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97条记录
陈化烟叶中1株果胶酶高产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烤烟中的高果胶含量严重影响烟草吸食品质和陈化速度。为降低烟草中的果胶含量,提高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品质及安全性,从不同年份和不同产地的18份复烤烟草中共分离筛选出有降解果胶能力的细菌38株和真菌9株。其中,XC-8、XC-30、SMXP-57、SMXP-58、SMXP-62共5株细菌具有较高的降解果胶的能力,在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条件下果胶酶活性分别为176、179、143、192、121 U/mL。其中,菌株SMXP-58酶活性最高(192 U/mL),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理化特性分析,确定SMXP-5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SMXP-58菌株制成的菌剂(9.6×107个/mL)喷施于100 g烟叶表面,发酵3 d的烟叶评吸总分提高了1.02,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在发酵时间60 h、菌液量1 mL、水量20 mL的条件下,烟叶中果胶含量最低(7.45%)。

关键词: 陈化烟叶 枯草芽孢杆菌 果胶酶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苗前除草剂及其安全剂筛选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4种除草剂对谷子的敏感性及安全剂拌种的效果,为谷子田筛选高效、安全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方法]采用温室大棚盆栽试验法。[结果]二氯丙烯酰胺0.1、0.8 g/kg及解草啶0.8 g/kg种子处理对33%二甲戊灵乳油药害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解草胺0.1 g/kg、解草酯0.8 g/kg种子处理对50%丙草胺乳油药害缓解作用显著,二氯丙烯酰胺0.1 g/kg、解草酮0.1 g/kg、解草酯0.8 g/kg种子处理对8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药害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结论]谷子对二甲戊灵、精异丙甲草胺、丙草胺、莠去津4种除草剂均较为敏感,部分安全剂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对谷子的药害。

关键词: 谷子 除草剂 安全剂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复冻融对速冻油条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铝油条预混粉为原料制作速冻油条,研究反复冻融(0、1、2、3、4次)对速冻油条物理特性(温度变化、含水量变化、色泽、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冻融过程中油条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速冻和解冻过程,油条内部温度会产生较大波动;除皮的水分含量、粘性和咀嚼性外,不同冻融次数与油条瓤的水分含量、L*值、a*值、b*值、比容、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剪切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随冻融次数增加,油条表面色泽变暗,红度、黄度增加,油条的感官品质各指标评分降低,4次冻融后油条感官评分降低至65分以下,可食用性差,油条硬度、粘性、咀嚼性、剪切力逐渐增加,弹性逐渐减小;可见,随反复冻融次数的增加,油条品质越来越差。3次冻融后,油条皮出现明显结霜,瓤水分含量降低至75.28%、色泽变差、硬度、咀嚼性及剪切力增大,弹性降低,感官评分降低至70.67分,严重影响油条的食用性,可接受程度变差。因此,速冻油条在储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速冻油条产品冻融次数,冻融次数不宜超过2次,以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品质 速冻油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QTL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基于豫82×沈137和豫537A×沈137构建的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20个家系为材料,借助SN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了发芽率(GP)、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苗长(SL)、幼苗干质量(SDW)、根干质量(RDW)7个种子发芽相关性状的QTL。结果表明,基于豫82×沈137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到24个QTLs,分布在1、2、3、5、6、7、10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性状遗传变异的5.61%~11.01%;基于豫537A×沈137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到40个QTLs,分布在除第2染色体外的其余9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性状遗传变异的5.39%~11.92%。通过元分析方法将64个原初QTLs中的25个(39.1%)整合进6个mQTLs,分别分布于第3、5、7、10染色体上,每个mQTL平均包含4.17个QTLs,分别参与2~4个性状的调控,其中,mQTL3-2包含了7个QTLs,参与对VI、SDW、RDW、GE等4个性状的调控。确定了位于6个mQTLs对应标记区间的35个候选基因,主要参与种子萌发、氧化还原代谢途径、信号传导、逆境抵御等生物学过程。

关键词: 玉米 重组自交系 温度 发芽性状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3年,调查了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6省70县(市)200块棉田和不同栽培模式下棉花烂铃病发生情况,田间试验评价了棉花品种对烂铃病的抗性,采用离体棉铃人工接种方法分析了棉铃烂铃主要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结果表明:(1)所有调查的棉田均有棉花烂铃病发生,其中,棉铃疫病在各地发生最为普遍而且严重,仍属于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的最主要的棉花烂铃病,其病原菌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2)与春棉直播模式相比,3种套种模式均能显著减少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其中麦-棉-西瓜12∶2∶1种植模式的防效最好,减少烂铃72.96%。(3)河北、山东和河南3省审定的50个棉花品种对棉花烂铃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邯7860、邯棉103、锦科178、百棉1号和郑农棉4号5个品种对棉花烂铃病表现了较好的抗性,单株烂铃低于3.0个。(4)苎麻疫霉在棉铃上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分化。

