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及其在综合风险评级中的应用

农药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耕地园地的农药药迹容量及农药使用带来的健康和环境方面的综合风险,按照影响因素的代表性、影响机制的普适性、影响环节的关键性、影响效力的显著性、观测方法的标准化、已有观测的系统性和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原则,从影响农药对健康和环境危害的众多外部因子中,选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土壤质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5个关键因子,构建了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Fptc=(Tam+18)×Pam×Has×Fst×Csom×10-9。结合运用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和前期建立的农药药迹模型,对家庭农场和区域尺度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和农药使用带来的综合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6—2017年间,4个长江中下游稻区家庭农场耕地的药迹容量系数为2.73~3.50,综合风险指数为0.56~1.77,属中等风险或中低风险;2017年黑龙江垦区各分局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系数为0.6~1.7,风险指数为3.3~7.3,均属中高风险;2017年浙江省各地市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系数为1.9~3.8,风险指数在4.7~12.6之间,除风险指数最高的嘉兴属高风险外,其他各地市均属中高风险。研究表明,所构建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可用于不同时空尺度耕地园地的农药药迹容量估算,结合农药药迹模型可评估农药使用的综合风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关键词: 耕地 园地 农药 药迹容量 评估模型 综合风险 健康影响 环境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唑草酮水解及在水中的光解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异■唑草酮水解和在水中的光解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异■唑草酮在碱性缓冲液中水解最快,在酸性缓冲液中水解最慢,其水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效应系数和活化能均是在碱性缓冲液中最低.在pH值分别为4、7、9的缓冲液中,25℃时异■唑草酮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50.70、82.50、3.90 h,50℃时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9.40、4.10、0.75 h,根据我国农药登记试验水解等级划分标准,异■唑草酮属于易水解农药.在25℃,光照度为3 350 lx以及紫外强度为58.8μW/cm~2条件下,异■唑草酮在水中的光解半衰期为6.4 h,根据我国农药登记试验的光解特性等级划分标准,异■唑草酮属于中等光解类农药.

关键词: 异■唑草酮 水解 光解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aeEF1β基因的克隆、同源性及表达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真核翻译延伸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e EFs)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调控蛋白,eEF1β是eEF1的组成部分,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RT-PCR扩增克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e EF1β基因,并命名为TaeEF1β。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TaeEF1β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其保守结构域位于137~226 aa处。q RT-PCR结果表明,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侵染小麦植株后,可以诱导TaeEF1β基因转录水平的上调表达。另外,本文也进一步分析了TaeEF1β基因在小麦根、茎、叶的表达水平和CWMV侵染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

关键词: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 同源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羽王鸽卵清蛋白关联蛋白Y基因(OVALY)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获得白羽王鸽(Columba livia)卵清蛋白关联蛋白Y基因(OVALY)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研究结果显示:OVALY基因cDNA全长为2 068 bp,其中5′非编码区序列180 bp,3′非编码区序列720 bp,开放阅读框1 164 bp,编码的蛋白分子量约44.19 ku,含氨基酸残基388个(GenBank∶KX230792);与NCBI数据库中朱鹮(Nipponianippon)OVALY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81%),与白尾鹰(Haliaeetusalbicilla)和沙鸡(Pteroclesgutturalis)OVALY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0%和79%.经潜在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发现,OVALY蛋白结构中潜在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分别为4个和22个;经CDD(conserved domain database)数据库分析发现,OVALY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反应中心区域,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

