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的组织学观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 1~ 43日龄内的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组织学进行了观察 ;描述了大口鲇不同发育阶段的口裂、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后肠等组织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的变化 ;对口裂宽、口裂高与全长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仔鱼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特点与摄食、营养方式的关系

关键词: 大口鲇 消化道 仔鱼 组织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北部沿岸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CSCD

摘要:根据1998年4月中旬~10月中旬胶州湾北部的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26属56种,其中硅藻23属50种,甲藻3属6种。浮游植物数量的峰值出现在4月中旬和9月下旬,其均值分别为15115.5×103cell/m3和133315.1×103cell/m3,最低值出现在6~7月。加氏星杆藻、中肋骨条藻和浮动弯角藻曾在该海区形成优势种。

关键词: 胶州湾 浮游植物 生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贻贝观察”:广东沿海牡蛎体中Zn含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广东沿海重要养殖水域Zn含量水平变化趋势 ,1989~ 1997年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计划对广东 12个地点牡蛎体的Zn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广东沿海牡蛎体Zn含量范围为 5 0 .4× 10 -6~ 76 8× 10 -6,总平均值为 2 45× 10 -6,总体上属清洁~微污染水平。牡蛎体Zn含量的海域分布格局呈珠江口海区 >粤东海区≥粤西海区。 1989~ 1991年 ,广东沿海牡蛎体Zn含量呈上升趋势 ,此后略微下降 ,1994~ 1997年间牡蛎体Zn含量虽有波动 ,但年际间没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Zn 牡蛎 变化趋势 广东沿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氏鲟幼鱼肝性脑病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研究

水产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患病和健康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的比较解剖、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患病施氏鲟无明显的外部症状 ,临床解剖所见肝脏病变严重 :肝淤血、坏死、糜烂。肝组织脂肪变性、水样变性明显 ,肝细胞核浓缩或淡染、变形、核仁裂解 ,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 ,胞浆内大量脂滴和液泡并将细胞器排挤成团。脑组织水样变性致液化性坏死 ,脑细胞胞浆呈液化泡状 ,核变形、浓缩 ,细胞膜融解。肾组织发生局灶性病变 ,病变肾细胞胞浆内有脂滴和液泡 ,核变形、融解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其它器官、组织、细胞未见病变。研究认为肝组织为原发性、中毒性坏死 ,脑组织病变与肝组织病变有依赖性 ,脑坏死为继发性液化性坏死 ,肾脏病变亦为继发性局灶性病变。因脑坏死而致鲟鱼死亡。文中还探讨了致病原因和机理以及危害性。

关键词: 施氏鲟幼鱼 肝性脑病 细胞病理学 组织病理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皮肤变态反应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CSCD

摘要:利用酶工程技术制得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主要用于加酶的洗涤剂 ,在室温下有较高的酶活力。为确保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使用的安全性 ,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本文以豚鼠为受试动物 ,进行皮肤致敏反应试验。结果表明 ,经致敏接触和激发接触 ,2 ,4 -二硝基氯苯组 ( DNCB)皮肤最大平均反应值为 3.3,致敏率为 10 0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组皮肤最大平均反应值为 0 .0 5,致敏率为5%。提示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为弱致敏物

关键词: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豚鼠 皮肤变态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渔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CSCD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的渔业新技术、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先后引进各类渔业新技术及动、植物新品种上百项;为促进我国的水产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简要总结、回顾了我国渔业新技术及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关键词: 水产新品种 引进现状 发展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饥饿对真鲷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2 0℃条件下 ,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 1 5d的真鲷体重下降7.0 5 % ,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 ,蛋白质含量和比能值略有下降 ,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白质作为身体的能量来源。分别给饥饿处理 0 (对照 )、3、6、9、1 2和 1 5d的真鲷投饵 ,在饱足摄食的条件下生长 2周。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 ,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 3、6d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饥饿9、1 2和 1 5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真鲷幼鱼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 ,短期饥饿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通过显著提高摄食水平来达到补偿生长 ;而继续延长饥饿时间则通过显著提高食物转化率来达到补偿生长

关键词: 真鲷 饥饿 补偿生长 生化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扫描电镜对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 ,索氏六须鲶在受精后30~ 6 0s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 ;在受精后 2min精子开始逐渐解体 ,直至受精后 15min左右 ,受精卵外精子全部解体。通过对精子和卵子的精孔管的测量判定索氏六须鲶受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关键词: 索氏六须鲶 受精 扫描电镜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鳖对T3菌苗的回忆应答

水产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证明用T3菌苗免疫的中华鳖具有回忆应答反应。它的回忆应答介于鱼类和哺乳类之间 ,具有以下特点 :(1)回忆应答与初次应答的IAT峰值差异明显 ,比率可达 2左右 ;(2 )抗体生成速度较快 ,第16天左右IAT可达峰值水平 ,IAT峰值下降速度明显低于生成速度 ;(3)与初次应答相比 ,回忆应答抗体形成的速度较快 ,而消失的速度较慢。

关键词: 中华鳖 T3菌苗 回忆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