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旱塬区地面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覆盖措施(覆草、覆沙、覆膜和清耕)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和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测定分析了陇东旱塬区苹果园土壤状况和树体生长结果特征。结果表明,覆黑膜和覆草处理显著降低了0~40cm和20~40cm土层pH;3种覆盖方式均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大了土壤孔隙度;覆草和覆沙果园的土壤体积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覆膜和清耕果园则相反。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覆草>覆沙>覆膜>清耕;覆膜后土壤全磷含量降低;3种覆盖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清耕,而有效磷含量降低。覆盖后百叶干质量明显增加,叶片钾含量降低,硼含量增高;覆草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覆盖能显著提高平均单果质量;覆草和覆膜降低果实硬度。

关键词: 覆盖 土壤性状 苹果 旱塬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行玉米间作2行针叶豌豆时的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为最高,分别高于对应的不间作绿肥处理0.2%和0.95%,但差异不显著。2行玉米间作3行毛苕子时的绿肥干草产量最高,2年的平均产量为3 901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2行玉米间作3行针叶豌豆时的绿肥豆类籽粒产量最高,2年的平均产量为2 225 kg·hm-2,同样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行玉米间作3行针叶豌豆时的经济效益最高,为35 038元·hm-2,比2行玉米不间作绿肥处理每公顷增值7 848元,增收28.86%,比3行玉米不间作绿肥处理每公顷增值5 853元,增收20.05%。因此,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玉米种植时,若以收获玉米籽粒为主,则适宜采用3行玉米间作2行针叶豌豆种植模式;若以经济效益为主,则适宜采用3行玉米间作3行针叶豌豆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河西绿洲灌区 玉米 绿肥 带幅

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甘肃玉米病害的发生动态,明确主要病害的流行趋势,采用随机抽查法调查了甘肃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和张掖7个市/地区的玉米病害类群。结果表明,普通锈病、红叶病和穗腐病普遍发生并较严重,在7个市/地区的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1.6%、80.6%和77.3%;大斑病、纹枯病、交链孢叶斑病、茎腐病、小斑病、瘤黑粉病和鞘腐病局部发生较重,在7个市/地区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3.3%、44.9%、29.1%、27.5%、25.6%、14.4%和8.3%,矮花叶病和丝黑穗病普遍发生但发病较轻,在7个市/地区病株率分别为3.1%和1.1%,但矮花叶病在旱作区平凉市依然严重,丝黑穗病在武威市和张掖市的玉米制种田发病率依然较高。调查表明,甘肃玉米叶部病害、穗腐病和茎腐病有加重趋势,今后应该加强多病害抗性品种选育和防治用化学药剂的筛选研究。

关键词: 玉米病害 发生动态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对不同类型盐离子的趋化反应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类型盐离子的趋化性,在琼脂糖平板培养基上测试了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对37种无机盐和11种有机盐的趋化反应。结果表明,Cl-和SCN-盐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排斥作用;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排斥作用的NO-3盐为Ba(NO3)2、NH4NO3、Mn(NO3)2;H2PO-4或HPO2-4盐为KH2PO4、K2HPO4;CO2-3或HCO-3盐为Na2CO3、K2CO3、(NH4)2CO3和KHCO3;OH-盐为KOH和NaOH;有机酸为C2H4O2、C3H6O3和C4H6O6。含有相同阳离子的不同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不受影响。阴离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排斥作用大小为SCN->NO-3>Cl->OH->CO2-3>H2PO-4>有机酸>SO2-4。只有KCl、Ba(NO3)2、NH4NO3、Mn(NO3)2、(NH4)2CO3、C2H4O2和C4H6O6对线虫的趋化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被测试的41种盐浓度对线虫的趋化性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无机盐 有机盐 趋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膜集雨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7—2012年在黄土旱塬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双垄面半膜覆盖沟播、垄盖膜际播种和露地平播下,玉米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片荧光产量(F o)、最大荧光(F m)、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 v/F m)、光适应状态下PSⅡ反应中心完全开放时的荧光强度(F)、光适应状态下PSⅡ反应中心完全关闭时的荧光强度(F 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叶绿素荧光光化学猝灭(q P)、非光化学猝灭(q N)等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值均高于对照(露地平播),1-q P值低于对照,在13:00时,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值与对照差异显著,依次较对照增加5.3%、56.8%、10.7%、36.3%、23.6%、56.7%、64.4%、45.5%、23.6%,1-q P值较对照低55.6%.无论是在干旱、平水、丰水年份,还是冰雹灾害年份,全膜双垄沟播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2007—2012年6年间全膜双垄沟播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650 kg·hm-2和40.4 kg·mm-1·hm-2,分别比对照提高57.8%和61.6%,显著高于双垄面半膜覆盖沟播和垄盖膜际播种.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光能转化效率,提升了旱作区玉米的生产能力,是进一步挖掘降水利用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旱地 覆膜集雨种植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山新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草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华山新麦草是仅分布于中国秦岭山脉华山段的特有农作物野生近缘物种,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抗病、优质等优异性状特点。因此,华山新麦草可作为小麦抗病、抗逆等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对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创制新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华山新麦草种群生态保护研究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华山新麦草分类及进化、种群生态和小麦遗传改良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华山新麦草的生态保护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特异种质资源在小麦遗传育种实践中高效利用该种质资源有所启发。