关键词: 白羽王鸽 卵清蛋白关联蛋白Y(OVALY) RA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蓝光对辣椒采后色泽及品质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LED蓝光处理对辣椒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强度为14μmol·m~(-2)·s~(-1)的LED蓝光(470 nm),在温度25℃、相对湿度80%条件下,对采后新鲜绿辣椒和红辣椒分别进行蓝光照射、避光处理(对照组),测定贮藏过程中辣椒色泽、叶绿素含量、辣椒红素含量、辣椒碱含量、维生素C(Vc)含量和Ccs基因表达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ED蓝光处理会加速绿辣椒退绿,使其叶绿素含量在第8天时降为初始值(0 d)的17%(P<0.01);LED蓝光处理可有效提高辣椒中辣椒红素的含量,红、绿辣椒中的辣椒红素含量在第8天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60倍和5.59倍(P<0.01);LED蓝光处理可显著增加辣椒中辣椒碱含量,处理第8天时红、绿辣椒中的辣椒碱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53倍和1.85倍(P<0.01),Ccs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35倍和4.01倍(P<0.01)。此外,LED蓝光可促使辣椒中Vc含量显著升高,处理第8天时,红、绿辣椒中Vc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5倍和1.58倍(P<0.01)。综上,在采后贮藏过程中,LED蓝光照射可以加速绿辣椒退绿,并促使红、绿辣椒变红,显著提高辣椒红素、辣椒碱和Vc含量。本研究结果为LED蓝光在辣椒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尤其是增加辣椒红素含量及改善辣椒色泽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LED蓝光 辣椒 叶绿素 辣椒红素 辣椒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生长指标与果实品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成熟期不同品种杨梅(早鲜早色和东魁)的营养生长指标与果实外观、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在成熟采收期,分别对杨梅7个营养生长指标、10个果实外观性状和13个果实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杨梅30个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 546%~31. 021%,其中维生素C(Vc)含量、果实硬度(HN)和春梢长度(BL)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1. 021%、22. 092%和15. 245%。糖酸比(AS)与果实色度值L*、b*、C,叶片长度(LL)、宽度(LW)、厚度(LT)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杨梅果实颜色可以预测AS,且在AS的形成过程中杨梅LL、LW和LT发挥了重要作用;叶绿素(Chl)相对含量、HN与杨梅果实多个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指标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生产上可以通过提高Chl相对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杨梅BL与果实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等13个性状均为显著性负相关,证明杨梅结果枝以中短果枝为宜。本研究结果为利用营养生长指标进行优良品质性状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杨梅 营养生长指标 果实外观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华猪、六白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的四种杂交组合配套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金华猪和六白猪为母本,长白猪和巴克夏猪为父本,进行了4种杂交组合(长金、长六、巴金、巴六)猪的繁殖、生长、屠宰、肉质性能的研究。通过选育筛选和性能测定,长金猪在产活仔数(12. 51头),平均日增重(510. 38 g·d~(-1)),料重比(3. 52),瘦肉率(60. 27%),背膘厚(27. 32 mm),皮厚(3. 11 mm),大理石纹(2. 85),平均剪切力(15. 64 N),粗蛋白(260 mg·g~(-1))等指标显著优于其他杂交组合。通过4种杂交组合猪的性能测定,筛选出了长金猪作为最佳选育的商品代,为其在养殖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金华猪 六白猪 长白猪 巴克夏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蜡杨梅与杨梅种间嫁接及亲缘关系分析

林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蜡杨梅与杨梅的嫁接亲和性及亲缘关系,为杨梅扩展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连续3年在浙江余姚滩涂上(土壤pH8. 01),以蜡杨梅和杨梅为砧木,以4种主栽品种'荸荠种''东魁''夏至红'和'水晶种'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并基于SSR对蜡杨梅和杨梅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聚类分析.调查各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相关指标.[结果]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0. 08%~83. 75%,其中'夏至红'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1. 98%),'荸荠种'次之(80. 43%);蜡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27. 51%~38. 29%,其中,'东魁'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34. 88%);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蜡杨梅砧穗组合.不同组合间的T-test显示:蜡杨梅砧穗组合BQ4-6、DK4-6和SJ4-6分别在冠径、干周和植株高度等指标上显著性高于杨梅砧穗组合.6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个砧木群体在连续3年的试验中,嫁接成活率与植株高度和冠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砧木高度与植株高度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利用127对SSR标记对2个砧木及4个接穗材料进行了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后分为3个群体,蜡杨梅与杨梅的种间亲缘系数为0. 31,杨梅砧木与'夏至红'亲缘关系最近,与'荸荠种'次之;蜡杨梅与'东魁'亲缘关系最近;与嫁接成活率的表现一致,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高.[结论]蜡杨梅砧木与杨梅接穗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而且更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关键词: 蜡杨梅 杨梅 砧木 种间嫁接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还田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转化分配及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作物秸秆成为土壤外源碳的主要来源.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分配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组成与含量,进而改变土壤养分循环.基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本文探讨了还田秸秆碳转化与分配过程的影响因子,详细介绍了参与秸秆碳同化过程的土壤微生物组成,归纳与阐述了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含量及其周转的影响.同时,就非生物因子对秸秆碳的生物转化效应的影响、秸秆碳转化过程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互作、秸秆碳氮和土壤碳氮循环的耦合作用、秸秆碳向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或稳定性有机碳库转化的有效调控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准确揭示秸秆还田条件下各类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进而为实现秸秆还田的高效培肥与固碳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秸秆碳转化 秸秆碳分配 秸秆碳同化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萝凤梨转录组测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松萝凤梨(Tillandsia usneoides)是空气凤梨的一种,可以"生长在空气中",主要通过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为探讨松萝凤梨叶片功能的遗传基础,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总计获得了62 779条单基因簇(Unigene).对所得Unigenes进行不同数据库注释,其中34 419条Unigenes在数据库中有注释,占总Unigenes数目的 54.82%.在Nr、Nt和SwissProt数据库中,分别有7条、10条、13条Unigenes与根相关;GO数据库注释显示25 695条Unigenes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及生物学过程等3大类55个功能组,其中与根相关Unigenes达到48条;KOG数据库中注释到的13 205条Unigenes功能系统分为26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5 574个Unigenes涉及250条通路,其中34条Unigenes涉及景天酸代谢(CAM)途径.本研究结果为松萝凤梨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及参考.

关键词: 松萝凤梨 转录组 测序 基因分析 功能注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