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贮藏时间对新疆干制'灰枣'品质的影响

北方果树 2021

摘要:灰枣是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之一。为提升新疆干制‘灰枣’商品性,特开展不同贮藏时间对新疆干制‘灰枣’品质影响的研究。采用新疆较为常用的贮存方式,在温度-2~5℃、湿度40%~45%条件下,采用Folin-酚法、出口食品总黄酮测定、常规理化指标测定等方法,测定不同贮存时间干制‘灰枣’的总多酚、总黄酮、总糖、总酸、还原糖等指标。结果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整体变动幅度较小,贮存45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7 mg/kg、1.05%;脂肪、蛋白质、水分、总酸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贮存60 d时达到最高值;总糖、还原糖、淀粉、膳食纤维含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贮存30 d时含量最高。新疆干制‘灰枣’最佳商品期为入库贮存后的30~60 d。

关键词: 新疆 干制‘灰枣’ 贮藏时间 总多酚 总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山北坡甜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农村科技 2021

摘要:根据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典型的干旱气候特点及土壤特性,针对农户对甜菜作物规范水肥管理技术的需求,本文提出新疆天山北坡甜菜膜下滴灌的系统布置、水肥精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地区甜菜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天山北坡 甜菜 膜下滴灌 水肥一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山县枇杷病虫害调查初报及其防治策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全面了解通山县枇杷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9—2021年在湖北省枇杷主产区通山县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通山县枇杷共有19种病虫害,其中,病害9种,虫害10种;根据危害程度及长期观察综合分析,提出了当前湖北省通山县枇杷防治对象为枇杷黄毛虫、天牛、木虱、枇杷灰蝶、叶斑病、腐烂病,此外冻害危害也较重,对上述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和防治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枇杷;病虫害;种类调查;防治方法;通山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不同地区厚皮甜瓜"纳斯蜜"营养品质比较

保鲜与加工 2021

摘要:以新疆阿勒泰、喀什、吐鲁番这3个地区相同种植模式下的厚皮甜瓜"纳斯蜜"为主要试材,对甜瓜主要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同一品种甜瓜的品质差异,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蔗糖、果糖、葡萄糖、VC、可溶性蛋白质、总酚、类黄酮和苹果酸含量均以吐鲁番地区出产的甜瓜为最优,柠檬酸含量以喀什地区出产的甜瓜最高,阿勒泰地区甜瓜的富马酸含量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甜瓜品质最佳,其余两个地区较佳。

关键词: 厚皮甜瓜 品质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衣剂减量施用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开展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和11%唑醚·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减施30%添加增效剂激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为农药减施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和11%唑醚·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减施30%添加增效剂激健处理小麦种子发芽率分别为88.00%、91.00%,种子平均芽长为3.65、3.70 cm,平均根长为4.99、4.08 cm,返青总茎数为902.50、887.50个/m2,平均次生根数为14.00、13.67条,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

关键词: 小麦 种衣剂 幼苗 生长 氟环·咯·苯甲 唑醚·灭菌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引进抗草甘膦棉花种质资源田间鉴定及其特性分析

中国棉花 2021

摘要:为研究棉花种质资源对草甘膦的抗性,在苗期采用叶片涂抹药剂的方法,用41%(质量分数)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国外引进的4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草甘膦抗性鉴定.同时,对4份种质资源的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了调查.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3000 mL·hm-2的推荐用量下,4份种质资源均有很好的抗性;制剂用量增大1倍后,4份种质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反应,其中18TJ2抗性好,达到高抗水平.田间性状调查结果表明:18TJ2、18TJ3、18TJ4矮秆特征明显,18TJ4属于高衣分种质资源,18TJ3属于低衣分种质资源,18TJ1、18TJ2、18TJ3的纤维断裂比强度较优.

关键词: 棉花 种质资源 草甘膦 抗除草剂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玫瑰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园艺与种苗 2021

摘要:该文分析了食用玫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总结概括了综合防控技术,为食用玫瑰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玫瑰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马铃薯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摘要:通过平板培养分离对新疆马铃薯早疫病菌从培养基、pH、紫外线照射、碳源、氮源等5个方面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疫病菌丝接种在PDA、PSA培养基,pH为8时生长速率最快;在7种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处理后,50min照射后生长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钾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快.

关键词: 早疫病 生物学特性 菌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生物安全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分化,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植原体核糖体蛋白(r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rp F1/rp R1对新疆轮台县托克逊县杏褪绿卷叶病植株总DNA进行PCR扩增,并对部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获得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rp基因片段大小为1196 bp,该片段包含部分rp S19以及rp L22和rp S3基因的全部序列。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与16SrⅤ-rp亚组中的各代表性植原体的rp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5.7%~99.3%,其中与rpⅤ-C亚组的甜樱桃绿化植原体和枣疯病植原体的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及氨基酸相似性分别达到99.2%~99.3%和98.3%~98.4%。进一步虚拟RFLP分析,发现杏褪绿卷叶植原新疆分离物rp基因的酶切图谱与rpⅤ-C亚组成员相似性最高,但在MseⅠ、SspⅠ和TaqⅠ的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综上初步判断其可能属于16SrⅤ组(榆树黄化组)中的一个新rp亚组。【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的rp基因序列,确定了其分类地位,为杏褪绿卷叶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杏褪绿卷叶病 植原体 核糖体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幼苗AsA-GSH循环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棉花幼苗营养器官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系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低温胁迫不同时间(0、1和2 d)对根、茎和叶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0 d)相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棉花幼苗根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呈上升趋势,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GSH/GSSG比率)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抗坏血酸氧化还原状态(AsA/DHA比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茎和叶中AsA和GSH含量、AsA/DHA比率及APX、MDHAR和GR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茎中DHAR活性升高,DHA和GSSG含量先减少后增加,GSH/GSSG比率和G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而叶中DHA含量和GSH/GSSG比率先不变后增加,DHA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GSSG含量和G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显示,棉花幼苗通过调节根、茎和叶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和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从而适应低温胁迫,减轻低温伤害.此外,低温对根中AsA-GSH循环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AsA-GSH循环代谢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花 低温胁迫 营养器官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