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五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比较研究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5个苹果品种"宮崎短枝富士"、"俄矮二号"、"哈蒂"、"天汪一号"和"首红"为试材,在田间测定了其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了不同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为优良品种的选择和高效优质的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天气晴朗时,5个苹果品种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是不对称双峰曲线,11:00左右出现峰值,在15:00左右出现次峰;日变化Pn以"天汪一号"最高,高低顺序为"天汪一号">"宮崎短枝富士">"俄矮二号">"首红">"哈蒂",所有苹果品种都有"午休"现象,其中"俄矮二号"的"午休"现象最为明显;所测苹果品种的初始荧光(Fo)、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最大荧光(F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现象。其中Fv/Fm、Fv/Fo和Fm的变化趋势相似,整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又上升,14:00降到最低值,傍晚时略有回升,但仍然低于早晨;Fo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PI日变化均表现为‘下降-升高-下降’变化。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兼抗型成株抗性小麦品系的培育、鉴定与分子检测

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的重要真菌病害,培育兼抗型成株抗性品种是控制病害最为经济有效和持久安全的方法。本研究选用由成株抗性育种方法培育的21份冬小麦高代品系和96份春小麦高代品系,在多个环境下进行这3种病害的成株期抗性鉴定,并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兼抗型基因Lr34/Yr18/Pm38、Lr46/Yr29/Pm39和Sr2/Yr30的分布。田间鉴定表明,21份冬小麦品系中有17份兼抗3种病害,占80.9%;96份春小麦品系中有85份兼抗3种病害,占88.5%。分子标记检测发现,21份冬小麦品系均含QPm.caas-4DL,其中7份还含QPm.caas-2BS,9份还含QPm.caas-2BL;96份春小麦品系中,18份含Lr34/Yr18/Pm38,37份含Lr46/Yr29/Pm39,29份含Sr2/Yr30。以上结果表明,分子标记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可有效培育兼抗型成株抗性品种,为我国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兼抗型 成株抗性 条锈病 叶锈病 白粉病

航天诱变小麦衍生系对主要真菌病害的抗性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航天诱变小麦后代衍生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特点,进而从中筛选出高抗且多抗的抗源材料,分别设置了CYR32和CYR33的混合条锈病鉴定圃、关中混合菌系的白粉病鉴定圃、强致病性混合小种CH1的赤霉病鉴定圃。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74份衍生系中,在条锈病方面,感病选系27个,成株期抗病选系30个,全生育期抗病选系17个;在白粉病方面,高感选系13个,中感选系38个,中抗选系19个,高抗选系4个;在赤霉病方面,高感选系33个,中感选系33个,中抗选系8个。三种病害抗性综合鉴定发现,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选系有23个,其中包括高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但高感赤霉病的选系3个,中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但中感赤霉病的选系10个,兼抗条锈病和赤霉病的选系5个;筛选出1个对三种病害都表现中抗特征的选系SPW57-35。这些高抗和多抗突变体衍生系可作为小麦新型抗源材料。

关键词: 小麦 航天诱变 抗源 条锈病 白粉病 赤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核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春玉米沈单16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全膜双垄沟播(FMRFC)、沙膜二元覆盖沟种(FSMC)、全沙覆盖平作(SMC)和露地平作(CK)为处理,研究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玉米苗期-抽雄期0~25cm土层的平均地温均有所提高,对0~10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的消耗增大,且都以FMRFC居首,比CK增温3.1~3.3℃、多耗水9.8%。收获后,各覆盖处理0~2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得到了恢复,但20~100cm土层的水分没有恢复到播前状态。覆盖处理显著改善了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增加了玉米产量,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优先次序为FMRFC>FSMC>SMC>CK。FMRFC是半干旱区玉米种植优先选择的覆盖方式,但对0~100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较多,对年际水分平衡不利,需深化匹配水分高效调控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 覆盖栽培 水热 产量 效应 旱地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核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大麦亲本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为后期关联分析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71个SSR标记对不同来源的99份大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71个SSR标记共检测到184个等位变异,变幅为2-5个,平均每个标记有2.6个。Shannon指数变幅为0.0565~1.2241,平均值为0.6086。标记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幅介于0.0200~0.6633之间,平均值为0.3729。聚类结果表明,试验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异范围为0.5109~0.9511,平均值为0.7202。GS值在0.7100水平上分为5大类,分别包括5、4、3、6和79份材料;主坐标分析将材料分为5个亚群,分别包括5、10、12、24和26份材料。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材料分为5个亚群,分别包含24、18、6、22、29份材料。

