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助剂和喷头对烟嘧·莠去津的防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杂草学报 》 2021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喷雾助剂和喷头对玉米田常用除草剂烟嘧·莠去津防除效果的影响,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过程中,选择不用型号喷头(XR11001、XR110015、XR11002)、不同助剂(2、3、4号喷雾助剂),调查药后14 d玉米田杂草株防效以及药后28 d玉米田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并调查对玉米的安全性和玉米的产量。结果表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过程中,选择喷头XR11001、4号助剂的杂草防效要优于其他处理组,且对玉米安全,不会影响玉米产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的效果要优于人工喷雾。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过程中,选择细喷头和合适的喷雾助剂,能有效提高药效。


玉米出籽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出籽率与玉米单穗产量密切相关,其遗传机制的解析对玉米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09份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利用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率统一(FarmCPU)、压缩混合线性模型(CMLM)和多位点混合线性模型(MLMM)对2017年和2019年河南新乡原阳、周口郸城、海南三亚以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BLUE)的出籽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18个与出籽率显著关联的SNP(P<1.72E-05)。其中,FarmCPU、CMLM和MLMM方法分别检测到14个、5个和2个位点。S287292896利用CMLM和MLMM方法在BLUE环境和2019年原阳均检测到;在BLUE环境,S2111319193利用FarmCPU和CMLM方法均检测到;在2017年郸城,S593814060利用CMLM和MLMM方法均检测到。5个位点即S1304584425、S511751831、S593814060、S5186385476和S894354503的表型变异解释率介于10.09%~15.43%之间,为出籽率的主效SNP。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发现,Bin1.08、Bin2.06、Bin4.09和Bin6.05可能是影响出籽率的重要区段。共挖掘32个候选基因,其中E3泛素蛋白连接酶UPL1、DEAD盒ATP依赖的RNA解旋酶RH52、蛋白激酶同源子4、SNARE互作蛋白KEULE和延伸因子EF1A等可能是影响出籽率的重要基因。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率统一 多位点混合线性模型 压缩混合线性模型 出籽率


复配型护色剂对菠菜生鲜面贮藏品质的调控
《现代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通过色差和感官评分为目标参数,探讨复配型护色剂氯化钠、D-异抗坏血酸钠、叶绿素铜钠添加量对菠菜生鲜面色泽和品质的影响,以及3种添加剂调控菠菜生鲜面色泽和品质的协同效应。研究表明在25℃和4℃下,正交实验优化配方为D-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06%、叶绿素铜钠添加量0.015%、氯化钠添加量1.50%。由验证性实验可知,在25℃和4℃的储藏温度下菠菜生鲜面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5℃条件下储藏2 d菌落总数达到5.41±0.04 lg(CFU/g),而4℃条件下贮藏28 d内则在5.48 lg(CFU/g)以下,在同样贮藏时间下,比对照组菌落总数少,且4℃储藏环境更适合生鲜面的贮藏。同时,在25℃条件下储藏3 d内最优组酸度为1.47 mL/10 g,在4℃条件下储藏21 d内其酸度为1.23 mL/10 g,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叶绿素含量和p H则都高于对照组,说明提出的复配型护色剂对菠菜生鲜面贮藏过程中色泽和品质变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复配型护色剂对菠菜生鲜面贮藏过程中色泽和品质变化的探讨,为产品的护色、延长货架期等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红花籽油中脂肪酸组成评价与分析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有效的红花籽品质评价方法,筛选发掘红花籽优异资源,为优质红花品种选育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以82份不同产地的红花籽为实验材料,测定红花籽油中的脂肪酸和9种组分含量,采用隶属函数转化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综合评价红花籽油的主要营养品质特征。82份红花籽油脂肪酸和9种组分含量各有差异,变异系数在0.98%~111.99%之间;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2.16~27.23 mg/100 g,亚油酸平均质量分数为78.54%~82.45%。相关性分析发现,脂肪酸与亚油酸(C18:2)和棕榈酸(C16:0)呈显著正相关,与油酸(C18:1n12、C18:1n9)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PCA将9个营养组分指标简化为3个PC因子,PC1包括亚油酸(C18:2)、油酸(C18:1n9)、硬脂酸(C18:0)和二十四烷酸(C24:0);PC2包括棕榈酸(C16:0)和亚麻酸(C18:3);PC3包括油酸(C18:1n12)、二十碳烷酸(C20:0)和二十碳一烯酸(C20:1)。3个PC贡献率分别为42.721%、30.426%和16.435%,累计贡献率为89.852%。根据各因子隶属函数值和权重,分析红花籽油主要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排名,筛选出综合品质评价得分靠前的10份种质:09新疆红花、24云南红花、05四川红花、41辽宁红花、66封丘红花、55卫辉红花、32河北红花、71亳州红花、22延津红花、78江苏红花。
关键词: 红花籽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旋耕方式下氮肥不同减施水平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连续2 a(2017—2018、2018—2019年)研究了旋耕((12±5)cm)方式下,CK(氮肥减施基准为300 kg/hm2)以及RF10(减氮10%)、RF20(减氮20%)和RF30(减氮30%)不同氮肥减施水平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施后,与CK相比,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当季下降2.14%~3.91%,第2季连续减施,RF10、RF20处理稍有提高,但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减施处理籽粒容重增大,RF10、RF20、RF30处理分别增大0.74%~0.91%、0.98%~1.36%、0.97%~1.11%,其中,RF20、RF30处理显著增大,RF10处理在第2季显著增大;减施处理湿面筋含量当季下降,连续第2季略有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面团形成时间RF10、RF20处理缩短,且在当季显著缩短,RF30处理仅在当季显著缩短;减施处理面团稳定时间缩短,当季显著缩短,RF20、RF30处理在第2季显著缩短;减施处理面团弱化度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此外,面粉能量和恒定变形拉伸阻力RF10、RF20处理均下降,RF30处理在当季下降,第2季增加,其中,恒定变形拉伸阻力变化达到显著水平;3种减施氮肥处理中,RF10和RF20处理不会显著影响产量,但RF30处理造成小麦减产,且当季显著减产.因此,在旋耕方式及300 kg/hm2氮肥基准下,氮肥减施10%(270 kg/hm2)和20%(240 kg/hm2)不会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降低,是该地区适宜的施氮量.


