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土壤环境因子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菜黔油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土壤温度、含水量、pH和黏性等土壤环境因子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率与土壤温度、pH、含水量和黏性关系密切.根肿病最适发病温度为25℃,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71.25%和38.75;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发生,土壤pH 5.5~6.0时病情指数为30.69~37.64;病害发病率和严重度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为50%~60%时发病率为70%~80%,病情指数为37.22~46.67;土壤黏性大不利于透水,纯白化泥处理根肿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7.50%和35.0,均较其他处理高.

关键词: 十字花科根肿病 油菜 土壤环境因子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子拮抗青枯病菌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瓜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抗青枯病辣椒品种种子中拮抗青枯病菌内生细菌的种群组成及其在青枯病防治中可能发挥的生态学功能,从抗青枯病辣椒品种种子中分离、筛选出拮抗青枯病菌的内生细菌,对其进行抑菌广谱性分析,测定其对青枯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从抗青枯病辣椒品种种子中分离出14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筛选出6株拮抗青枯病菌的内生细菌,初步鉴定它们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苍白杆菌(Ochrobactrum)和微杆菌(Microbacterium)。对6株内生细菌进行抑菌广谱性研究,所有内生细菌均至少对1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将6株内生细菌的菌悬液分别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育苗,辣椒苗抗青枯病能力显著提升。辣椒种子中拮抗青枯病菌的内生细菌具有多样性,用其菌悬液处理辣椒种子后,植株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为开展辣椒青枯病微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菌种资源。

关键词: 辣椒 种子 内生细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凯里特色鱼酱酸品质特性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4种代表性的鱼酱酸为研究对象,以糟辣椒为对照,对基础营养成分、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鱼酱酸与糟辣椒的固形物、粗脂肪、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总酸、总酯、游离氨基酸、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鱼酱酸中游离氨基酸高于糟辣椒,且绿之宝鱼酱酸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是糟辣椒的2.62倍,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0.30~0.51g/100g),表明鱼酱酸的鲜味比糟辣椒(0.18g/100g)更为浓郁。鱼酱酸中钙和磷高于糟辣椒,绿之宝鱼酱酸中钙含量最高(1927.27mg/kg),是糟辣椒的10.58倍。鱼酱酸和糟辣椒中辣椒碱含量为8.84~15.64μg/g,且主要有机酸均为乳酸、柠檬酸和乙酸。

关键词: 鱼酱酸 糟辣椒 矿物质 有机酸 辣椒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MP15基因多态性对百宜黑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多态性对百宜黑鸡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143只百宜黑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0日龄内的产蛋量和蛋重指标,并以BMP15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利用PCR结合测序技术对百宜黑鸡BMP15基因多态位点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遗传学和繁殖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7个SNPs,分别为g.397C>T、g.473A>C、g.603C>T、g.1 323G>A、g.1 527C>T、g.1 644C>T和g.1 698C>T,其中g.1 323G>A位于内含子区域,将不同的SNPs进行遗传学分析发现,除了g.1 527C>T位点的PIC值小于0.25,属于低度多态外,其余位点均属于中度多态;进行χ~2适合性检验发现g.473A>C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将不同SNP位点对应的不同基因型与繁殖性能进行关联分析发现,g.473A>C位点所对应的AC基因型蛋重显著高于AA型(P<0.05),g.1 527C>T位点所对应的CC与CT基因型之间在产蛋总数上存在差异显著性,且CC型显著高于CT型;其余位点不同基因型间在繁殖性状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BMP15基因多态性对百宜黑鸡繁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 多态性 百宜黑鸡 繁殖性能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高海拔区域苹果光合作用与光和CO_2响应模型的筛选

