4 2 .6 % ;其次 ,为 7月和 5月 ,分别达 31.6 %和 2 4 .5 %。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 (包括亲虾、各期幼体、仔虾、幼虾及成虾 )均可检出WSSV ,其中以仔虾的带毒率最高 ,达 36 .4 % ,其次为糠虾幼体 ,达 34.6 %。体长范围 1.1~ 2 .0cm的仔虾阳性率最高 ,其次体长为 5 .1~ 6 .0cm的幼虾样品。检测的中国对虾样品(6 2 5份 )带毒率为 16 .8% ,日本对虾样品 (2 11份 )带毒率为 4 5 .0 %。对虾主要饵料及环境生物类群包括鱼类、虾类、蟹类、桡足类、端足类、沙蚕、卤虫均可检出WSSV ,其中小型虾类、端足类、桡足类、蟹类样品的WSSV检出率均高于 2 0 %。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日本对虾 饵料和环境生物 白斑综合症病毒 DNA斑点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NH_4~+-N和NO_2~--N的转化作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 CSCD

摘要:采用聚乙烯醇 (PVA) (ρ=gL-1)的方法对沼泽红假单胞菌、诺卡氏菌和假丝酵母 3种菌株进行固定化 ,所得的凝胶颗粒机械强度好 ,经久耐用 .运用这 3种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养殖水体中NH+4 N和NO-2 N进行转化 ,其最适作用温度范围为 2 5~ 30℃ ,最适pH范围分别为 :6 .5~ 8.5 ,7.0~ 7.5及 5 .5~ 7.0 ,且对水质初始氮浓度有很强的适应性 .3菌株经固定化后 ,其对养殖水体中NH+4 N和NO-2 N的转化效率明显优于其游离细胞 .若将 3菌株按 2 :1:2组合成复合菌株并固定化 ,其对养殖水体中的NH+4 N和NO-2 N转化效果将更佳 .图 3表 3参 9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养殖水体 转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消毒剂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DNA作用效果的比较

海洋水产研究 2001 CSCD

摘要:将中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病毒液与万福金安含氯消毒剂、高锰酸钾、甲醛、过氧化氢、甲酚皂、酒精、氯仿作用。不同浓度消毒剂与病毒液作用不同时间后提取 DNA作病毒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经分析比较表明 ,上述消毒剂中含氯消毒剂在有效氯含量高于 2 .975× 10 -3、高锰酸钾浓度高于 5 .0 0 0× 10 -3 ,5 min内 ;有效氯含量高于 1.190× 10 -3、高锰酸钾浓度在 5 .0 0 0× 10 -3 ,30 min即可破坏核酸

关键词: WSSV 消毒剂 斑点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特定病原中国对虾种群选育的研究

海洋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无特定病原中国对虾种群 (SPF)选育的结果 ,主要介绍1999~2000年选育子3代和子4代的养殖结果。1999年选育对虾子3代养殖平均1788kg/ha ,对虾平均体长13.69cm ;而对照池中暂养池对虾体长3~4cm发病死亡 ,养殖池对虾体长6cm发病死亡 ;2000年选育对虾子4代养殖平均3168kg/ha,对虾平均体长15.00cm ;对照池产量为3450kg/ha ,对虾平均体长13.30cm。说明经过连续几代的人工选育 ,对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关键词: 无特定病原 中国对虾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倍体栉孔扇贝的生殖腺观察

海洋水产研究 2001 CSCD

摘要:在栉孔扇贝 ( Chlamys farreri)的繁殖季节 ,对人工诱导的三倍体栉孔扇贝的生殖腺进行了外观、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三倍体栉孔扇贝的生殖腺外观呈透明状 ,分不出雌雄 ;组织切片观察 ,三倍体雌性的生殖腺滤泡细胞数量少 ,为一大的空腔 ,沿滤泡壁排列着单层不连续的卵原细胞 ,呈不规则形状。另外有许多三倍体的生殖腺组织内含有大量的不定性细胞 ,可能是尚未分化的生殖细胞 ,分布在稀少的滤泡内及其周围 ,未发现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 ,无法根据滤泡的组织学特征区分雌雄 ,在检查的样品中未发现雄性个体 ;电镜下观察到了三倍体的精母细胞 ,细胞结构呈梭形 ,核开始收缩 ,细胞质内线粒体较发达 ,但与二倍体相比细胞及线粒体数量稀少 ,说明三倍体栉孔扇贝存在着雄性个体 ,生殖细胞增殖分化出精原细胞和少数初级精母细胞后即停止了发育。

关键词: 栉孔扇贝 三倍体 生殖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类产生异味的体内石油烃阈值试验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1 CSCD

关键词: 贝类 净化 石油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