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水稻OsGPDH1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核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水稻甘油-3-磷酸脱氢酶基因在水稻抗逆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从水稻品种日本晴中克隆了1个编码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基因,命名为OsGPDH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酶具有NAD(P)+结合域和脱氢酶域,且这2个结构域在植物中高度保守。构建过表达OsGPDH1基因载体转化水稻得到转基因植株,RT-qPCR分析表明,OsGPDH1基因在水稻孕穗期的叶、幼穗、茎、节、叶鞘中均有表达,说明该基因参与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OsGPDH1基因也受到PEG6000、高盐、双氧水等逆境和甲基茉莉酸(mJA)、水杨酸(SA)等激素诱导表达,且诱导12h后,OsGPDH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但对脱落酸(ABA)不敏感。盐胁迫下的发芽试验表明,过表达转基因水稻的发芽率高于野生型,说明OsGPDH1基因表达量的提高可增强转基因植株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对过表达OsGPDH1的转基因水稻进行苗期20%PEG6000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水稻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OsGPDH1基因过表达可提高水稻苗期抗旱能力。本研究初步证明了OsGPDH1水稻抗盐胁迫和渗透胁迫的重要作用,为培育抗性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关键词: 水稻 OsGPDH1 干旱胁迫 盐处理 萌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水提物对桑黄液态深层发酵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为研究两种桑树原料(桑树粉和桑树枝)水提物对桑黄液态深层发酵的影响,对平板培养基桑黄菌丝体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得出桑树粉可作为生长因子;通过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试验,探究桑树粉或桑树枝对桑黄液态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3%桑树粉及2%桑树枝对桑黄菌丝体在种子培养基中的生长具有促进效果,且该条件下的菌丝体干重达到最大,分别为7.75 g/L和5.16 g/L,较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33.43%和55.42%。发酵培养基中,3%桑树粉促进桑黄菌丝体生长作用最显著,最大生物量达到17.15 g/L,较空白提高了16.43%,而桑树枝对桑黄菌丝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该两种桑树水提物对桑黄液态深层发酵的研究,能为桑黄液体发酵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桑树水提物 桑黄 液态深层发酵 等离子体光谱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膜蛋白补充对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