关键词: 棉花烂铃 发生 苎麻疫霉 棉铃疫病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疫分析方法在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广谱型抗菌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并可作为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但磺胺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从而引起生态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内蓄积会引起过敏反应、造血功能紊乱、肾脏损伤等。因此,研究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免疫分析方法利用高亲和力抗体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是近几年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放射性免疫、化学发光免疫、酶联免疫、免疫层析、免疫传感器等免疫分析方法在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免疫分析方法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磺胺类药物 免疫分析 残留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和F.asiaticum3种分子鉴定方法的比较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和F.asiaticum是中国主要的禾谷镰刀菌复合种(FGSC)成员,为了提高这2个种的鉴定效率,选取48个引起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腐病的FGSC菌株,比较了系统发育谱系分析、PCR-RFLP(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多重PCR 3种分子鉴定方法。系统发育谱系分析首先扩增菌株的EF-1α和Tri101两个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序之后利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有11个菌株与F.asiaticum聚在一起,37个菌株与F.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聚为一枝,此法繁琐、复杂、成本高,但鉴定结果准确。PCR-RFLP基于组蛋白H3基因特殊的酶切位点,设计引物H3d StyⅠ/H3R1,通过PCR和酶切反应进行鉴定,电泳检测发现,有11个菌株为F.asiaticum,37个菌株为F.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该法工作量大且对操作过程要求高。多重PCR基于CYP51A基因设计特异引物Fa F/FaR和Fg F/FgR进行鉴定,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有11个菌株为F.asiaticum,37个菌株为F.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此法操作简单、效率高。以上3种分子鉴定方法结果一致,但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复合种 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 Fusarium asiaticum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麦Trx59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挖掘小麦春化相关基因,探明小麦春化发育调控机制,从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春化响应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结果中筛选并克隆到1个EST序列,命名为Trx59,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372 bp,编码124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Trx59基因有1个Thioredoxin结构域。利用qRT-PCR分析了在春化处理过程中Trx59基因在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的表达特性,并利用VIGS技术进行基因功能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春化处理时间的延长,Trx59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从表达量和表达时间来看,Trx59基因的表达量和表达时间表现为春性品种高于且早于冬性品种。构建BSMV:Trx59重组载体并接种于小麦植株,14 d后出现明显的光漂白现象,Trx59基因的表达水平急剧降低,说明Trx59基因已被显著抑制;BSMV:Trx59接种的小麦植株穗分化明显晚于阴性对照组,初步判断Trx59基因与小麦发育有关。

关键词: 小麦 春化 表达分析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功能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甜瓜种子萌发对NO_3~-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甜瓜种子在NO_3~-胁迫条件下的发芽性状及耐盐性,为甜瓜耐盐品种资源的筛选、改良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IVF117、ZY20、IVF198、RX8、FT7和CL 6个甜瓜品种为试材,通过培养皿发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NO_3~-胁迫对其种子萌发、芽苗性状、渗透调节和根系活力等指标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耐盐性。【结果】低浓度(67.0 mmol/L)NO_3~-胁迫对各品种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芽苗主胚根长、下胚轴长、胚根鲜重、水含量、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根系活力及耐盐指数等指标的影响较小,高浓度(201.0 mmol/L)NO_3~-胁迫对各指标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不同浓度NO_3~-胁迫处理的甜瓜种子胚轴粗度及胚根干重差异不显著(P>0.05)。IVF117和ZY20种子的NO_3~-胁迫半致死浓度(LC50)较高,分别为229.36和182.57 mmol/L,CL的LC50最小,为124.34mmol/L。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IVF117和ZY20对NO_3~-胁迫的耐受性较强,IVF198、RX8和FT7对NO_3~-胁迫的耐受性中等,CL对NO_3~-胁迫较敏感。【结论】IVF117和ZY20为耐盐性甜瓜品种,可在NO_3~-盐渍化区域种植,且可作为优异耐盐甜瓜基因种源利用;IVF198、RX8和FT7耐盐性中等,CL耐盐性较弱,有待在生产中进行耐盐性改良。

关键词: 甜瓜种子 NO3-胁迫 发芽性状 耐盐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1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期激酶相关蛋白1(Skp1)是SCF型E3泛素连接酶途径的核心蛋白,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转录调控、信号传导等细胞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深入研究Skp1的基因功能,通过反转录PCR扩增黄瓜Skp1基因的全长阅读框,Skp1基因全长阅读框由468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55个氨基酸,将其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载体pETSkp1,PCR验证及克隆测序确定开放阅读框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pETSkp1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通过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在37℃条件下,经IPTG(1 mmol/L)分别诱导3,6,9 h,Skp1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均得到高效表达,6,9 h对表达量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可用3 h作为后期诱导表达蛋白的时间。将纯化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采集第5次后血清用ELISA测定效价范围为1∶128000~512 000。提取黄瓜叶片的总蛋白,利用获得的抗血清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结果表明,抗血清在500倍和1 000倍稀释时均能特异性地检测到黄瓜叶片中的Skp1蛋白,条带大小在20 k Da左右,与预期的Skp1蛋白大小一致。

关键词: 黄瓜 S期激酶相关蛋白1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