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国对虾雌虾的心率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海洋与湖沼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4月初在青岛近海采铺成熟中国对虾雌虾,观察其在产卵期间的心率变化以及惊扰、温度、光照等条件对其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雌虾的心率在静态时约为38-75次/min,且与温度呈正相关;在受到惊扰时,心率急剧升至为静态水平的1.5倍,约30min后回落到静态水平;产卵前2-4h,雌虾心率开始逐渐升高,产卵时达到130一150次/min,约为静态心率的2-3倍,产卵后2-4h回落到静态水平。光照刺激对心率的影响与一般性惊扰有相似的结果。此外,夜间心率较白天高一些。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心率 产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3-4月在山东日照市代家村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仔虾,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中国对虾仔虾对不同低盐度突变的幅度及速率的适应能力,并对在不同盐度突变后仍能存活的仔虾体内的18种氨基酸、14种脂肪酸及5种维生素的含量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降盐的幅度范围为3/d5/d时,部分仔虾可在盐度为零的淡水中存活数天。盐度的变化对仔虾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中国对虾仔虾 盐度突变 氨基酸 脂肪酸 维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黑鲷幼鱼生长和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用相同比例、不同种类的脂肪源配制成4 组试验饲料,对黑鲷幼鱼进行了45d 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豆油、鱼油为饲料脂肪源的试验组的幼鱼增重率较高,分别为34 .8 ×10- 2 和29 .3 ×10 - 2 。花生油组和猪油组的幼鱼增重率分别为25 .4 ×10- 2 和25 .5 ×10 - 2 ,饲料转换系数分别为鱼油组1 .08 、豆油组1 .21 、花生油组1 .35 和猪油组1 .59 。从试验饲料和鱼体脂质的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鱼体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受所摄食饲料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比例的影响。摄食以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的幼鱼其鱼体脂肪中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 个试验组中最高,最接近于试验前幼鱼鱼体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鱼油、豆油为黑鲷配合饲料可选用的优良脂肪源。

关键词: 黑鲷 饲料 脂肪源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重对黑鮶能量收支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以玉筋鱼为饵料及最大摄食量条件下,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研究了体重对黑FDC6能量收支各组分和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鮶的摄食量、生长量、总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体重增大而降低,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均可用线性方程定量描述;其中排泄量随体重变化幅度很小。 依据各收支过程的量化结果, 可得到真鲷的能量分配模式。 30.50±8.66g: 100C=3.74F+5.92U+44.25R +46.09 G;129.32±15.17g:100C=6.21F + 6.62U + 49.55R + 40.74G;201.17±21.37g:100C=3.15F + 7.20U + 53.39R + 36.45G。黑FDC6的各能量收支分配率随体重增大有较显著差异; 代谢能分配率和排泄能分配率随体重增大呈线性增加变化趋势,而生长能分配率却恰恰相反。

关键词: 能量收支 体重 黑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研究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和残留

海洋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鳜鱼病毒核酸随机引物扩增与克隆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从感染鳜鱼病毒( Siniperca chuatsi Virus,简称SCV) 的鳜鱼体中分离病毒,提纯核酸作模板。通过RAPD 法,用带酶切位点的引物进行病毒核酸随机引物扩增,获得扩增带谱。从带EcoRⅠ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产物中,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大小约为0 .4 和0 .5 Kbp 的片段,经EcoRⅠ酶切处理制备成带粘性末端的片段,分别插入质粒pUC19 的EcoRⅠ位点。EcoRⅠ酶对重组子进行了酶切鉴定,获得2 种带插入SCV 核酸PCR扩增产物的重组子。

关键词: 鳜鱼 病毒 核酸 随机引物扩增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与展望

海洋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饵料培养的轮虫对假睛东方鲀仔鱼脂肪酸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假睛东方(Takifugupseudommus)隶属于形目、科、东方属,其肉鲜美,是名贵的经济海水鱼类。其人工育苗在国内已获成功,但成活率均不高,主要原因是缺少适口、营养全面的饵料以及个体间的互相残杀严重等。根据近年来对海水鱼苗种生产的研究成果表明...

关键词: 假睛东方鲀 仔鱼 脂肪酸 饵料 轮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淡水渔业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作者将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内脏匀浆,30000r.p.m离心30分,将沉淀重悬,细菌过滤器过滤后,注射病蟹内脏接种健康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感染蟹表现出与野外发病中华绒螯蟹同样的症状。超薄切片后,电子显微镜下在细胞质中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及略小于细胞核大小的病毒包埋体样结构。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超薄切片,病毒样颗粒,病毒包埋体样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致癌、致畸、致突变”测试技术在渔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以毒理学为指导,现代医学测试技术为基础,研制出适合鱼类“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渔业环境监测。对长江下游的南京段和镇江段监测表明,两江段受测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致畸、致突变效应,说明其水域中存在诱变源,且与该水域石油含量过高有关;对无锡河段泥鳅的致癌测试结果表明,该河段的泥鳅肝脏已发生恶性肿瘤,即肝癌

关键词: 鱼类,致癌,致畸,致突变,环境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