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中国明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明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是一种单链、线性DNA病毒。本研究利用DNA末端加尾和嵌套PCR首次完成了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中国分离株(HPV-Pc)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HPV-Pc株(GenBank登录号GU371276)的全基因组由6 085个核苷酸组成,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代表ns1、ns2和cp基因)和2个非编码区。ORF1、ORF2和ORF3分别编码由427、578和82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0.4 kD、68.2 kD和92 kD。分析HPV-Pc基因组结构,发现该基因组没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TR),cp基因编码的CP区有HPV特异的"GAA"正向重复序列,及富含甘氨酸的上游和下游不同位置存在精氯酸残基,可造成蛋白裂解。不同地区、不同对虾HPV基因组有较大差异,HPV-Pc株基因组与其他已知HPV序列同源性在78%~91%之间,差异遍布整个序列中。将HPV-Pc各基因片段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HPV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PV-Pc各基因片段与AY008257(韩国株)同源性最高。与已知HPV代表株的NS2、NS1和CP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也显示,HPV-Pc株与韩国株同源性最高。这些特征表明HPV-Pc属于细小病毒科的一个新分离株。

关键词: 肝胰腺细小病毒(HPV) 中国明对虾 基因组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尼罗罗非鱼鱼体能量密度预测模型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7-8月于养殖群体中随机抽取93尾尼罗罗非鱼作为实验样本,逐尾测定肌肉、肝脏、性腺和肠脂能量密度等相关生化成分,选择与能量密度相关显著的生化成分作为预测因子,分别建立肌肉等组织的能量密度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肌肉和肝脏能量密度与各自粗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经协方差分析后分别建立公共方程为Em=0.196Fm+21.931(r=0.902)和El=0.187Fl+19.697(r=0.914)。肠脂能量密度与其干物质含量相关极显著(P<0.01),建立雌雄公共方程为Ef=0.159Df+23.973(r=0.917)。经统计分析,卵巢和精巢的理想预测因子分别为粗脂肪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分别建立预测方程为Eo=0.118Fo+25.493(r=0.909)和Es=0.268Ds+19.697(r=0.905)。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能量密度 生化成分 预测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干流基于河床地形的深潭浅滩识别方法比较研究

淡水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三种基于河床地形的河流深潭浅滩识别方法(深泓线线性回归法、横截面对称指数法和局部高程差异法)对长江上游干流30 km长河段的深潭和浅滩进行了定量分析识别,并采用5~7倍河宽间距法对这三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识别出的深潭和浅滩总体上较为吻合,少数几个识别结果不一致的位置,可以结合对河床形态的综合分析加以解决。多数情况下,局部高程差异法的识别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但同时使用这三种方法能够加深对研究区域的认识并使识别结果得到确证。在长江上游干流江段,采用局部高程差异法(T=1.0Sd)应是最佳的河流深潭浅滩识别方法。

关键词: 深潭 浅滩 河床地形 长江上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DNA条形码及其分子系统进化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了11种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Cephalopoda)共计9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oxidaseI,COI)基因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19种95条头足类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头足类COI基因存在碱基插入缺失现象,杜氏枪乌贼(Uroteuthis duvauceli)插入缺失位点数多达33个;碱基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66.70%)显著高于G+C(33.30%)含量。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29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7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2024)是种内遗传距离的28.11倍。针对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Uroteuthis edulis,Photololigo edulis)分类和命名的分歧,DNA条形码分类结果显示,该物种与枪乌贼属(Loligo)和尾枪乌贼属(Uroteuthis)的COI基因同源性较低,不支持将其划归到Loligo或Uroteuthis。近爱尔斗蛸属(Pareledone)6个代表物种的种间遗传距离较小(0.0120~0.0385),对于此类变异程度较低的物种,DNA条形码仍可准确区分,但其种间遗传距离的阈值尚待深入探讨。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OI基因在种、属水平的分类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一致性较高,分别为100%、91.67%;科、目水平的一致性略低,分别为80%和66.67%。可见,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头足类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中适用性较高,亦适用于种属水平的系统进化分析,是形态学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

