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外源氨基酸的添加对恢复或预防丝状真菌退化的研究

生物学杂志 2017 CSCD

摘要:丝状真菌退化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表现为产孢能力下降或丧失、毒力下降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下降等。退化严重影响了许多丝状真菌的经济性状。现有的丝状真菌复壮方法过于费时费力,通过氨基酸的添加,实现简单经济的恢复或防止丝状真菌的退化。

关键词: 丝状真菌 退化 氨基酸 复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下杂交一代番茄幼苗不同部位对蛭石引发的响应

植物生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引发作为种子播前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逆境条件下种子活力。本文探讨了盐胁迫下杂交一代番茄2个品种(‘大红合作909’和‘粉红合作906’)幼苗不同部位对蛭石引发的响应。利用蛭石在15°C黑暗条件下对2个番茄品种的种子引发处理5 d,引发和未引发的种子分别放入浓度为0、100 mmol·L~(-1) NaCl盐溶液的发芽盒内,(25±1)°C发芽10 d后取根、茎、叶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显示,与未引发种子相比,蛭石引发能显著提高幼苗茎、根干重和鲜重。此外,蛭石引发能显著降低盐胁迫下茎、根中丙二醛含量,提高根、茎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积累较多渗透调节物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且发现叶绿素b(Chlb)比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Car)比叶绿素(a+b)在盐胁迫下稳定。结果表明:蛭石引发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番茄幼苗不同器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光合器官及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能力。

关键词: 番茄幼苗 蛭石引发 光合色素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与机械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为代表的分子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然而,在复杂的食品介质中实现微量致病菌的精确与快速检测,除了PCR体系构建之外,前处理方法也是快速检测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对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离心、膜过滤、磁性分离等)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尤其较为深入地综述了磁性分离在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前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前处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 离心 膜分离 磁性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及诱变效应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草菇原生质体在筛选耐低温突变筛选的诱变效率,建立基于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产量及再生率的响应面模型,优化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体系。本研究以草菇V23为材料,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对参数菌龄、酶的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溶壁酶的浓度为1.71%,酶解温度为31.4℃,菌丝体菌龄为3.42 d,酶解时间为3.21 h,草菇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达到2.57×107个/m L;用1.84%的溶壁酶在31.2℃条件下对菌龄为3.68 d的菌丝体酶解3.38 h,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为14.1%。并利用紫外诱变和化学诱变技术对草菇原生质体进行了耐低温诱变初探,筛选获得5株抗冻能力提高的突变菌株。草菇V23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的优化条件的建立,为提高草菇在遗传转化、基因组重排、基因编辑技术等后续分子遗传学操作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草菇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响应面分析法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库实时监控App构建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针对现有保鲜冷库监测数据封闭、告警信息无法实时通知用户等问题,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对传统冷库进行改造,构建基于移动App的冷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冷库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主要指标的在线监测。结果表明:冷库监控App系统除了能极大地方便用户掌握冷库运行状态,监测数据还能为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 App 冷库监控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多糖及人血清中糖蛋白N-糖链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建立了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CE-LIF)检测中药多糖和人血清糖蛋白中N-糖链的分析方法。利用8-氨基芘-1,3,6-三磺酸钠(APTS)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结合CE分析,可在15 min内同时测定7种中性单糖。该方法应用于中药制剂和药物植物中单糖组成和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8.0%~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实用可靠,适合于监控中药制剂中糖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同时,基于毛细管凝胶电泳方法(CGE)建立了人血清中糖蛋白的N-糖链指纹图谱。利用中性涂层聚乙烯醇(PVA)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增加分离时间,实现了糖链异构体的有效分离。对5μL人血清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共分离得到17个组分。这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生物体系血清蛋白的糖基化变化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 中药多糖 N-糖基化修饰 糖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黄斑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应用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将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该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本文通过多克隆抗体,建立了间接ELISA(ID-ELISA)、免疫捕获PCR(IC-RT-PCR)、Western blot及dot-ELISA的MYSV检测方法,以上各种方法均能特异的检测MYSV。检测结果表明:ID-ELISA方法检测效价大于1∶6 400;Western blot检测灵敏度达到1∶320(W/V,g·mL-1);Dot-ELISA检测灵敏度达到1∶80(W/V,g·mL-1),且用牙签等非实验室工具便能检测该病毒,能高效地应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MYSV 抗血清 免疫捕获PCR western blot 斑点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子蔓属已知品种库的建立与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建立果子蔓已知品种数据库,了解国内市场上果子蔓品种的现状,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指导,同时探讨已知品种数据库在新品种DUS测试中的应用。先后共收集了57个果子蔓品种,构建了这57个果子蔓已知品种数据库,分析38个DUS测试性状的变异系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对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子蔓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21%,平均变异系数为11%,表明果子蔓品种间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基础较狭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数量性状间均显著正相关。已知品种库的建立可为DUS测试提供支撑。

关键词: 果子蔓 已知品种 变异系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球茎甘蓝新品种'沪苤1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沪苤1号'是由萝卜质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3-390和自交系苤蓝13-289组配而成的球茎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采收为75 d,生长势强,平均株高51 cm,开展度60 cm;平均叶片数14张,最大叶长42 cm,叶宽20 cm,叶柄长12 cm;球茎扁圆,球色鲜绿,球面光滑,球横径14 cm,球高11 cm,单球重1.2 kg;球茎总糖含量较高,肉质脆甜,食用品质优良。较抗黑腐病,每667 m~2平均产量3 930.83 kg,较对照品种'科润花冠'增产10.58%。

关键词: 球茎甘蓝 雄性不育系 农艺性状 新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抑菌型地衣芽孢杆菌的快速分离与鉴定及其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离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材料。[方法]通过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体外测定分离菌株发酵上清液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到6株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分离菌株BB11的抑菌活性最强,对沙门氏菌C782和大肠杆菌K_(12)D_(31)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5.34和6.26 mm。染色镜检BB11菌为带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理化特性与芽孢杆菌相符。BB11菌的16S rRNA序列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CRC 15413序列的相似度在99%以上,gyr B基因序列与B.licheniformis BCRC 12826序列的相似度达到100%。BB11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具有多重耐药的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987P和沙门氏菌C782均表现出较好的抑杀作用。[结论]分离到的地衣芽孢杆菌BB11具有用于开发多功能微生态制剂的潜能。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双重筛选 耐药致病菌 gyrB基因 16S r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