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长江口凤鲚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凤鲚(Coilia mystus)俗称凤尾鱼、烤籽鱼、籽鱼,是长江口区的主要经济鱼类,40年来上海市年均产量为1200 t。目前资源尚属稳定,这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根据近2年来的调查材料,本文对凤鲚的生长、繁殖和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长江 河口 凤鲚 生物学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胭脂鱼仔幼鱼发育及苗种培育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胭脂鱼仔幼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生活习性进行了描述,探讨了胭脂鱼苗种的不同培育方法,其培育成活率为55.2%~97.4%;采用水蚯蚓、鳗鱼饵料、鱼虾蚌肉、动物肝脏及豆制品等多种饵料喂养胭脂鱼鱼种,其综合饵料系数为4.3~5.6,日均增长长度为0.87~1.01mm,日均增长体重为0.09~0.45g,全长与全长/体高的关系呈负相关。

关键词: 胭脂鱼;仔幼鱼;苗种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文渔业网络资源探索

淡水渔业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际互联网在我国诞生仅两年多时间,就以铺天盖地的速度席卷各地,相信现在已没有多少人对它感到陌生了。互联网的优势是能在短时间将天南海北的信息展现在你眼前,使你足不出户就可得到许多宝贵的东西,真棒极了。但网络既是诱人,却又惑人,让你无可奈何。上网畅游过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无水保活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选用2龄人工养殖牙鲆,采用生态冰温学原理,研究了牙鲆的临界温度、无水保活技术工艺、影响无水保活时间的因子。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牙鲆的临界温度为-0.7~0℃;温度、暂养时间、梯度降温速率、氧气的供应是影响牙鲆无水保活时间的主要因子;采用低温法,牙鲆无水保活52h,成活率100%;60h,成活率90%;低温法明显优于TMS麻醉法。

关键词: 牙鲆,无水保活技术,临界温度,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对中国对虾亲虾人工感染及对子代影响的PCR检测

海洋与湖沼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年4月在山东海阳市近海捕获10尾中国对虾,采用患暴发性流行病的虾池中的病虾为毒种,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采用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对感染亲虾的胃、腮、卵巢,以及卵和各期幼体进行跟踪检测。对经人工感染的10尾亲虾组织的PCR检测结果表明,6尾虾的胃样呈阳性,其中4尾为第1次检测出阳性;1尾虾的腮样呈阳性;2尾虾的卵巢样呈阳性,且其所产的卵子也呈阳性;每尾亲虾产卵所孵化出来的各期幼体,经两次PCR检测均呈阴性。随着实验水温的上升,人工感染病毒的亲虾存活的时间缩短;卵子的孵化率随着对亲虾感染时间的增长而有大幅度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病毒 人工感染 亲虾 子代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食物网与高营养层次营养动力学研究策略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分析讨论了海洋食物网和高营养层次营养动力学研究进展及我国的研究状况,对在我国近海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研究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海洋食物网 营养动力学 研究策略 我国近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产卵前后卵巢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采用解剖和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产卵前后其卵巢的结构变化、排卵以及卵子遇海水后的激活情况。对虾卵巢可分为头前叶、侧叶和由腹部前端向后延伸至尾节并于末端愈合的腹叶。卵巢左右两部分内侧各有一条透明的集卵管纵向埋藏于卵巢内陷形成的凹沟内,集卵管在第6 侧叶根部横生一输卵管埋藏于第6 侧叶凹沟内向腹面延伸并从侧叶末端伸出, 经约1cm 的半透明输卵管穿过第5 、6 鳃丝对应的胸腔体壁通到第3 步足基部的产卵孔。对虾卵巢各部的卵子在产卵期间的游离程度最高, 遇到海水后被激活的比例也最高,而外观观察卵巢发育已经成熟的雌虾,解剖出的卵子也并不能游离仍被滤胞细胞和结缔组织包裹着,置于海水中也不能发生激活反应。正在产卵的雌虾,位于腹叶的卵子游离程度和激活比例都略低于位于头胸部卵巢中的卵子,不完全同步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卵巢 卵巢结构 卵子激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鲂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淡水渔业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属鲤形目,鲤科,鱼白亚科,鲂属。俗称花鱼边、海鱼边、大眼鱼边,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系,是该水系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它肉质鲜美,细嫩丰腴,饮誉国内外市场。为加快这一名贵河鲜鱼的开发,我们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鲪的标准代谢率及其与温度和体重的关系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在11.2~23.6℃ 之间的4个实验温度下,采用流水式呼吸仪测定了不同体重黑鲪(29.6~358.1g)的标准代谢率。结果表明,各测定温度下的标准代谢率均随体重增加而增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Rs = a lnWb描述,标准代谢率的组间均数差异显著,但b值却无显著性差异;修正为标准体重后的标准代谢率随温度升高而减速增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RSW = m e-b/T描述,且当标准体重分别为48.6g、147.9g和243.1g 时,标准代谢率的组间均数也有显著差异;黑鲪的标准代谢率(Rs, mg/ind·h)和相对标准代谢率(Rs, mg/g·h)与体重和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模型分别为:Rs = 1.160 W0.752 e-9.494/T 和 Rs= 1.160 W-0.254 e -9.494/T 。

关键词: 标准代谢 体重 温度 黑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毒丹防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苗种病毒的试验

生态科学 1999 CSCD

摘要:全球气候异常,“埃厄尔诺”现象的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不平衡,至使1993年世界范围虾病的大流行,而我国尤为严重,产量大幅度下降。在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Fabricius育苗期间,发生虾病毒而引起苗种大量死亡的现象,使用抗生素仍无法控制其死亡。使用克毒丹02×10-6~06×10-6浸洒苗池,以便改变其微生态环境,又相间使用虾丹特号药物。结果苗种成活率比对照组平均提高11%以上,从而达到控制病毒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 气候;克毒丹;防治;斑节对虾;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