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蛋膜蛋白提取物(Esm)补充对一次性下坡跑运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4只,随机分为普通鼠料对照组(CON)和Esm实验组。Esm实验组每天灌胃补充Esm 200 mg/(kg bw);对照组补充等量的酪蛋白,2w后进行一次性下坡跑运动。运动后空腹12h取材,检测血清乳酸、尿素、丙二醛等指标,肌肉组织检测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一次力竭性运动后,Esm组大鼠血清乳酸、尿素和丙二醛(MD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m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尽管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Esm补充显著降低了骨骼肌组织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2w的Esm补充显著降低了运动后骨骼肌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P<0.05);且比目鱼肌组织中TNF-α表达显著高于股四头肌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 Esm对运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促进机体自由基清除和调节骨骼肌TNF-α的表达有关,从而加快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关键词: 蛋膜蛋白 运动损伤 骨骼肌 葡萄糖醛酸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氧化-苦草深度处理对猪场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臭氧氧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深度处理猪场尾水,测定了不同浓度臭氧氧化处理有机物含量和组分的变化,并考察了臭氧氧化-苦草处理去除有机物的效果。结果表明,10(AO1)、30(AO2)和50 mg·L-1(AO3)3个臭氧投加浓度处理分别使UV254降低15.6%、17.6%和29.4%,UV436降低12.2%、7.6%和22.0%,使DOC/UV254比值增加13.9%、16.7%和39.4%;臭氧氧化-苦草处理使DOC含量、UV254和UV436分别降低8.5%~17.6%、16.2%~35.3%和12.9%~21.8%,使DOC/UV254比值增加10.3%~35.6%。臭氧氧化可使猪场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形态发生转化,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以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关键词: 臭氧氧化 深度处理 猪场处理尾水 苦草 有机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农产品加工的瓶颈问题与发展思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立足我国和上海市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利用对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微观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从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融合与带动两个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顶层制度设计和发展路径优化两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市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思路。研究发现: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地产农产品缺乏、用工成本提高、生产研发资金不足、政府扶持政策作用有限、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难、促进三产融合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上海市应该在明确发展农产品加工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概念界定、目标与方向的前提下,从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管体系以及企业管理体系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瓶颈问题 发展思路 城市化 上海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炭对老桃园再植障碍的土壤调理机制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通过露天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生物质炭对老桃园再植障碍的调理机制。结果表明:添加1%、2%和5%生物炭处理对老桃园新栽桃苗的生长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群落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添加1%生物质炭处理的效果最佳。添加1%生物质炭处理的桃苗枝干数增加2个,叶绿素SPAD值增加3.5,光合速率增加10.2μmol·m~(-2)·s~(-1),蒸腾速率增加2.2 g·m~(-2)·h~(-1),土壤含水率增加57%,土壤速效钾增加15%,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个数量级、2个数量级和2个数量级。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老桃园 再植障碍 土壤调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重测序和集团分离分析鉴定水稻中胚轴延长相关染色体区域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水稻幼苗的中胚轴延长特性是影响旱直播出苗和早期幼苗活力的重要性状。水稻品种‘扎西马’与‘旱恢3号’杂交产生F_(2:3)家系群体,黑暗条件发芽幼苗的中胚轴长度呈连续分布,存在双向超亲。从具有极端表型的家系中各选1-2株中胚轴最长或最短的幼苗移植大田,分别提取DNA样品,各70个个体DNA等量混合构成2个混合DNA池。采用二代测序平台对混合DNA池进行约70×深度的全基因组重测序,集团分离分析检测到水稻第1、3、6、7、8、9、11、12染色体上18个染色体区域。根据亲本间以及长中胚轴品种光照处理的差异表达模式,推测LOC_OsO1g08220和LOC_Os08g15296等2个呈负调控模式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中胚轴延长 集团分离分析 数量性状基因座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绿色生产的作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传统水稻生产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通过梳理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近几年多年多点示范数据,指出节水抗旱稻在高产稻田种植可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和化肥及农药施用,降低面源污染;在中低产田表现高产稳产。近几年,节水抗旱稻在"玉米改稻"和"棉改稻"上的成功应用,也为当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向。推进节水抗旱稻的选育和开发,将有利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建立标准的审定体系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是节水抗旱稻今后发展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绿色生产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9技术在作物基因功能研究和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Cas是一种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获得性免疫防御系统,目前已发现的CRISPR/Cas系统包括Ⅰ、Ⅱ和Ⅲ型,其中Ⅱ型系统的组成较简单,由其改造成的CRISPR/Cas9技术已成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广泛地应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基因功能和遗传改良研究。本研究主要介绍了CRISPR/Cas9的组成和原理,及其在作物基因功能研究和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其进一步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 基因功能 突变 作物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对水稻生物钟基因和干旱胁迫响应基因每日节律性变化的影响

遗传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源生物钟的节律运动不仅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在调控植物响应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水稻(Oryza sativa L.)干旱胁迫响应基因和生物钟基因在干旱条件下每日表达变化情况,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旱稻品种IRAT109在干旱胁迫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早晨生物钟基因OsPRRs、OsLHY和OsZTL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振幅减弱;同时导致夜晚生物钟基因OsTOC1、OsGI和OsELF3整体表达量升高,振幅增强,但对OsFKF1基因影响不大。同样,大部分水稻干旱胁迫响应基因在干旱胁迫后整体表达量显著升高,但OsDST基因表达量下降;同时大部分抗逆基因周期性表达被扰乱,但OsCIPK12、OsCDPK7和OsDREB1A依然保持24 h内震荡。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影响生物钟元件的基因表达,这种互相影响改变了部分基因每日的震荡变化。

关键词: 干旱 水稻 生物钟基因 胁迫响应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