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河南花类道地药材资源的区域分布及其产业现状分析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类药材通常是指以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作为入药部位的中药材,在我国药材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份额,在中药处方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该研究首先对我国花类药材资源的种类及代表性花类药材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对河南主要的花类道地药材的特性、产量、面积和产地分布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河南花类道地药材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该研究以期对河南花类道地药材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种植区划和生产布局及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性论证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类药材 道地性 区域分布 产业现状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处理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黄淮麦区不同干旱敏感型冬小麦品种对不同灌溉方式的响应特征,以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2个冬小麦品种抗旱型的矮抗58(AK58)和干旱敏感型的郑麦7698(ZM7698)为研究对象,在隔离池中通过不同时期定量灌水研究总灌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拔节期和开花期水分调配对2个小麦品种的群体数量、个体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ZM7698在拔节期灌水100 mm+开花期灌水100 mm(B1 F1)处理下具有最高的群体数量和次生根数,而AK58在拔节期灌水200 mm+开花期不灌水(B2 F0)处理下群体数量和次生根数最高;2个小麦品种均在B2 F0处理下株高最高,B1 F1和B0 F2(拔节期不灌水+开花期灌水200 mm)处理株高均较其显著下降.与B2F0处理相比,B1F1和B0F2处理ZM7698和AK58两个品种旗叶SPAD值均显著下降,ZM7698叶片SPAD值下降幅度大于AK58.ZM7698和AK58的小穗孕性对不同灌水处理的响应明显不同,ZM7698结实小穗比率表现为B0F2>B1F1>B2F1,AK58则表现为B1F1>B0F2>B2F0.AK58的产量表现为B1 F1>B2 F0>B0 F2,穗数表现为B2 F0>B1 F1>B0 F2,穗粒数表现为B1 F1>B2 F0>B0 F2,千粒质量表现为B0 F2>B1 F1>B2 F0;而ZM7698的产量则表现为B1 F1>B0 F2>B2 F0,穗数表现为B2 F0>B1 F1>B0 F2,千粒质量表现为B0 F2>B1 F1>B2 F0,穗粒数表现为B2 F0>B0 F2>B1 F1.AK58和ZM7698的强势粒千粒质量均随着开花期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AK58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ZM7698;ZM7698弱势粒千粒质量仅在B1 F1和B0 F2处理间有显著差异,而AK58弱势粒千粒质量在B1 F1和B0 F2处理下均显著高于B0 F2处理.综上所述,抗旱型品种AK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ZM7698均在拔节—开花期均匀灌水(B1 F1)条件下产量最高,但是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不同,AK58和ZM7698小穗发育过程和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对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水分敏感性的不同是造成2个小麦品种产量构成不同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冬小麦 群体数量 灌水 叶绿素含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氮钙硫施肥模型研究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施肥方案,本试验以豫花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氮肥、钙肥与硫肥配施对豫南砂姜黑土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钙肥和硫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产量效应方程中中等偏上的氮肥和较高的钙肥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品质效应方程中中等偏上的钙肥和中等偏下的硫肥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比较偏回归系数发现,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钙肥,硫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对籽仁品质影响依次表现为氮肥>硫肥>钙肥.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的花生产量和品质与氮肥、钙肥、硫肥的用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模型模拟分析表明,花生优质高产的氮、钙、硫施用量组合为104.08~111.81、234.36~282.21、25.15~40.88 kg·hm-2;在经济效益最大时(36 682.82元·hm-2),氮、钙、硫最佳施用量组合为107.62、243.15、22.91 kg·hm-2,配施比为1∶2.26∶0.21.综上,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氮、钙、硫肥与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同时发现氮钙硫肥互作能够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但花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品质的氮钙硫配施组合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豫南砂姜黑土区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生 优质高产 氮钙硫肥 施肥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香椿嫩芽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香椿嫩芽的品质差异和加工适用性,以6个产地来源的红油香椿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理化方法测定香椿嫩芽中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_C)、总黄酮、总生物碱、总多糖、总多酚、总皂苷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香椿嫩芽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6个产地中,山东淄博香椿嫩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0.74%;河南桐柏香椿嫩芽中的V_C含量最高,达0.83%,与其他产地差异显著(p <0.05);山西永济香椿嫩芽的总黄酮、总生物碱、总多糖、总多酚和总皂苷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产地。6个产地香椿嫩芽共检出8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河南新乡检出16种,河南桐柏33种,山西永济29种,山东淄博28种,陕西安康33种,湖北十堰陆35种,6个产地香椿嫩芽共检出6种共有化合物,分别为2-己烯醛、β-环柠檬醛、2,4-二甲基噻吩、2-巯基-2,3-二氢-3,4-二甲基噻吩、古巴烯和[1R-(1R~*,4Z,9S~*)]-4,11,11-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十一碳-4-烯。不同产地相对含量较高的为萜烯类、醛类和含硫类物质,且检出种类最多的均为萜烯类物质。综合分析山西永济香椿品质较为优良,不同产地香椿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挥发性成分呈现出产地差异性,可根据产品加工需求选择原料产地。