关键词: 大麦 SSR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措施对保护地番茄根围土壤根结线虫2龄幼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根围土壤为试材,采用在种植诱集蔬菜(白菜)后的土壤和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种植番茄,来研究番茄生长期间根围土壤不同土层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根结线虫J2种群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诱集蔬菜明显降低0~10cm土层J2种群数量,施药处理能降低10~30cm土层J2种群数量,而施药处理和诱集蔬菜处理对30~40cm土层J2种群数量没有影响。

关键词: 诱集蔬菜 杀线剂 根围土壤 根结线虫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下水位上升条件下磷石膏改良剂对土壤盐分迁移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土柱法,模拟研究了地下水位上升条件下不同用量磷石膏改良剂对4个地区(金昌、靖远、瓜州、新疆)盐渍化土壤盐分离子向上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上升条件下,不同用量磷石膏改良剂对4个地区盐渍化土壤盐分离子迁移的影响不同,对硫酸盐-氯化物壤土和氯化物-硫酸盐砂质壤土,施用不同用量的磷石膏改良剂可以显著影响水溶性Na+的向上迁移;对硫酸盐-氯化物壤土,施用改良剂6 000,12 000kg/hm2,对土壤中水溶性Ca2+和SO2-4的向上迁移有显著影响;对氯化物粘壤土,施用不同用量的磷石膏改良剂可显著影响盐分、水溶性Na+和SO2-4的向上迁移。

关键词: 水位上升 磷石膏改良剂 盐渍化土壤 盐分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功能叶对啤酒大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功能叶对啤酒大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对高产、优质啤酒大麦‘甘啤7号’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Logistic方程对灌浆进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光合器官处理下啤酒大麦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呈"慢-快-慢""S"型变化。不同处理对品种12项灌浆参数及麦芽品质均产生影响,但影响的具体参数和影响程度因处理而异。不同处理下产量性状指标筛选率和千粒重变化最大,且呈正相关关系。其中T4处理下,饱满粒(72.17%)和千粒重(42.37 g)与其他处理及CK产生显著差异。为选育高产、优质啤酒大麦,在育种选择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形态指标。

关键词: 功能叶 啤酒大麦 灌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耦合对绿洲灌区土壤硝态氮运移及甜瓜氮素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地处沙漠绿洲的甜瓜种植区,研究不同水、氮输入量对土壤氮素平衡和运移的影响,为当地甜瓜生产的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009、2010连续两年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1500、2100、2700、3300m3/hm2,以W1500、W2100、W2700和W3300表示)和施氮量(N 0、120、240、360 kg/hm2,以N0、N120、N240和N360表示)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累积和甜瓜的水、氮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收获后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在0—40 cm土层最高,0—200 cm土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且施氮量越大,硝态氮在80—120 cm土层大量累积的趋势越明显。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灌水量超过2700m3/hm2时,仅有不到53%的硝态氮留存在0—100 cm土层。甜瓜产量和果实氮素吸收量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W3300N360处理略有下降。氮素回收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持续降低,氮收获指数以处理W2700N240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以W1500N240处理最大。W2700N240处理能够兼顾甜瓜产量,平衡氮素吸收运移与土壤中硝态氮的留存空间3个方面,是绿洲灌区甜瓜种植的高产高效的水氮输入模式。

关键词: 甜瓜 施氮量 灌水量 硝态氮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区麦后抢墒夏播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熟马铃薯LK9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器官水势、渗透调节物质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栽培方式下,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根质量、匍匐茎质量、块茎质量和叶片水势增大,脯氨酸和丙二醛质量浓度减小,其作用效果为覆草垄作>覆膜垄作>垄作;随着生育期的推后,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形态、水势和渗透调节物质质量浓度的影响增大。可见,覆草栽培能有效提高夏播马铃薯对陇东旱塬区的抗逆适应,是麦后复种马铃薯的有效栽培模式。

关键词: 马铃薯 陇东旱塬区 麦茬 抢墒夏播 覆盖垄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