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肥对不同生育期甜高粱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养分含量及动态变化,本研究以8种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养分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全钾含量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与CK(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速效钾、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全磷,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有机质含量成熟期达到28.58 g·kg-1,比苗期增幅度为44.61%.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1.5M)处理全钾、速效氮含量比CK分别提高为49.31%,67.65%.成熟期有机肥(M)处理全磷、速效磷、全氮含量比CK分别提高为271.20%,40.65%,17.39%.NPKM或者M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还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肥料具有叠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磷加炭对北疆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试验通过分析减施磷肥增施生物炭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减磷加炭后土壤肥力特性。以北疆灌区小麦主产地奇台当地主推品种‘新春37号’为材料,设15种不同施肥模式,其中磷肥(P2O5)设5个水平,分别为P0、P1、P2、P3、P4 (0、120、102、84、66 kg/hm2);配施生物炭设3个水平,分别为B0、B1、B2(0、22.5、30.0 t/hm2)。于春小麦成熟期采集土样,测定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结果表明:磷肥减量45%配施低量生物炭(P4B1)处理下碱解氮含量较高,较对照增加68.18%;常规磷肥配施高量生物炭(P1B2)时有机质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65.14%;磷肥减量30%配施低量生物炭(P3B1)处理下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增加48.60%、22.58%;但施加生物炭对土壤酸碱性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且对碱性土壤pH无显著影响,不会对碱性土壤造成破坏。为北疆灌区合理减磷加炭,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黄萎病发病程度不同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危害严重,提高该病的生态防控技术对实现棉花"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阿克苏、石河子和库尔勒三地棉花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种群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的相关性,以期揭示棉田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子,为提高新疆棉花黄萎病生态防控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97%相似水平上,阿克苏、库尔勒重病棉田土壤细菌的OTU数量及ACE、Chao1、Shannon-Wiener指数均分别与其对照田土壤无显著差异,石河子重病田土壤细菌的ACE、Chao1指数均显著低于其对照田,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田。聚类分析发现,阿克苏、石河子重病田均分别与对照田土壤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而库尔勒重病田与其对照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小。在属水平上,阿克苏重病田土壤中有益菌群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丰度分别为3.67%和3.15%,均显著高于无病田对照(2.35%和0.18%),而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丰度在阿克苏、石河子、库尔勒三地重病田与对照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标记分析同样发现在阿克苏重病田中显著富集了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在石河子重病田中显著富集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关分析表明,棉田土壤细菌的OTU数量、Alpah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值、全钾含量呈正相关,与总盐含量、碳氮比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及棉田发病程度无明显相关,土壤pH值、总盐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生态防控 高通量测序 土壤理化性质 种群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兴安岭北方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抗菌化合物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的抗菌活性,首先利用颗粒涂布平板法分离真菌,通过扩增与比对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初步鉴定分离到的真菌.采用双平板打孔药剂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使用层析法分离目标菌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使用96孔板液体稀释法检测单体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共分离得到88株真菌,其隶属于57个属、74个分类单元,其中18株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相似性≤97%.其中6株真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2株真菌KNFL008和KNFL040抗菌活性较强.经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A(1,3-2-羟基-5-十五烷基苯)、化合物B(麦角固醇)、化合物C(2-氨基-3H-苯氧嗪-3-酮)和化合物D(2-乙酰氨基-3H-苯氧嗪.3-酮).对化合物A、B、C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为3.13~200μg/mL.化合物A和D为首次在真菌提取物中分离.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兴安岭凋落物真菌资源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凋落物 真菌 抗菌活性 次级代谢产物 化合物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素对甜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中国糖料 》 2021
摘要:以'新甜14号'和'Bata218'为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栽培试验,研究了甜菜幼苗分别在氮、磷、钾、钙、镁、硫、铁缺乏及全素(CK)8个处理条件下的缺素症状和植株生物量变化,以及生理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分别在7种缺素条件下,甜菜植株光合产物积累均明显降低,地上部分和地下根部均表现出各种营养元素缺乏时特有的症状,缺素会影响甜菜植株生长.氮素缺乏对两个甜菜品种幼苗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其他6种营养元素缺乏时,甜菜幼苗叶鲜重、干重和根鲜重较对照差异显著,株高和根系总长差异不显著.营养元素缺失引起甜菜生理代谢发生改变,MDA的含量较对照有显著提高,电导率变化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蔬菜与番茄轮作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番茄是一种受连作障碍影响明显的蔬菜作物,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蔬菜作物与番茄轮作后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与番茄轮作的蔬菜作物,为从设施栽培模式选择角度缓解或避免番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连续两茬种植番茄后分别种植大白菜(A)、黄瓜(B)、辣椒(C)、茄子(E)、秋葵(F)、西葫芦(G)6种作物为不同处理,以继续种植番茄(D)和休耕闲置土壤(H)为对照,采用16S rRNA和真菌ITS区测序、同时测定土壤酶活性、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蔬菜作物与番茄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种植作物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闲置土壤(H);番茄连作与轮作土壤中的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比较固定,但不同物种的丰度差异较大.