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
2002
摘要:大豆是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但大豆蛋白中含有3种结构不同的脂肪氧化酶同功酶,是产生豆腥味的根源,使大豆利用及加工受到限制。从1994年开始我们进行大豆脂氧酶缺失基因的转育与种质创新研究,目前获得了一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低腥味材料,其中绥无腥豆1号已于200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应用于生产和加工领域。
关键词:
大豆
脂肪氧化酶
脱腥
种质
创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加快水稻种衣剂的试验和推广 ,可以保证种子工程、种子产业化和商品化的顺利实施。简要介绍了自 1994年以来黑龙江省水稻种衣剂的应用情况 ,并对黑龙江省水稻种衣剂的发展前景、条件、思路及发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水稻
种衣剂
前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北方寒地杂交稻灌浆期长达 4 0~ 5 0d ,易受灌浆后期不良天气的影响 ,存在库大源不足 ,二次灌浆过早停止现象 ,造成空秕率较高 ,严重影响产量。试验表明 :适宜的栽培密度 ,能够保证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 ,促进群体协调发展提高产量。齐穗期增施钾肥 ,能提高杂交稻灌浆速率 ,促早熟 ,提高结实率及产量
关键词:
杂交稻
密度
齐穗期
钾肥
《大豆通报
》
2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绥农 1 9号”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大豆
绥农19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中国甜菜糖业
》
2002
《大豆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用黑土、草甸土、白浆土等类型土壤进行盆栽试验 ,研究了大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常规施肥的磷肥利用率 ;通过采用氮磷钾最佳比例及用量与叶面喷施液体肥料相结合的方法 ,使大豆磷肥利用率与常规化肥用量相比在黑土中提高 6 .2 5个百分点 ;在草甸土中提高 5 .12个百分点 ;在白浆土中提高 5 .86个百分点。大豆产量与常规化肥用量相比 ,分别在黑土、草甸土、白浆土中增产6 .73%、9.5 6 %、7.6 9%。
关键词:
大豆
土壤类型
磷肥
肥料利用率
《中国林副特产
》
2002
摘要: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与产量形成过程,是一个过程(籽粒灌浆)的两个方面。从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来探讨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及其终止时期,为玉米品质研究及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一定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把中外研究者的工作结果做以部分的概括总结。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灌浆
籽粒发育
产量形成
《沙棘
》
2002
摘要:以国外引进的 15个沙棘优良品种为试材 ,对其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研究 ,采用性状相对值综合比较法 ,判明其综合性状优劣 ,适应范围等。试验证明 ,浑金、橙色、楚伊表现优良 ,推荐可适区引种
关键词:
国外沙棘品种
品种对比
田间试验
综合比较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柠檬酸或维生素C作为增效剂提高维生素E抗氧化效果研究表明,以柠檬酸作为增效剂添加于猪油中,60℃烘箱储存,维生素E的抗氧化性比单独使用维生素E效果好。柠檬酸或维生素C添加于机榨菜籽油中,室温储存,维生素E的抗氧化效果明显提高。柠檬酸或维生素C添加于精炼棉籽油中,室温储存,维生素E的抗氧化效果无明显提高。
关键词:
维生素E
油脂
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