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鳜鱼和奥利亚罗非血乳酸脱氢酶酶谱的比较

水产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较稳定,酶带分布非常有规律,同源组织的LDH同工酶酶谱通常相似和稳定。鱼类LDH同工酶复杂得多,有三分之二品种中,其LDH同工酶类似哺乳类动物的酶谱;但在其余三分之一种类中,两个亚基随机结合受到限制,出现了不规则酶谱,有的只有2—3条酶带,有的超过5条酶带。即使具有5条酶带的鱼中,其骨骼肌和心肌LDH在电泳酶谱上迁移快慢正好与哺乳类动物相反。此外鱼类C基因产物并不特定在某一组织或器官中,一些鱼的

关键词: 鳜鱼 奥利亚罗非鱼 乳酸脱氢酶 酶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ELISA方法快速检测IHNV—B病毒

水产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诊断病毒性疾病,由于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简便等优点,已在医学和兽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鱼类病毒检测方面,Dixon,P.F.和Hill,B.J.用ELI-SA方法(1983)快速检测传染性胰脏坏死症病毒(IPNV)和(1984)几种鱼类弹状病毒,江育林等(1990)曾报道用此技术快速检测IPN病毒,1990年在我国本溪虹鳟鱼苗中分离出一株弹状病毒,暂称之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中国本溪株(IHNV-B),由于该病毒对虹鳟(rainbow trout)鱼苗危害极为严重,为预防和控制其蔓延,本文报道了应用ELISA方法对感染的鱼苗、鱼卵和细胞培养物中的IHNV-B病毒进行快速检测,可用目测或酶标检测仪来判定结果。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本溪株 检测

高温处理中国对虾受精卵对性比结构的影响

海洋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受精卵,在育种方面主要是进行多倍体诱导,以产生三倍体或四倍体。这在海产动物特别是贝类中,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应用温度刺激来处理受精卵的技术不仅可以改变染色体的倍数,对某些种类动物的性别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蛙类、鳄鱼以及其他动物等。在进行对虾雌性化的研究中,我们应用热冲击(Thermal shock)方法处理中国对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多肽激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展望

水产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工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生物高新技术,它的出现使生命科学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解决医药与健康、食品与资源、农业与环境等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上,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诱人的应用前景。水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人类提供水产品蛋白质的责任,基因工程在水产业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鱼类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按照人们的意愿去进

关键词: 多肽激素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青岛市海洋产业态势与开发战略选择

海洋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海洋产业基本态势 1990年青岛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分别为:海洋渔业1.93×10~8元,港口2.05×10~8元,海洋运输6.47×10~8元,盐及盐化工0.75×10~8元,船舶修造1.28×10~8元,海洋旅游4.77×10~8元,总计17.25×10~8元。

关键词: 海洋 产业态势 发展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对虾投饵量的研究(Ⅰ)

海洋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对虾产量和各种饵料投饵量的关系,采用联列方程求得各种饵料的投饵系数:花生饼及豆饼4.68,配合饵料4.34,虾糠6.00;鲜杂鱼虾10.27,卤虫15.50,蓝蛤27.55;肌蛤28.55,菲律宾蛤35.00,贻贝40.00,其它7.02。

关键词: 对虾养殖 投饵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鲥鱼的驯养与生物学研究Ⅰ.O~+龄幼鱼的生长与食性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CSCD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池塘养殖条件下鲥鱼幼鱼的生长与食性。1)1987—1989年8月至11月幼鱼生长迅速,快于同期珠江天然个体的生长速度;2)体长26.6—94.9mm的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轮虫和浮游植物出现率随个体增大而减少。食物共有18个属种,摄食频度为100%;3)幼鱼的平均饱满指数为75.70‰。各类食物重量百分比的顺序为:桡足类>枝角类>无节幼体>虾类溞状幼体>轮虫>藻类。

关键词: 池塘 驯养 鲥鱼 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钱塘江水利枢纽对鲥鱼繁殖生态及资源的影响及其渔业对策

水产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中发现钱塘江梯级水电站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新安江水库和湖南镇水库的周年库水替换次数分别为 0.6和 1.3,发电站泄出的 10℃冷水,破坏了暖水性鲥鱼生殖下限水温 24.5℃的自然环境。并查明导致钱塘江鲥鱼绝迹的其他因素——流量、流速等变化。本文为阐明建立梯级水电站后,江河生态变化的自然特征和保护有关的自然鱼类资源提供佐证。并认为引入冷水性或广温性鱼类是增殖这类水域鱼类资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利枢纽 鲥鱼 繁殖生态 周年库水替换次数 泄出冷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围养殖的几种—龄鱼生长规律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湖泊网围养殖的7种鱼类作了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探讨及研究,认为一龄鱼种其体长、体重随月龄的增长几呈直线上升。依体长生长直线,将7种鱼归为2类;依体重生长直线,则可将其归为3类.描述体重、体长关系的鱼类生长指数 b 值介于2.8~4.0间.应根据鱼的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 b值计算其丰满度.计算了7种一龄鱼的体长月平均增长指数及体重月平均增重指数,分别为:鲤2.93,275.14;鲫1.92,229.89;鳊1.41,231.05;草2.59,236.53;奥尼2.69,462.94;鲢2.14,145.11;鳙2.33,152.41.

关键词: 生长发育 网围养殖 体长指数 增重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鲀北方室内越冬的初步观察

海洋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用鱼 本次试验用鱼捕自山海关、北戴河两海区,为缩短越冬周期,采捕推迟到1980年10月19日,共采获当年半龄鱼64条,从降低试验经费角度出发,选材规格有意偏小。红鳍东方鲀42条,重约90g,虫纹东方鲀13条,重约180g;假睛东方鲀9条,重110g。所获幼鱼无病无伤,入池后摄食正常。暂养期环境因子见表1。越冬试验在室内进行,在越冬前首先进行了饵料、温度、盐度等方面的多项小试。 表1 暂养期环境因子

关键词: 河鲍鱼 北方越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