真菌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比细菌更加敏感,轮作各样本间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大于细菌群落结构,在物种丰度和门水平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轮作茄子和大白菜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硝化细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的丰度;PCA分析表明轮作茄子和空白闲置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较大;轮作不同作物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但变化规律不明显.轮作大白菜、黄瓜和空白闲置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番茄连作和轮作其他作物.不同蔬菜轮作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与速效磷是主要贡献因子,综合肥力排名第一的为空白土样,其次为轮作黄瓜的土样,综合肥力最低的为轮作茄子土样.[结论]种植作物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轮作茄子和大白菜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硝化细菌的丰度,有利于土壤中氮素代谢和利用;轮作黄瓜和大白菜,显著提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降低番茄连作产生的自毒作用.因此综合分析认为,茄子、黄瓜和大白菜是避免或缓解番茄连作障碍的潜在优势轮作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脂肪氧化酶TaLox-B位点等位变异检测及分布规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脂肪氧化酶TaLox-B位点等位基因在国内外不同地区春小麦种质资源中的分布规律,利用已开发的功能基因标记LOX16、LOX18和LOX-B23对154份国内新疆春小麦地方品种(系)和83份国外春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237份春小麦品种(系)在TaLox-B1、TaLox-B2和TaLox-B3位点上与高LOX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TaLox-B1a、TaLox-B2a和TaLox-B3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0%、93.2%和86.1%,与低LOX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TaLox-B1b、TaLox-B2b和TaLox-B3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2.0%、6.8%和13.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大生态区的春小麦地方品种(系)中,东疆地区和伊犁河谷地区的参试材料未发现优异等位变异TaLox-B1a;而优异等位变异TaLox-B2a和TaLox-B3a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为:东疆地区>北疆地区>南疆地区>伊犁河谷地区。供试品种(系)的国外不同地区春小麦品种(系)中,优异等位变异TaLox-B1a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为:欧洲地区>非洲地区>美洲地区>亚洲地区。本研究所用春小麦品种(系)共检测出5种基因型组合:TaLox-B1a/TaLox-B2a/TaLox-B3a或TaLox-B1b/TaLox-B2a/TaLox-B3a,TaLox-B1a/TaLox-B2a/TaLoxB3b或TaLox-B1b/TaLox-B2a/TaLox-B3b和TaLox-B1b/TaLox-B2b/TaLox-B3b,分别与高、中和低LOX活性相关,其频率分别为86.1%、7.2%和6.7%。新疆四大生态区的春小麦地方品种(系)中,东疆地区材料均检测为具有最高LOX活性基因组合TaLox-B1b/TaLox-B2a/TaLox-B3a。供试的国外春小麦品种(系)中,美洲地区的材料具有高LOX活性基因型组合TaLox-B1a/TaLox-B2a/TaLox-B3a或TaLox-B1b/TaLox-B2a/TaLox-B3a的频率分别为13.8%和69.0%,总体高于国外其他地区。
关键词: 春小麦 脂肪氧化酶 等位变异检测 功能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OPSIS法评价无人机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效果
《中国棉花 》 2021
摘要:研究无人机喷施不同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为集成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吐隆、瑞脱龙,搭配乙烯利,以清水为对照,用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方法分析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4个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4个处理间脱叶率、吐絮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各处理对产量构成因子及除短纤维指数外的其余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条件下,各处理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清水对照.可知,无人机喷施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2次条件下,棉花11个性状综合表现最优.
关键词: 棉花 TOPSIS法 脱叶催熟 无人机 变异系数权重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红枣营养品质与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特征产地溯源比较
《核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基于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的不同产地新疆红枣地理标志产品溯源新方法,本研究采集了2016年新疆不同产区(若羌、和田、阿克苏、麦盖提等15个县市)97个红枣种植地块的50份灰枣和47份骏枣样本,测定其果肉中13类营养品质指标(蛋白质、还原糖、自由氨基酸、总黄酮等),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及21种微量矿物元素含量(Na、Mg、K、Fe和Zn等)用于其产地溯源分析与建模。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法比较不同产区间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比率及矿物元素特征的差异,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别对两类红枣内在品质特征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对比其溯源准确度。结果表明,红枣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产地特征差异比营养品质特征更明显,溯源判别准确度得到明显提升。灰枣和骏枣营养品质参数建模总体判别准确度分别为86.00%和85.11%,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参数判别准确度分别为94.12%和95.74%,且两种地理标志保护的红枣品牌(若羌灰枣和和田玉枣)产地判别准确度高达100%,而其他产地误判为这两个产地红枣的概率为0%。因此,该策略有望作为新疆红枣产地溯源与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的可靠技术。
关键词: 新疆红枣 地理标志产品(PGI) 营养品质 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 产地溯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辣椒机械化移栽可行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日光温室传统的南北垄向种植方式垄数多且垄长短,温室内空间狭小,农机作业时存在‘头难调、门难进、路难走、边难耕’等诸多问题,为了适应机械化发展,需要一种新的种植模式。以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移栽机东西垄向与人工南北垄向种植模式下作物的性状、产量、果实等参数,探讨机械化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移栽深度6 cm、行距30 cm、株距40 cm为移栽机的最佳作业参数;人工模式辣椒株高在35、70 d时高出4.1%和3.95%,机械化模式茎粗在35、70 d时高出5.72%和3.63%,差异较为显著;两种模式地下部分差异较小,地上部分机械化模式积累量较高,性状较为合理;机械化模式有效产量为2.38 t,比人工模式增产11.21%;两种模式下的辣椒营养成分组成相同,含量各有优劣。机械化种植模式对比人工种植模式存在一定优势,可以在日光温室内采用该模式进行辣椒的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