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温对刀鲚幼鱼耗氧率、窒息点、血糖及肌肝糖元指标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测定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刀鲚(Coilia nasus)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水温对刀鲚幼鱼血糖及肌肝糖元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刀鲚运输、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试验水温(16℃~28℃)条件下,刀鲚幼鱼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耗氧率(R)与水温(T)的回归方程为R=0.988T2-32.36T+343.7,相关系数为0.96;刀鲚幼鱼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7:00,低谷在21:00;刀鲚幼鱼的窒息点与水温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1)与水温T(℃)的回归关系为A=0.9397T0.8001,R2=0.98。刀鲚幼鱼血清中血糖含量在水温16℃~24℃阶段保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在17.24~19.79mmol·L-1,肌肉和肝脏糖元含量均呈波浪式变动;但在水温24℃~28℃阶段,血糖含量随水温上升而显著升高,而肌肉和肝脏糖元含量均显著降低。


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标本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中国水产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致使许多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摸清鱼类种群结构对气候变化和人类胁迫活动的响应机理,利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研究较早年代海洋鱼类DNA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为了解决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样本DNA提取质量差的难题,以福尔马林固定近50年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标本为例,研究DNA提取过程中多个因素对DNA提取产量的影响。以取样部位、除甲醛处理、消化时间、抽提方法为考察因素,以DNA提取浓度为评价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8(4×24)正交实验。结果,得到的最优处理组为:肌肉组织样品经GTE缓冲液浸泡与酒精梯度处理后,90℃水浴30 min,真空干燥处理,加入裂解液与蛋白酶K,55℃水浴消化3 h,试剂盒法提取DNA。除甲醛处理是提高DNA产量的关键,处理步骤越多效果越好。90℃水浴后再消化能够显著提高DNA提取效率。通过对比标本DNA与新鲜样品DNA,PCR扩增的结果,证明使用优化方法提取的DNA能够满足后续研究的需求。


建鲤两种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建鲤2种Δ6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6-a,FADs6-b)的全长cDNA序列.FADs6-a基因的cDNA总长为1 966 bp,开放阅读框为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FADs6-b基因的cDNA总长为1 931 bp,开放阅读框为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FADs6-a和FADs6-b基因都包括N端细胞色素b5结构域、3个富含组氨酸的结构域和2个推测的跨膜区,具有典型的Δ6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特点.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建鲤FADs6-a和FADs6-b与斑马鱼的相似性较高,而与海水鱼类的相似性较低,与人类FADs6的相似性高于与FADs5的相似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该基因在建鲤幼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发现2种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建鲤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肠、脑、肌肉、心和肾,而前肠高于后肠,FADs6-a的表达量高于FADs6-b.得到的结论是,建鲤具有2种类型的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关键酶—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在肝脏和肠道中的含量较多,且FADs6-a和FADs6-b在结构和组织的表达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建鲤HUFA的合成途径及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建鲤 Δ6-脂肪酸去饱和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基于QSAR模型研究芳烃化合物对小球藻的抑制活性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芳烃化合物正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预测未知芳烃化合物毒性的能力是做好芳烃化合物安全防范措施的任务之一。为建立芳烃化合物物化性质与小球藻抑制活性间的QSAR模型,以实验获取的21种芳烃化合物对小球藻96 h的抑制活性数据为基础,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全优化计算21种芳烃化合物结构参数,运用SPSS 12.0 for Windows程序,将这些结构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逐步回归得到芳烃化合物对藻类抑制活性的QSAR模型。该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2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898,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稳定性;所建模型包含2个参数(分子体积和最正氢电荷),其中分子体积显著影响了该类化合物对小球藻的抑制活性。


几种中草药混合剂对军曹鱼稚鱼生长性能、全鱼营养组成及免疫的影响(英文)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供试中草药制剂(TCM)由烘干的板蓝根、大青叶、连翘、黄芪、藿香和沙打旺等6种原料药等量组成,5种供试饲料中TCM的添加量分别为0、0.1%、0.2%、0.4%、0.8%,研究了TCM对军曹鱼生长性能、全鱼营养组成及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殖4周后,各组除了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外,0.1%TCM添加组军曹鱼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显著优于其他组,且随着TCM添加量的升高,增重率呈下降的趋势而饲料系数升高。试验8周结束时,增重率与前4周的结果相似,对照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2)投喂不同剂量TCM的军曹鱼肥满度没有显著差异,但肝体比和脏体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饲料中添加TCM对军曹鱼全鱼的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没有显著影响,但0.4%、0.8%TCM添加组的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降低。(3)添加TCM可有效提高鱼体的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杀菌活力,随着TCM添加量的升高,溶菌酶活力呈上升趋势,白细胞杀菌活力投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同剂量的TCM添加组影响不显著。添加TCM可有效降低鲨鱼弧菌对军曹鱼的致死率。


患病黄额闭壳龟中产酸克雷伯菌的分离与鉴定
《淡水渔业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病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HE01,经人工感染健康巴西龟,可复制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且从人工感染病龟体内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鉴定,以及进一步的16 S rD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都表明,此致病菌为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
关键词: 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 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上位性及其对家养动物复杂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学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ateson于1909年最早将上位性(Epistasis)这个概念引入遗传学领域,在1918年,Fisher将不同位点上的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定义为上位性,非等位基因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基因效应定位为上位效应(Epistaticeffect)。自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到试验方法及技术手段的限制,研究者多采用以数量遗传学为主的研究方法对上位性开展研究。近年来,伴随着分子数量遗传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人们现在已获得大量的理论和实验证据支持上位效应对家养动物复杂性状的表型塑造以及复杂遗传系统演化机制存在重要的遗传学影响。文章拟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上位性概念、类型及主要的学术观点加以评述,着重介绍了这些概念的产生的背景、原理以及差别之处,并对上位性对家养动物复杂经济性状的遗传学影响给予简要介绍,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小肽对团头鲂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科学养鱼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不少研究发现,在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些免疫促进剂能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帮其度过不良的条件,增强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安全有效等优点逐渐替代了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