关键词: 头足类 COI基因 DNA条形码 分类鉴定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中国渔业经济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11年是我国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承前启后之年,需要加强对我国渔业发展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性研究。本文从渔业的供求关系、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产业地位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渔业发展具有强农惠农政策、国家食物安全重视、国内外市场多样化需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等有利条件,也必须面对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基础不牢、渔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和渔业基本经营制度不完善等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要确保渔业生态、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生产的安全,构建水产养殖业、增殖渔业、捕捞业、水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五大产业体系,强化渔业设施装备、科技创新与推广、资源环境保护、渔业安全保障、渔政队伍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提高渔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产业化的水平。

关键词: 渔业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渔村社会 “十一五”时期 “十二五”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湿地植物构建的浮床系统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浮床法研究了3种湿地植物野生稻Oryza rufipogon、香根草Vetiverial zizanioids和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构建的浮床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试验水体中均能较好地生长,并能有效降低水体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含量,其中,香根草和风车草的效果较好.水体溶解氧则先降低后迅速回升,并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风车草的增氧效果最好.3种植物对水体中总氮和总磷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野生稻、香根草和风车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最大N去除率分别为71.3%、82.3%和83.7%,最大P去除率分别为74.9%、89.3%和85.6%.综合来看,3种湿地植物中风车草修复能力最强,香根草次之,野生稻最弱.

关键词: 湿地植物 富营养化 修复 浮床 去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澳湾底质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时空分布

海洋湖沼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深澳湾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时空分布、相互作用以及对养殖环境的影响,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该湾底质沉积物中的AVS和SRB进行了为期2a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AVS变化范围为1.142~1250.990μg/g。从时间变化看,夏秋高温季节AVS含量明显高于冬春低温季节,2008年AVS含量明显高于2007年;从空间变化来看,鱼类养殖区>牡蛎养殖区>非养殖区。将深澳湾AVS含量和其他养殖区硫化物含量比较,深澳湾底质沉积物中总体AV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但鱼类养殖区底质沉积物中的AVS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区,而进行藻类和贝类混养的区域其AVS含量也明显低于纯贝类养殖海域。底质中SRB的丰度变化范围为2.81×101~3.60×103cfu/g。底质中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与底质中AVS的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养殖区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要明显大于非养殖区。从AVS和SRB的时空变化来看,深澳湾当前的养殖活动对底质环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AVS SRB 时间空间变化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uperMap IS.NET的渔港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摘要:随着渔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渔港基础地理数据和建设信息数据不断增加,建立现代化的渔港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迫在眉睫。文章介绍了渔港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WebGIS技术,以SuperMap IS.NET为地图功能开发平台,实现了渔港空间量算、地图浏览、数据查询与管理等功能。

关键词: SuperMap IS.NET webGIS Ajax控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强力霉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连接制备强力霉素-牛血清白蛋白(BSA-DC)人工免疫抗原,并用同样方法将强力霉素与载体蛋白OVA连接制备人强力霉素-卵清白蛋白(OVA-DC)人工包被抗原。经紫外扫描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强力霉素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强力霉素与BSA的结合比为3∶1,经动物免疫试验所得抗血清效价为2.048×106,完全能够满足强力霉素残留的ELISA检测要求。

关键词: 强力霉素 人工抗原 抗体 合成 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樟州渔村看我国渔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中国渔业经济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深入基层了解渔区渔业情况,践行我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活动要求,我们来到重点渔区浙江省舟山市樟州村,实地调研渔业发展和渔业管理工作。调研了解到,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渔业安全生产尚存薄弱环节,渔业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执行力需要加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下大力气调结构、转方式,建设现代渔业,同时要控制捕捞强度、养护渔业资源。要努力构建渔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渔业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在于政策设计科学,可操作性强,宣传到位并得到理解支持,要重视执法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 漳州村 渔业经济 安全生产 渔业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