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应用四膜虫刺泡发射评价加氯水体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致突变阴性、阳性对照(Cu2+,丝裂霉素MMC和环磷酰胺CP)评价四膜虫刺泡发射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应用该方法检测养殖水体加氯消毒后的有机浓集物对四膜虫刺泡发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水体加氯后的有机浓集物可引起四膜虫刺泡发射,且各处理浓度与刺池发射率呈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这些有机物中含有致突变性物质.

关键词: 四膜虫 刺泡 有机物 致突变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枝角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人海口,其大面积的冲淡水区,为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80年代以来,在对长江口及其毗邻水域的浮游动物的生态的多次调查中,关于枝角类仅见几个优势种的零星资料报道。本文着重报道了秋季长江口及其舟山北部海区枝角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水平分布特点、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 长江 河口 枝角类 群落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鲟天然群体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的初步证据

动物学研究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我国Ⅰ级珍稀水生保护动物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特征,为其资源的监测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华鲟天然群体进行了蛋白质遗传多态性研究。共研究了15种蛋白质,有4种蛋白无活性或活性很低,在有活性的11种蛋白中共测得26个座位;在26个座位中,只有1个座位(MDH-1)为多态座位。中华鲟多态座位比例(P)为390%,遗传杂合度(H)为004,均远远低于其他鱼类P和H值的平均水平,说明中华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较贫乏,与其他鲟鱼类的情况类似。

关键词: 中华鲟,蛋白质电泳,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遗传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鳞提取物延缓衰老作用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报告了鱼鳞提取物对成年大鼠血清、肝脏丙二醛( MDA) 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血清、肝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 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血清、肝脏SOD 活力增加。对尾腱及皮肤的氨基酸分析显示,实验组大鼠尾腱、皮肤 中羟脯氨酸(Hyp) 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鱼鳞提取物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关键词: 鱼鳞 提取物 延缓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浦珠母贝精子激活的离子选择性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是我国海产珍珠最重要的母贝,其繁殖生物学有特殊之处,即人工解剖获得的精子在自然海水中不运动,没有受精能力,需用一定的化学物质激活才能受精[1~3]。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氨海水来激活。但激活过程中有关离子的作用未见有文献...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精子激活 离子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泷六线鱼仔鱼摄食及生长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本文以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人工孵化所得的卵黄囊期仔鱼为材料,对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及生长情况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3.5~14℃条件下,大泷六线鱼仔鱼6日龄开始摄食,约8日龄卵黄囊耗尽,10日龄饥饿仔鱼进入PNR期,混合营养期为2d;饥饿仔鱼的开口率(初次摄食率)开始较低,此后上升,到卵黄囊耗尽时达高峰(63%),以后又下降。仔鱼前期的生长率平均为0.254mm/d,饥饿仔鱼生长几乎停止,同期喂食仔鱼的生长率亦下降为0.102mm/d;摄食仔鱼在孵化后20d内的全长(L)和日龄(d)的相关式为L=0.085d+7.04。仔鱼存在昼夜摄食节律,在1昼夜中有2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在14:00和20:00。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仔鱼 摄食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鲪的最大摄食率与温度和体重的关系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的最大摄食率,并探讨了体重和温度等因子的影响。在15℃条件下,最大摄食率(Rmax)与体重(W)的相互关系为:Rmax=2 662.80W-0.393 2 (R = 0.936 4)。在温度为11、15、22、25℃的条件下,最大摄食率分别为119.01、328.63、287.10、226.97J/g·d,二者的相互关系为:Rmax=-967.03+141.14T-3.76T2(R = 0.960 2),由此式可推算出该种鱼的最佳食欲温度为18.76℃,在此温度下的最大摄食率估计为356.80J/g·d,最大摄食率与温度和体重的关系为:Rmax=(-7 161.63+1 045.25T-27.86T2)W-0.393 2。

关键词: 黑鲪 最大摄食率 温度 体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鲷幼鱼的EPA、DHA需求量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通过向真鲷幼鱼饵料中分别添加0 .2% 、0.5 % 和1% 的EPA、DHA 以及两种混合脂肪酸,以豆油为基础脂肪源研究真鲷幼鱼的EPA、DHA 的需求量。结果表明,饵料中缺乏EPA、DHA 时,真鲷幼鱼生长缓慢,成活率仅达65 % ;随着EPA 在饵料中的添加,幼鱼的成活率与增重率都有所增加,但只添加EPA 并不能满足幼鱼的生长需要;饵料中只添加DHA 亦能使幼鱼的成活率及增重率有所提高,DHA 比EPA 更有营养价值;饵料中添加EPA、DHA 混合脂肪酸时,幼鱼的成活率高达100% ,生长迅速

关键词: 真鲷 EPA DHA 需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子鲶血浆中外源生长激素的代谢动力学

水产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草鱼生长激素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研究了重组鲤生长激素(rcGH) 在胡子鲶血浆中的代谢动力学。肌肉注射rcGH(0.2 和l μgg) 后, 胡子鲶血浆rcGH 水平迅速升高, 于2 和3h 时达峰值, 随后下降,在注射后第2 和4 天, 血浆中检测不到rcGH。腹腔注射rcGH(0 .2 和lμgg) 后, 胡子鲶血浆rcGH水平也有同上类似的变动规律。胡子鲶腹腔注射0 .5、1 和2 μgg 的rcGH,7 天后各组鱼血浆中的rcGH 均被清除干净。向尾部血管内注射rcGH(0 .2 和0.5 μgg) 后,胡子鲶血浆rcGH 水平下降遵循指数性衰减规律,24h 后血浆中rcGH 均未清除干净。

关键词: 胡子鲶 重组鲤生长激素 血浆代谢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的DNA多态性

海洋与湖沼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年4月自黄海越冬场采集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样品。采用RAPD技术对该群体共33个个体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利用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41个,占3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1-10个,分子量为180-2200bp。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93,群体的平均余合度为0.2176。表明该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使中国对虾的生存情况更加危险,同时其本身也可能是对虾对病害、恶劣环境等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资源衰退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证实:在检测种群遗传变异度大小方面,RAPD具有比同工酶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 遗传多样性 多态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