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地下海水进行鼠尾藻幼苗培育的初步研究
《齐鲁渔业 》 2012
摘要:利用地下海水进行鼠尾藻育苗和中间培育,在获得大量受精卵的同时,可以提前1个月左右获得直立枝3cm左右的幼苗,并于翌年3月份获得30cm规格的可养殖幼苗。实验证明,在鼠尾藻的人工育苗和中间培育过程中,对水温、光照等条件进行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较大规格苗种。


四种杂交组合奥尼罗非鱼及其亲本的生长对比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RFID电子标记注射、跟踪和生长性状测量,对2个奥利亚罗非鱼品系(ZZ、AA)、2个尼罗罗非鱼品系(XX、EE)自交群体及其杂交奥尼罗非鱼4个群体(XZ、XA、EZ、EA)进行生长对比研究,罗非鱼亲本来自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结果表明:XZ、XA、EZ、EA四个奥尼罗非鱼群体雄性率均达94%以上,全长、体长、头长、体高等性状特征值显著高于亲本品系(P<0.05),奥尼罗非鱼的生长速率相对其亲本品系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4个奥尼群体间生长性状特征值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长性状相关分析显示罗非鱼各配组群体的体质量与尾柄长相关性较低(0.690—0.846),与全长、体长、体高、体厚相关性较高;对罗非鱼各配组群体的比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第1主成分主要代表BS、HS、CDS、BWS性状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代表TS、HS、CLS性状特征,通过第1、第2主成分作图可将AA与其他6个罗非鱼配组群体有效区分。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RFID电子标记 亲本品系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草鱼鱼糜制品加工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草鱼鱼糜制品加工工艺的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鱼糜制品凝胶强度的7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漂洗时间、超声波时间和斩拌时间,再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3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漂洗时间、超声波时间和斩拌时间分别为:15、43、15min。优化工艺条件后,草鱼鱼糜制品凝胶强度提高至1308.67g.cm-1,是未优化前的1.46倍。
关键词: 草鱼鱼糜制品 凝胶强度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 2012
摘要:科研单位提炼核心价值观对提高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的认识,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既要与本单位的发展相一致,又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步。因此,应在坚持制度性、普遍性、崇高性、方向性的基础上,注重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追求价值认同,体现科研特色。


高水分烤虾制品保鲜技术优化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水分烤虾中添加双乙酸钠、乳酸钠、山梨酸钾,(36±1)℃贮藏10d后测量其菌落总数,以菌落总数的对数值为指标,按照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讨3种防腐保鲜剂的交互作用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3种防腐保鲜剂的抑菌效果依次为乳酸钠>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而3者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出3种防腐保鲜剂双乙酸钠、乳酸钠、山梨酸钾在高水分烤虾中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44、22.60、0.55g/kg,此时菌落总数对数值取得最小值为2.26,即菌落总数为180CFU/g。模型经验证实验误差为3.55%,表明回归模型回归效果较好。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分类的多样性
《水产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从不同的分类阶元上分析了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r)以及目级和科级水平相似性系数(C)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数。结果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共记录鱼类20目110科206属,以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居绝对优势。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5.5、10.30、14.85),(1.87、2.70)和(1.44);在目级水平上,比高纬度的东海陆架、大亚湾和东沙群岛海域高,并且与纬度梯度成反比,证明低纬度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低,种类组成主要集中分布于较少数的分类类群。使用PRIMER5.2软件计算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数值分别为65.8和110.0,其中△+接近于东海陆架(65.7),高于东沙群岛(55.2)和大亚湾海域(62.2),说明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接近于东海陆架海域鱼类,比东沙群岛和大亚湾海域鱼类的远。与三个海区的相似性系数比较结果显示,在目级和科级水平上,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组成同大亚湾海域更为接近。
关键词: 鱼类 分类阶元包含指数 相对丰富度指数 相似性指数 多样性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


海洋红酵母RH1菌株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12
摘要:该研究比较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海洋红酵母菌(Rhodotorula sp.)RH1菌株发酵产量的影响,通过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和硫酸镁(MgSO4)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RH1菌株的最优培养基为蛋白胨10 g.L-1,酵母膏15 g.L-1,葡萄糖20 g.L-1,MgSO40.25 g.L-1,磷酸二氢钾(KH2PO4)0.25 g.L-1,氯化钠(NaCl)10 g.L-1。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pH 5.0,摇瓶装液量80 mL/500 mL三角瓶,培养温度28℃,经48 h培养,菌量可达10.46×108cfu.mL-1,比优化条件前提高23.9%。还进行了RH1菌株25 L发酵罐扩大培养试验,在接种量为8%、初始pH 5.0、搅拌速率350~400 r.min-1、通气量9 L.min-1、温度28℃的条件下,经28 h的培养,菌量可达33.6×108cfu.mL-1。预计通过连续补料的方式进行培养,有望进一步提高菌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南美白对虾中敌百虫、敌敌畏残留量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2
摘要: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南美白对虾中敌百虫、敌敌畏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柱脱水后浓缩,用乙腈溶液溶解后加正己烷去脂,下层溶液过膜后,用配有电喷雾电离源的LC/MS/MS测定,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平均回收率敌百虫为81.6%~90.4%,敌敌畏为97.0%~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敌百虫为3.46%~10.2%,敌敌畏为3.21%~6.43%。敌百虫、敌敌畏的最低检测限均为2.5μg/kg。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敌百虫 敌敌畏 残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越冬池溶解氧含量的无线监测与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水产学杂志 》 2012
摘要:为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避免因越冬池缺氧而大量死亡,设计了越冬池溶解氧含量无线监测和增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鱼类越冬生产的安全性,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