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不同养殖措施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效果的初步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CSCD

摘要:利用水泥池、土池及不同水处理方法等不同措施养殖对虾 ,研究养殖措施与对虾暴发性病毒发生的关系 ,探讨合理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水泥池、沙滤水、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和使用防病药物等措施对防治暴发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 ;使用优质饵料强化对虾体质 ,合理使用防病药物及水质净化剂 ,优化养殖生态环境对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有效 ;虾池内放养部分肉食性鱼类能延缓对虾发病时间

关键词: 对虾 养殖措施 暴发性流行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神经网络反演海水叶绿素浓度

科学通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SeaBAM小组收集的海水叶绿素浓度和辐射同步实测资料, 建立由遥感反射率反演海水叶绿素的神经网络模型, 并与SeaBAM统计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值在叶绿素浓度略小于0.03 mg/m3的很小范围内有些偏高, 在叶绿素浓度的其他区间精度较高, 在二类海水区域则明显好于SeaBAM统计算法. 总体而言, 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结果优于SeaBAM统计算法.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叶绿素浓度 遥感反射率 反演 二类海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鲟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海洋与湖沼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进行了连续3年(1995-1997)共70尾来源于长江水系中华鲟样本遗传分析。共用了40个 10bp长的随机引物,在 26种可供分析的引物中,只有OPK01、OPK02、OPK03、OPK09、OPK14和OPQ08RAPD-PCR产物有多态现象,多态引物占23%。26个引物中共扩增出108条稳定的DNA带。其中12条带为多态带,多态座位比例为11.1%。个体间遗传距离变动为0.951 0-1.000 0,平均为0.974 3。 1995、1996和1997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032 7、0.0312和 0.035 4。 3年样本的综合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033 4。比较而言,中华鲟天然群体核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仍较低。

关键词: 中华鲟 RAPD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遗传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展望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 有机污染物 海水养殖 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大西洋公海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上钩率的分析

水产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 1 994年 1 1月至 1 996年 1 0月 (4~ 7月除外 )金丰 2号延绳钓船在中部大西洋公海 (0 9°N~ 0 5°S ,1 8°W~ 34°W )钓捕渔获物和各月经济鱼种上钩率的状况。经过鉴定共有 2 7种鱼类和一种海龟。在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0 1°S~ 0 5°S ,2 4°W以西 ) ,大眼金枪鱼的上钩率达到高峰值 ,均大于 8‰ ,其它期间在钓捕海域上钩率在 2‰~ 8‰之间 ;在 1 1月、1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黄鳍金枪鱼的上钩率均大于 4‰ ,而在南纬中部渔场 (0 1°S~ 0 5°S ,2 4°W~ 1 8°W )黄鳍金枪鱼的上钩率最低 ,小于 1‰ ;箭鱼的上钩率在钓捕海域大体在 2‰以下 ,其它低经济价值的鱼上钩率几乎都小于 1‰。本文探讨了影响上钩率的因素。

关键词: 热带大西洋公海 延绳钓 渔获物种类 上钩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近年来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方面的研究作了全面的综述 ,探讨了投饵养殖和非投饵养殖两种类型 ,特别是贝类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模式自身污染产生的机制和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了防止和减轻自身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海水养殖 自身污染 环境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PAPD方法分析太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亲缘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 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 (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 (Neosalanxoligodontis) ,并发现其中有 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明 ,这 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其它种银鱼 ,表明太湖中可能存在 5种银鱼

关键词: 太湖 大银鱼 太湖新银鱼 寡齿新银鱼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鳞胶原蛋白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CSCD

摘要:采用酸性和酶提取法从鱼鳞中提取酸溶性和酶促溶性 型胶原蛋白 ,经 SDS- PAGE电泳显示 ,所提取的胶原蛋白电泳区带与 型标准品相同。氨基酸分析表明 ,ASC和 PSC是典型的胶原蛋白 ,热稳定性测定 ASC的 Td 为 32 .3℃ ,PSC的 Td 为 2 7.8℃。

关键词: 鱼鳞 胶原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服用多烯鱼油对母乳中DHA含量的动态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CSCD

摘要:为研究国产鱼油制品对母乳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的影响,随机抽取12名哺乳母亲为受试者,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母乳样本.测试结果表明,有83.3%的受试者服用鱼油后的第2天乳汁中DHA含量开始升高,所有受试者在服用鱼油的第8天乳汁中DHA含量均高于服用鱼油前.证明哺乳期妇女服用高含量DHA鱼油制品是提高母乳中DHA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鱼油 母乳 DH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种饲料原料蛋白质对尼罗罗非鱼的营养价值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Cr2 O3为指示物 ,以 70 %基础饲料和 30 %的待测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 ,测定尼罗罗非鱼对 13种饲料原料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以有效必需氨基酸含量计算了饲料原料中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 ,并和鱼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 ,评价了饲料原料蛋白质对尼罗罗非鱼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 ,氨基酸总量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接近 ;秘鲁鱼粉、大豆粕和玉米蛋白质的有效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在70 %以上 ,其营养价值分别是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和能量饲料原料中最高的 ;酵母饲料的营养价值在所有饲料原料中最低 ;血粉和羽毛粉的营养价值较低 (只高于酵母饲料 ) ;其余饲料原料蛋白质营养价值都较高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饲料原料 蛋白质 有效必需氨基酸指数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