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氮钾营养对面包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N、K不同用量及其配比对龙94-4083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K营养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其构成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N、K配比及用量可提高小麦干重、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均表现出随N、K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所有处理中以N112 5K75处理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子粒粗蛋白、湿面筋、沉降值和稳定时间均表现出随N、K用量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全部处理中以N112 5K75处理获得了较高的沉降值、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及较长的稳定时间。N、K用量及其配比适宜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又能改善小麦品质。

关键词: 面包强筋小麦 氮、钾营养 产量 品质

辐照白酒勾调技术研究初报

核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 0 Coγ射线辐照液态发酵法糖化酶生产的白酒 ( 55℃ )。处理剂量为 0(CK)、1 0、2 0、4 0kGy,剂量率为 1 78Gy min。辐照后室温贮存 3 0d ,检测其理化及感官指标。表明经γ射线辐照的白酒 ,其有益成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感官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将不同剂量辐照的白酒与未辐照的白酒经不同的比例混合 ,筛选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较好的酒样。表明以 2 0kGy3 0 % +4 0kGy3 0 % +CK40 %较为理想 ,且混合后贮存 3个月效果更好

关键词: 辐照 白酒 勾调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唑酮、福美双复配包衣对春小麦病害的作用效果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将生产上应用的单一杀菌剂福美双 (非内吸性杀菌剂 )和三唑酮 (内吸性杀菌剂 )进行复配 ,结合成膜技术 ,发挥两种类型杀菌剂的优点 ,寻找低成本、高效果的最佳配比组合 ,应用于生产。五种三、福复配比例 1∶ 11~ 1∶ 12在带菌春小麦种子试用 ,其中 1∶ 4比例出苗安全 ,对小麦根腐病、腥黑穗和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1.0 %、94 .1%和 94 .7% ,增产6 0 .9% ,与单独使用三唑酮效果接近 ,且成本相对较低。

关键词: 三唑酮 福美双 春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氮素在黑土上的肥效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保氮素是一种新型尿素缓释剂 ,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尿素中氮素在作物生长前期的损失 ,在玉米上应用比等量施肥的处理增产 38.5kg/ 6 6 7m2 ,比同等化肥用量后期部分追施处理增产 8.7kg/6 6 7m2 。

关键词: 保氮素 玉米 缓释剂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 ISO)是大豆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雌性激素的作用,被称之为植物雌激素。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防止心血管疾病等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就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含量、生理活性作用、保健功能、分离制备及其应用前景作一介绍。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生理活性 雌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皂甙的生理功能及制备应用

大豆通报 2002

摘要:早期研究中 ,大豆皂甙的苦涩味被视为抗营养因子。现研究表明大豆皂甙具有促进体内胆固醇和脂肪代谢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肿瘤等多种功能 ,是一类理想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关键词: 大豆皂甙 生理功能 制备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化肥利用现状及对策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不同地区农作物的化肥用量及比例、施肥方法、施肥制度及化肥使用现状 ,查明了障碍化肥利用率提高的限制因素 ,指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技术与措施 ,以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及增强作物抗逆性的目的。表 5 ,参 6。

关键词: 化肥利用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割秧时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中国马铃薯 2002

摘要:1 前 言 晚疫病是当前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马铃薯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不外乎两种主要方式:培育抗病品种及药剂防治。随着晚疫病菌A2交配型在我国的出现,致使抗病育种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短期内难有成效,所以药剂防治仍是当前防治晚疫病的首选方式。但药剂防治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长期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沙棘干缩病流行的构成与避害

沙棘 2002

摘要:对黑龙江省沙棘林园干缩病流行进行调查与分析 ,表明寒地沙棘干缩病流行因子由外引材料带菌、寒害、品种不耐病与不抗病、管理水平低、不良的立地条件与栽培方式构成。避免与减轻其危害 ,要针对不同的构成因子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以达到避害的目的

关键词: 沙棘干缩病 流行 避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