关键词: 华山新麦草 小麦 种群生态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绵土营养诊断与双低油菜平衡施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盆栽与田间试验研究甘肃省高寒阴湿区黄绵土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盆栽诊断黄绵土缺N、P、S和Zn,未表现缺B、Cu和Mn,Fe和Mo元素充足,N、P肥为大田该黄绵土种植油菜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S、B和Zn,土壤中不缺K,OPT中氮量适中。与OPT相比,减N、P、S、B和Zn油菜分别减产24.5%、27.1%、13.5%、16.8%和8.8%,而增加N用量则产量降低12.2%。推荐施肥N、P2O5、S、B、Zn分别为90、90、105、3.75、3.75kg·hm-2。盆栽诊断与大田平衡施肥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来指导大田试验。

关键词: 黄绵 营养诊断 低油菜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山药养分限制因子及平衡施肥研究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平凉山药"为试材,研究了8种不同施肥方案下西北半干旱地区山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OPT处理是山药比较合理的施肥方法,N、P、K无论哪种养分匮缺,均能影响山药块根单重,进而影响到群体产量。各施肥处理以OPT处理产量最高,OPT-N、OPT-1/2N处理较OPT处理减产率分别为33.19%、28.79%,较其它施肥处理减产明显,说明在西北半干旱地区N是山药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

关键词: 山药 养分限制因子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种子发育过程中α-亚麻酸的积累规律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仪对3个不同质量分数α-亚麻酸品种进行脂肪酸组分分析,研究胡麻种子发育过程中α-亚麻酸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其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积累都发生在种子发育的早期;亚麻酸质量分数从种子发育开始就明显上升,在发育30~40d时略有下降,随后又上升。说明亚麻酸从种子发育开始到成熟都在积累。为了进一步了解胡麻种子发育过程中各脂肪酸之间的关系,对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各脂肪酸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间呈正相关,它们与亚麻酸间均呈负相关。最后研究了3个品种的果实直径、鲜质量、干质量及干/鲜质量比,其中3个品种的果实直径趋势基本相同,果实直径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初期,中后期基本保持平稳,甚至会有一点下降的趋势;果实鲜质量的变化从初期到收获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干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干/鲜质量比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果实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果实发育的前中期。

关键词: 胡麻 α-亚麻酸 脂肪酸组分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6-SFT基因对油菜的转化及抗旱性分析

草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Ta6-SFT对油菜抗旱的影响,进行了Ta6-SFT对油菜纯系材料的遗传转化,获得经PCR、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斑点杂交验证的转基因植株。对7株T1代转基因油菜进行了为期36d的干旱胁迫,分析干旱胁迫36d和复水后2d各植株及野生型对照中的Ta6-SFT的转录水平表达和果聚糖含量,同时进行同时期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Ta6-SFT的转录水平表达与转基因植株体内的果聚糖含量、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呈正相关,表明Ta6-SFT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增强了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

关键词: Ta6-SFT 果聚糖 油菜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