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水氮配施对轮作冬小麦-夏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水氮配施对轮作冬小麦-夏玉米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以处理W1500N210最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均以处理W1500N270最高,夏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在处理W1500N270达到最高,蒸腾速率则以处理W1500N210最高;灌水和施氮及其交互效应对冬小麦、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冬小麦、夏玉米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超过210kg/hm2时不再显著增加。

关键词: 轮作 灌浆期 叶面积指数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生物碱及其潜在的保健作用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燕麦(Avena sativa L.)是一种公认的有益心脏健康的食品,其保健功能除归因于高含量的β-葡聚糖外,还因其富含多种功能成分,如植酸、维生素E、黄酮类和超过20种的燕麦生物碱等。燕麦生物碱是燕麦特有的酚酸类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非常有益。最新研究表明,燕麦生物碱兼有抗炎、抗增殖和止痒等生物活性,对于冠心病、结肠癌和皮肤瘙痒等疾病的防治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燕麦生物碱的结构分布、保健作用及其生物合成作了系统的阐述,对于开发燕麦新产品、提高燕麦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燕麦生物碱 生物合成 保健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花期施氮对观赏凤梨激素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催花期氮素对观赏凤梨成花效果的影响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丹尼斯’凤梨为试材,研究了催花期施氮处理对其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催花期施氮处理于21~56天降低了叶片和生长点玉米素核苷(ZRs)含量;于7天和21天提高了生长点赤霉素(GAs)含量,于0~21天和28~56天提高了叶片GAs含量;整个处理过程叶片和生长点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降低,但生长素(IAA)含量变化较小,从而引起叶片和生长点ABA/IAA、ABA/GAs、ZRs/GAs和ZRs/IAA比值的显著降低。施氮处理使植株成花时间推迟了12天,成花率下降了13%,成花质量降低。催花期施氮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动态平衡从而降低植株催花效果。

关键词: ‘丹尼斯’凤梨 生长素 赤霉素 脱落酸 玉米素核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晾晒与添加剂对反枝苋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含水量及添加剂(甲酸和蔗糖)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以开花期的反枝苋为原料,在鲜贮和晾晒2种条件下分别设置甲酸(6mL.kg-1)和蔗糖(2%)处理,以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为对照,袋装青贮360d。结果表明:晾晒处理与鲜贮的反枝苋青贮饲料pH值和乳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而乙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青贮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青贮饲料品质无显著差异。添加甲酸和蔗糖能够改善反枝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极显著降低反枝苋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并提高乳酸生成量(P<0.01)。

关键词: 反枝苋 青贮 含水量 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量对酿造高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灌水条件下酿造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需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布置在高粱冠层顶部直径为20cm标准蒸发皿水面蒸发量为基础确定灌溉水量,设置不灌水(对照)、30%蒸发量、60%蒸发量和90%蒸发量4个灌水量,采用滴灌方法,研究不同灌水量对酿造高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期,90%蒸发量灌溉处理高粱植株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90%蒸发量灌溉处理高粱生物产量比60%蒸发量、30%蒸发量和对照处理分别增加9.19%、20.92%和17.27%;籽粒产量分别增加8.99%、16.89%和19.74%。90%蒸发量、60%蒸发量和30%蒸发量灌溉处理比不灌溉处理千粒重分别提高14.71%、10.20%和7.89%。30%蒸发量、60%蒸发量、90%蒸发量灌溉处理的全生育期耗水量比不灌溉处理分别增加15.2%、32.9%和44.8%。不同灌溉处理日均耗水量高峰值均出现在大喇叭口期-扬花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高粱需水量在400~590mm之间。随着灌溉量增加,高粱耗水量和籽粒产量相应增加,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出降低趋势,90%蒸发量、60%蒸发量、30%蒸发量灌溉处理比不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下降17.3%、17.3%和11.1%。

关键词: 高粱 灌水量 产量 需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山西省12份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79个等位位点,其中,7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7.5%;S189、S151和STM001这3个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12份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12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 2~0.626 9之间,平均值为0.421 7。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2处,将12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有3个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冀张薯8号),同薯24和紫花白分别归为第Ⅲ类和第Ⅳ类,其余7个品种归为第Ⅱ类(其中全部为山西省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亲缘关系比较近)。结果说明,山西省现有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种间差异不大。