经济林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阐明我国西南高海拔区域苹果光合作用对光强度和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后续深入开展该区域苹果光合特性研究提供参考,筛选适合该区域苹果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_2响应的模型。【方法】以‘黔选2号’‘黔选3号’‘嘎拉’‘蜜脆’‘红星’5个品种苹果叶片为试材,进行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_2响应的测定,并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拟合,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Michaelis-Menten模型(M-M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光合-CO_2响应曲线拟合。【结果】光合-光响应中,气孔导度的变化影响蒸腾速率的变化,5个品种苹果叶片的光合速率均对强光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其他影响因子相同的情况下,CO_2浓度可能是生产中的实际限制因子。光合-CO_2响应中,5个品种苹果叶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表现为同步变化,但气孔导度的变化并未影响胞间CO_2浓度的值,胞间CO_2浓度的值呈线性增加。在CO_2浓度满足光合作用底物消耗的情况下,光合有效辐射是苹果叶片发挥光合能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结论】在拟合不同品种苹果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光合-CO_2响应曲线的模型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效果均表现最好。

关键词: 苹果 西南高海拔区域 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CO_2响应曲线 曲线拟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艾叶对黔北麻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艾叶对黔北麻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开发利用艾叶作为肉羊饲料资源提供积累。采用3×3复拉丁方试验设计,将6只黔北麻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1组、处理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艾叶;处理1组、2组艾叶比例分别为5%、10%。结果表明:①艾叶对山羊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CP)消化率(P<0.05)。②艾叶对山羊常规血浆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处理2组山羊血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艾叶未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产生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艾叶可提高山羊抗氧化能力,可作为肉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 艾叶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参数 黔北麻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补光对番茄幼苗形态特征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金刚"番茄幼苗为试材,分析LED(R/B=5∶1)在不同时段的补光处理下对番茄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生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经过15、30 d补光处理效果不明显,经过45 d不同时段补光处理效果显著,其中以15:00—19:00时段的补光处理效果显著,在该时间段进行补光,鲜质量、叶面积、气孔密度、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或其它处理;并显著使株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其次为19:00—23:00补光处理。

关键词: LED 补光 番茄幼苗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与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大籽粒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649份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和813份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为材料,调查试验材料的植株农艺性状表现,分析千粒重与植株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角果长度随千粒重增加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但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均极显著减少;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杂交油菜组合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的相关性极小;与千粒重<5g的相比,千粒重≥5g的甘蓝型油菜株高、有效分枝位、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及角粒数等性状呈明显减小趋势,而角果长度增大.千粒重与含油率、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硫苷、亚油酸、亚麻酸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甘蓝型油菜育种需协调改良千粒重、角果数和角粒数等多个产量构成因子,才能有效提高油菜品种的单产水平;千粒重的提高对油脂和油酸含量无不利影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组合 常规品系 千粒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地区87份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的分子鉴定及筛选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穗发芽使小麦的产量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小麦的加工品质,而西南麦区一直是小麦穗发芽的重发区。为了在历史小麦品种(系)中鉴定出抗穗发芽的种质材料,本研究以来自西南麦区的87份小麦主推品种及后备品系为研究材料,利用PM19、Vp1B3两种抗穗发芽候选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为抗穗发芽育种提供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在87份小麦中有4份含有PM-19A1a基因,分别是科成4号、兴0217、蜀麦1763、SW 1747;有9份含有Vp-1Bb基因,分别是黔麦0504、16092、绵麦303、内麦366、川麦604、BL 5002、BL 6007、2017 P 4-2、SW 1747。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小麦穗发芽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RPS1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贵州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分离株(GM01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RPS11,并克隆到pET28a(+)载体,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RPS11,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重组RPS11蛋白并建立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间接ELISA检测方法。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为19 kDa,纯度为85%,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及特异性;检测方法经条件优化,确定了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血清稀释度为1∶4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4000,底物显色时间为10min。用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间接血凝检测试剂分别对临床180份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5.0%和29.44%,总符合率达91.11%。本研究成功完成了RPS11蛋白的重组表达,制备出特异性较好的抗体,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学检测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RPS11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