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无机砷对滇池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科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滇池微囊藻FACHB905进行无机砷暴露实验,旨在考察无机砷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囊藻对无机砷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三价砷(As(Ⅲ))对微囊藻FACHB905的毒性阈值介于10-5~10-4molL-1间,浓度高达10-3molL-1的五价砷(As(Ⅴ))对微囊藻生长无显著影响.在10-8~10-4molL-1As(Ⅲ)处理下,FACHB905的微囊藻毒素总产量呈现倒U型的hormesis现象;在10-7molL-1As(Ⅲ)暴露下,总产毒量达到最高.在10-8~10-3molL-1As(Ⅴ)暴露下,微囊藻毒素LR的产量增多,表明藻细胞的毒性也随之升高.滇池表层水体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砷(139μgL-1),主要以As(Ⅴ)的形式存在,由此可知微囊藻FACHB905不仅能正常地生长于滇池水体中,而且推测水体中的砷可提高其产毒量和胞内毒性.As(Ⅴ)对微囊藻产毒量的促进作用对全面了解滇池水华爆发期间毒素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豆腐性状相关的大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大豆科技 》 2011
摘要:本文总结了大批量小样品豆腐实验室定量分析技术,并对国内外关于豆腐产量(得率)和豆腐品质的大豆遗传育种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大豆豆腐专用品种的育种方向,对今后豆腐加工专用大豆品种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500kg/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N量为120kg/hm(2LN)、240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成熟期株高略有增加;(2)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8.6%,其中:LN处理、NN处理条件下分别比对照增产7.5%、9.5%,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比对照增加5.0%、1.6%、1.2%、和0.5%,其中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4)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生物量平均比对照增加9.0%,使水稻的经济系数平均比对照下降0.5%,生物量的增加是农田施用水葫芦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5)农田施用水葫芦能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水稻抽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农田施用水葫芦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生物产量以及水稻抽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
关键词: 农田施用水葫芦 氮肥 水稻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经济系数


规模猪场PRRS风险因素分析
《中国动物检疫 》 2011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造成养猪产业巨大经济损失,预防和消除该病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性,结合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实际,采用风险列举法对规模猪场PRRS传入和场内传播流行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规模猪场PRRS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猪场选址、用品和工具进入、员工和访客进入、活猪运输、饲料运输、死猪处理、粪便管理、猪舍条件、生物传播媒介、引种等外部风险因素和PRRSV状态、管理措施、猪只流动、设施条件、协同病原、猪舍布局等内部风险因素。这为进一步开展规模猪场PRRS风险评估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PRRS风险管理措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菜用荷兰豆新品种苏豌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2011
摘要:荷兰豆是中国南方冬季栽培的主要菜用豆类蔬菜之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豆类蔬菜的喜爱而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目前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适合本地区栽培的菜用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苏豌1号是本单位最新选育的菜用荷兰豆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江苏省鉴定,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转基因高油酸油菜T-DNA插入拷贝数及整合位点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1 CSCD
摘要:为获得转基因高油酸油菜T-DNA插入拷贝数及整合位点相关信息,本研究应用地高辛标记的NPTII基因片段为探针,与经BamHI酶切的转基因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株系W-4的T2代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W-4的T2代单株的基因组含有一个T-DNA拷贝。用3到4个根据载体pCNFIRnos序列设计的嵌套特异性引物分别与简并引物组合进行TAIL-PCR反应,扩增得到转基因油菜T-DNA插入位点的左、右边界旁侧序列。经分析右边界旁侧序列长度为470bp,其中180bp为载体序列,290bp为W-4的基因组序列;左边界旁侧序列长度为641bp,其中365bp为W-4的基因组序列,276bp为载体序列。序列比对结果发现该转基因事件中,T-DNA左边界序列完全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仅有1个碱基由G转换成了A。而右边界则缺失了包括RBborder在内的62个碱基。结果表明:转基因高油酸油菜T-DNA的整合是一次无其他额外载体序列的整合。blast分析获得的与左右边界相连的油菜基因组序列,未检索到与之高度同源的序列,推测T-DNA插入位点可能位于油菜基因组非编码区。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转基因油菜W-4基因中T-DNA拷贝数、整合特点和旁侧序列,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油菜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以及转基因高油酸油菜的检测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