关键词: 马铃薯 主栽品种 遗传多样性 SSR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扩蓄肥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增强土壤保水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肥利用效率,该文将玉米、小麦和大豆3种作物秸秆经理化处理并与聚丙烯酰胺(PAM)结合造粒形成的秸秆扩蓄肥应用于马铃薯大田栽培,并与单施钾肥及不施肥处理为对比,研究了3种秸秆扩蓄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的土壤物理性状、生理特征、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秸秆扩蓄肥具有较强的保水性能,能显著增加0~20cm表层土壤含水率,提高马铃薯苗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累积期的土壤耕层及20~70cm水分;有效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提高非毛管孔隙比例,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马铃薯盛花期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马铃薯株高、冠幅面积和叶面积。与不施肥处理比较,秸秆扩蓄肥处理的淀粉含量提高12.3%~13.6%,大中薯率提高37.9%~42.8%,产量提高39.3%~50.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6%~45.4%。该研究为秸秆扩蓄肥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秸秆 土壤水分 肥料 扩蓄肥 马铃薯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的HMW-GS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有益材料和信息,利用SDS-PAGE技术对311份新育成的源于偃麦草的高代渗入系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6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A1位点有Null、2*和1亚基等3个等位变异类型,以优质亚基1和2*为主要类型,占测试材料的71.1%;Glu-B1位点有7、7+8、7+9、6+8、13+16、13+19、14+15、17+18等8个等位变异类型,以17+18为主要类型,其次为7。优质亚基13+16、14+15和17+18的出现频率共计53.4%;Glu-D1位点有2+12、5+10、2+10、2+12、5+12亚基5个等位变异类型,以2+12为主要类型,占53.7%,其次为5+10,占38.9%。同时发现共有32种亚基组合,以"2*、17+18、2+12"的出现频率最高,为13.2%;其次为"1、17+18、5+10",占10.6%。品质得分为8~10分的材料有164份,占52.73%。由此可见,在这些小麦-中间偃麦草高代渗入系中存在丰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可能对小麦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麦 偃麦草 异源渗入系 品质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腐真菌的辐射诱导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菌株为白腐真菌5.132 Fomes Lignosus(Berk)Coke,为进一步提高白腐真菌漆酶活性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采用60Co-γ射线对白腐真菌孢子悬浮液辐射处理,分析原菌株和辐射菌株,以及不同碳源和氮源浓度对漆酶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糊精产酶量最高,漆酶活力达到6.28 U·mL-1,诱变株比对照株漆酶活力提高5.44%。不同氮源条件下,牛肉蛋白胨产酶量最高,漆酶活力达到4.65 U·mL-1,诱变株比对照株漆酶活力提高7.02%;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可溶性淀粉菌丝干重最高,达到0.68 g·L-1,诱变株比对照株提高了21.86%。不同氮源条件下,牛肉蛋白胨菌丝干重最高,达到2.98 g·L-1,诱变株菌丝干重比对照组提高21.06%;同一碳源不同浓度的比较试验中,低浓度碳源提高酶产量,高浓度碳源提高菌丝生长量,同一氮源不同浓度的比较试验中。其结果与碳源试验结果一致;在不同碳源和不同氮源条件下,60Co-γ射线辐射白腐真菌后,漆酶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而菌丝干重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白腐真菌 60Co-γ射线 辐射诱导 漆酶 生物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谷区主栽谷子品种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夏谷区主栽品种中选取9个谷子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对其淀粉的颗粒形态及大小、化学组成、碘蓝值、透光率、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溶解度与膨胀势及凝沉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米淀粉颗粒均为单粒,由0.48~2.25μm与3.50~29.32μm两种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组成,多呈多角形,少数呈卵圆形,具有清晰可见的偏光十字,品种间淀粉颗粒形态差异明显。直链淀粉含量为2.91%~15.80%,碘蓝值为0.601~0.809,透光率为4.4%~22.3%,析水率为0.77%~62.23%,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小米淀粉的糊化特性、溶解度与膨胀势及淀粉糊的凝沉特性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加工目的选择不同的谷子品种。

关键词: 小米 淀粉 粒径 糊化特性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