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作烤烟膜秸组合覆盖对土壤性质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设置地膜覆盖(T1)、小麦秸秆覆盖(T2)、地膜+小麦秸秆覆盖(T3)和地膜+小麦秸秆粉碎覆盖(T4)共4个处理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探究地膜与秸秆覆盖组合模式对旱作烤烟土壤肥力特性、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微生物区系、水热状况及烤后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栽后35 d,秸秆覆盖的T2处理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可能是春季冷热频繁,只秸秆覆盖对烟株前期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在移栽后70 d,有秸秆覆盖的T2、T3和T4处理的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T1处理,不同处理间的土壤温度差异不显著;T4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较T1处理分别提高了26.09%、56.25%、84.44%,且与T1、T2和T3处理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膜秸覆盖组合措施的覆盖效果也存在差异,通过改变土壤生境进而影响微生物数量,地膜+小麦秸秆粉碎覆盖的T4处理烟叶品质最佳且经济性状好,较T1处理产量提升11.65%,产值增加19.06%,中上等烟比例均提升21.94%.垄体地膜覆盖+垄沟小麦秸秆粉碎覆盖处理是豫西地区烤烟种植过程中较优的耦合模式,能有效改善烟田土壤生物学特性,提升烟叶品质.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研究
《花卉 》 2021
摘要:准确落实施工设计,并抓住绿化养护技术要点,能够提高景观园林工程的建设维护效果.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花岗岩面层、卵石路面、水池、绿化工程这几个方面的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并介绍病虫害防治、修剪、保暖、灌水这几个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景观园林建设水平的发展提供助力.


物业管理智能化标准体系的思考
《中国市场 》 2021
摘要:智能化物业管理就是应用现代高科技的主流技术,即信息与网络科技和自动化技术,将建筑智能化系统和计算机物业管理系统集成于自动化监控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实现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动态性的智能化物业管理模式,为大厦和住宅小区的使用者和住户提供高效率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低成本的管理费用.[1]智能化管理是物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很多企业把重点放在了研发、推广和应用智能化软硬件上,而忽略了物业管理智能化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随着智能化物业管理的普及和智慧小区的推广,物业管理智能化设备和服务等标准的建立是实现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河南省国家储备林树种选择
《湖北林业科技 》 2021
摘要:通过对《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中的树种进行适应性分析,筛选出了33种适合河南生长的树木,根据其适合生境和主要用途进行了分类,并依据此分类对不同树种的选择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致力于发展国家储备林的地方政府和公司农户提供参考依据。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响应
《麦类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小麦低温胁迫后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特征,以新麦26和郑麦366为供试材料,在拔节期进行3个梯度的低温处理(分别为5℃、0℃和-5℃),处理时间均为10 h,以自然生长(10℃)为对照(CK),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响应.结果 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导致小麦株高、倒一至倒三节间长、叶片SPAD值、Fv/Fm、ΦPsⅡ、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降低,且对新麦26的影响总体上大于郑麦366,其中低温胁迫后新麦26和郑麦366的单株产量分别减少29.58%~55.52%和23.65%~47.95%.此外,低温胁迫对小麦的伤害程度与温度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5℃低温胁迫的影响最大.这说明拔节期低温会影响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光合和产量形成.


低聚木糖对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开发是近年来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高发酵红枣汁中的益生菌活菌数和改善发酵红枣汁品质,该研究以低聚木糖为益生元,探讨其对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的总糖、酸度、活菌数、色差和耐受胃肠液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3%低聚木糖的发酵红枣汁,植物乳杆菌活菌数比对照组高出2.06 lg cfu/mL,红枣汁的亮度、总糖和酸度分别提高了0.82、3.57 g/100 mL和2.44 °T,且获得了较高的感官评价。此外,添加3%和5%低聚木糖的发酵红枣汁在模拟胃液消化30~120 min时,植物乳杆菌存活率分别在23.51%~41.73%和23.85%~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低聚木糖组;在模拟肠液消化150 min后,3%和5%低聚木糖发酵红枣汁中植物乳杆菌的存活率分别为55.12%和59.68%,显著高于对照组(50.07%)。因此,添加低聚木糖改善了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的部分品质,但在改善耐受胃肠液消化能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近10a学术影响力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河南农业科学》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在传播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影响力反映期刊发展的成就,为了解近10 a《河南农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发展动态,采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对《河南农业科学》近10 a主要被引用指标和来源指标的年度变化进行分析,并与19种其他省级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同类期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总被引频次、平均作者数、平均引文数均逐年增加,2011年后他引率明显提高,自2014年起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权威因子、被引半衰期均逐年提升或者升到一定值后保持稳定;来源文献量、AR论文量均逐年降低,而AR论文比例则逐年增加;同时,存在基金论文比较低、引用半衰期较长、被引半衰期较短等问题。与19种其他省级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同类期刊进行对比,《河南农业科学》的综合评价总分排在第8位,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分别排在第7、4、6位,而他引率、开放因子、基金论文比排名较靠后。综上,《河南农业科学》在最近10 a的办刊过程中,学术质量逐渐提高,但也存在对学科热点关注不够、对基金项目重视不足等问题,今后需加强相关约稿和同行评议,发表更多高水平的创新性学术论文,全面提高期刊出版质量,提升《河南农业科学》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 《河南农业科学》 期刊评价指标 学术影响力 文献计量


牛支原体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牛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菌株(HN12)与标准菌株(PG45)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在牛支原体临床分离菌株(HN12)和标准菌株(PG45)的全蛋白质中进行差异蛋白质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2 402个蛋白质,其中存在显著差异的有66个。上调蛋白质数量为25个,下调蛋白质数量为41个。鉴定出的蛋白质主要有膜蛋白、跨膜蛋白、脂蛋白、延长因子、膜脂蛋白P81、伴侣蛋白、可变表面脂蛋白和ABC转运蛋白等。
关键词: 牛支原体肺炎 牛支原体 定量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