聚磷酸铵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对小麦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聚磷酸铵(APP)添加不同生物源增效剂[腐植酸(HA)、氨基酸(AA)、海藻酸钠寡糖(AOS)]对小麦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明确生物源增效剂在APP上的应用效果,为以APP为原料的增值肥料研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APP处理相比,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可不同程度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分蘖,增加有效穗数8.5%~12.8%,APP+HA和APP+AA处理的小麦成穗率也显著提高;APP+HA处理还可提高开花期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限制值,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小麦增产6.2%~13.5%,以APP+AA处理产量最高;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的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磷素农学利用效率、磷肥生理利用率和磷肥生产效率分别较APP处理显著增加18.3%~29.1%、23.6%~33.4%、20.5%~44.9%、60.1%~102.8%和6.2%~13.5%,后三者均以APP+AA处理最高;但植株总磷积累量、磷素吸收效率和磷素表观回收率显著降低21.5%~29.2%、14.9%~20.2%和24.6%~33.4%,且不同增效剂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PP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处理的磷素收获指数也显著下降1.07~3.83个百分点,以APP+AOS处理降幅最小.综上,APP中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可进一步促进小麦增产,但对磷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聚磷酸铵 生物源增效剂 小麦 产量 磷素利用效率 腐植酸 氨基酸 海藻酸钠寡糖


倒春寒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倒春寒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加工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对6类(Ⅰ、Ⅱ、Ⅲ、Ⅳ、Ⅴ、Ⅵ类)不同冻害程度下郑麦366的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品质方面,总体上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吸水率均随冻害程度加深而升高;而籽粒容重、面团稳定时间随冻害程度加深而降低,面粉的质量整体下降。在营养品质方面,总体上面粉蛋白质含量随冻害程度加深而升高;Ⅲ和Ⅴ类冻害程度下,直链淀粉含量相比对照显著降低,支链淀粉含量相比对照显著升高;Ⅲ、Ⅳ类的总淀粉含量,Ⅲ、Ⅴ类的直/支均较对照极显著降低。淀粉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除Ⅳ类冻害外,峰值黏度、衰减值、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及回升值均随冻害程度的增加而降低,Ⅰ类和Ⅳ类冻害对糊化特性影响较大,糊化品质下降。
关键词: 倒春寒 优质强筋小麦 郑麦366 加工品质 淀粉 糊化特性


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探讨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运用SPSS 26.0软件对47头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体重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郏县红牛的体重(ˉ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坐骨端宽(X4)、管围(X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大,而管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间接影响较大.构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ˉY=-739.750+1.859X2+4.158X3+5.559X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