关键词: 不同产地 香椿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组培苗与实生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中国瓜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利用组培技术进行甜瓜遗传育种提供科学支撑,对F1代薄皮甜瓜‘15F9’的组培苗和实生苗生长过程中若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薄皮甜瓜组培苗与实生苗在生长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Chl)、可溶性蛋白(Pr)和丙二醛(MDA)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OD和POD活性总体变化先降后升,CAT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hl含量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Pr含量变化曲线呈"W"型,MDA含量呈直线升高。果实单果质量实生苗为945.84 g大于组培苗子代的878.96 g,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组培苗子代为14.83%高于实生苗12.28%。综合对比分析认为,组培苗的生长势和品质较好于实生苗。

关键词: 甜瓜 组培苗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田间抗性评价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抗虫性和对除草剂的耐受性,本文通过田间人工接虫,以食叶级别、存活幼虫数、蛀孔数、隧道长度和雌穗被害级别等分别作为评价玉米心叶期和穗期的抗虫性标准,评价了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具有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的玉米品种‘ND6708YGRR’和‘ND6515YGRR’及同型非转基因‘ND6708’、‘ND6515’和当地‘郑单958’品种对亚洲玉米螟、黏虫和棉铃虫的抗虫效果;通过喷施除草剂后调查玉米植株的存活率,评价上述品种对除草剂的耐受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D6708YGRR’和‘ND6515YGRR’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黏虫及棉铃虫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且在4叶期和8叶期喷施草甘膦后其受害率均为0,而同型对照品种和当地对照品种喷施同剂量草甘膦后受害率为100%。综上,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具有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的玉米品种‘ND6708YGRR’和‘ND6515YGRR’对亚洲玉米螟、黏虫和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虫效果,对草甘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此研究可为将来建立以转Bt基因玉米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黏虫 棉铃虫 转基因玉米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变蜡状芽孢杆菌产磷脂酶C的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种诱变方法处理出发菌株蜡状芽孢杆菌,得到1株高产磷脂酶C菌株蜡状芽孢杆菌-3。选用沉淀圈直径及活菌数作为参考指标,响应面法优化蜡状芽孢杆菌-3菌株培养条件,结果:接种量2.5%,转速160 r/min,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8.5 h。此条件下,沉淀圈直径最大,磷脂酶C活力达26.23 U/m L。对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纯化后的磷脂酶C分子质量,其分子质量在29~34 ku之间。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诱变 磷脂酶C 酶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酶水解芝麻11S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芝麻11S蛋白是芝麻蛋白的主体,研究其在水解过程中产生的多肽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深入了解水解芝麻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作用机理,更好地指导实际加工生产过程。探索了混料酶(Alcalase和胰蛋白酶以酶活比为1∶1混合)水解芝麻11S蛋白产物抗氧化性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讨论了水解过程中加酶量、p H、温度、时间、底物浓度这5个因素对水解多肽产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水解所需最适加酶量和底物浓度,并筛选出用于响应面优化试验的水解p H、温度、时间的范围。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水解芝麻11S蛋白多肽产物抗氧化能力相对较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44.81℃,加酶量10 000 U/g,水解p H 8.6,底物浓度3%,时间1.96 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定多肽产率为(77.41±0.30)%,总抗氧化性为(1.40±0.02)mmol/L,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41 mg/m L,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06 mg/m L。结果表明,响应面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方程准确可靠,而且与其他天然抗氧化肽相比,芝麻11S蛋白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制备高活性抗氧化肽的能力,为进一步分离纯化芝麻11S蛋白抗氧化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芝麻11S蛋白 抗氧化能力 双酶水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麦MYB转录因子Tamyb5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挖掘小麦逆境胁迫响应基因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探究小麦逆境胁迫响应机制,从前期转录组结果中筛选出1个编码MYB蛋白的基因,暂命名为Tamyb59,通过PCR技术扩增Tamyb59的全长;利用NCBI和DNAMAN软件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和保守结构域的分析;利用Expasy和TMHMM等在线软件进行氨基酸组成、亲水系数分析;采用MEGA 6. 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构建pMDC83-GFP融合表达载体,进行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qRT-PCR分析了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过程中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并利用SA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典型的SANT保守结构域,CDS序列全长为522 bp,编码173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19. 7 ku,理论等电点为7. 6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Tamyb59与山羊草、粳稻、玉米等9种植物MYB转录因子有52. 0%~85. 6%的同源性,其中与谷子的MYB蛋白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amyb59基因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利用qRT-PCR分析了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过程中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显示,Tamyb59基因在小麦根中的表达量较高,茎、叶和幼穗中表达量较低; PEG和盐胁迫处理过程中,Tamyb59基因的表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Tamyb59基因对不同非生物胁迫有不同的响应。

关键词: 小麦 Tamyb59基因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制品废水中蛋白质回收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蛋白质回收率、总糖透过率、异黄酮透过率和超滤膜通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絮凝-超滤联用的技术初步分离废水中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异黄酮。最佳试验条件为用0.3 mg/mL壳聚糖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并用10 k Da的聚醚砜膜进行超滤处理。蛋白质回收率达到76.1%,总糖透过率达到76.0%,异黄酮透过率达到77.2%,平均膜通量18.9~20.0 L/(m~2·h)。絮凝-超滤后蛋白质含量为50.7%。

关键词: 豆制品废水 蛋白质回收 总糖 大豆异黄酮 透过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