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甜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要点
《农村科技 》 2021
摘要: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新疆常年种植面积在6.7万公顷左右。病虫草害一直是制约新疆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受新疆独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各绿洲内甜菜病虫草害种类及危害情况均有一定的差异。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依托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于“十一五”开始对新疆主要种植区甜菜病虫草害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对策。本文着重对新疆甜菜田间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控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新疆甜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方种亚麻农艺性状多元统计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新疆亚麻地方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对来自新疆各地的亚麻地方种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包括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亚麻地方种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多样性比较丰富。主成分分析中,株高会影响构成亚麻产量的因子(蒴果数,果粒数,每株粒重和千粒重),亚麻的分枝数和株高都不能过多或过高,这不仅会影响工艺长度还会影响亚麻产量因子而且发现株高、生育期、分枝数、工艺长度、每株粒重、分枝数、千粒重和果粒数的相关程度较高。因此,在新疆亚麻地方种在选育时,可作为理论性数据参考,为亚麻品种选育和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基础。
关键词: 新疆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酒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酿酒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吐鲁番黑桑椹为原料,对桑椹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初始糖度、初始pH值、发酵温度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桑椹酒品质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最适桑椹酒发酵工艺参数。得到回归方程为:Y=89.20+3.13A+2.38B+3.75C+2.00AB-0.75AC-0.25BC-2.60A2-8.60B2-4.85C2。桑椹酒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26 g/L,初始pH值3.6,发酵温度18℃,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0.1分,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番茄病毒病病原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危害中国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设施番茄的病毒种类,为该区域番茄病毒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秋季,在洛浦县设施蔬菜产区采集8份番茄疑似感病样品。利用已报道侵染番茄的7种主要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番茄疑似感病样品进行RT-PCR检测,对番茄褪绿病毒阳性样品的CP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进行同源性、地理来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8份样品中检测到南方番茄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ST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其检出率分别为100%、100%、87.5%,未检出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Cucumovirus,CMV)、番茄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ToMV)、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对ToCV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中国新疆洛浦县分离物的CP基因的774个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51个ToCV CP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中国其它地区、日本、韩国、希腊、土耳其、巴西等地分离物一致性均在96%以上,中国新疆洛浦县采集病样分离的ToCV CP基因与中国北京、山东分离物的CP基因聚集在1个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新疆洛浦县设施番茄疑似病毒病植株的"黄化"现象,由STV、TYLCV和ToCV中的2种或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所致,番茄褪绿病毒已传播至新疆和田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滴灌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滴施氨基酸、全生物有机肥和黄腐酸复合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克拉玛依白碱滩区设常规对照处理基础上,追施氨基酸、全生物有机肥和黄腐酸复合肥3种有机肥,共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分析3种滴灌肥与草莓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滴灌肥能够显著提高草莓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全株生物量,成熟期分别提高18.21%~39.16%、23.45%~38.42%、17.62%~97.13%;进而提高草莓单株果数、单果重、单株重以及产量,3种滴灌肥分别提高15.87%~24.72%、17.25%~27.10%、35.86%~51.46%、27.61%~41.77%;3种滴灌肥能显著提高草莓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糖酸比,改善品质。滴施3种滴灌肥对草莓生长、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具有积极影响,且以黄腐酸复合肥表现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种衣剂防治棉花苗期主要病虫害效果及经济效益比较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4种复合型种衣剂对棉花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以‘新陆早4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400 g/L福美双·萎锈灵种子处理悬浮剂(FS)、26%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立枯磷FS、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30%噻虫嗪·嘧菌酯·咪鲜胺FS对棉花出苗、苗期立枯病和红腐病、地下害虫、苗期蓟马、蚜虫和产量的影响,分析其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及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田间试验效果最佳的种衣剂。结果表明:播种10 d时4种种衣剂处理的出苗率显著优于对照,较对照增加6.64%~19.23%,播种30 d时4种种衣剂对苗期立枯病和红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30.88%~50.74%和31.13%~59.15%,对棉花地下害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24%~69.62%和39.12%~63.04%。棉花上蚜虫发生时间推迟1~3 d。400 g/L福美双·萎锈灵FS防病效果最佳,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防虫效果最佳。种衣剂处理收获株数较对照增加0.78%~1.11%,增产量为53.70~184.40 kg/hm2,经济效益为322.20~1 106.4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5.65~1∶12.29。综合分析显示,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防治苗期病虫害和增产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块链技术应用背景下传媒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21
摘要:2008年,区块链概念由化名"中本聪"的学者首次在网络发布。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快速发展,并与诸多行业深度融合,传媒行业也在不断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本文立足于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开放性、匿名性等基本特点,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应用背景下,传媒行业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今后区块链与媒体融合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