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ARTP诱变猴头菌株的发酵菌丝体多糖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甜甜 1 ; 吴迪 2 ; 张赫男 2 ; 汪雯翰 2 ; 刘艳芳 2 ; 李巧珍 2 ; 杨焱 3 ;

作者机构: 1.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猴头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胞内多糖;理化性质;生物活性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794-8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的3株高产多糖猴头菌和出发菌株的多糖组分差异,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的菌丝体经水提、分级醇沉获得8个胞内多糖组分,对它们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ARTP诱变菌株414、321、236菌丝体多糖含量较出发菌株有较明显提升;ARTP诱变的猴头菌20%醇沉多糖组分较出发菌株分子量大,所占比例增加;诱变菌株60%醇沉多糖组分的分子量略大于出发菌株,所占比例相近。20%醇沉多糖主要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构成,诱变菌株该多糖组分中葡萄糖和甘露糖的比例较出发菌株均有明显提升,60%醇沉多糖组分单糖组成无明显差异;8个多糖组分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其中20%醇沉多糖的活性优于60%醇沉多糖,诱变菌株的生物活性优于出发菌株。本研究探讨了ARTP诱变对猴头菌胞内多糖结构及活性的影响,为猴头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

  • 相关文献

[1]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研究. 杨珊,杨焱,李巧珍,吴迪,杨瑞恒,汪文翰,张赫男. 2019

[2]杂交选育的优良猴头菌株发酵菌丝体多糖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活性. 宋甜甜,张赫男,吴迪,李巧珍,刘艳芳,周帅,汪雯翰,杨焱. 2019

[3]猴头菌小分子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尚晓冬,王国艳,潘伟,孙蓉,蔡艳华,谭琦,赵国屏. 2012

[4]猴头菌子实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提取物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张劲松,唐庆九. 2006

[5]猴头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变化. 杨焱,李巧珍,吴迪,周帅,唐传红,刘艳芳. 2013

[6]猴头菌多糖脱色前后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蒋俊,杨焱,乔彦茹,周帅,刘艳芳,张劲松,冯志勇. 2014

[7]桑黄多糖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李婷婷,杨焱,刘艳芳,鲍大鹏. 2013

[8]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多糖灵芝新菌株. 李塬,张赫男,谭贻,刘艳芳,冯杰,张越野,唐传红,张劲松. 2021

[9]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固氮酶活褐球固氮菌. 段赛菲,黄艳娜,王金斌,束仕元,周茂超,唐雪明. 2021

[10]ARTP诱变筛选草菇优良菌株及RAPD分析. 何建华,蒋玮,吕贝贝,李鹏,武国干,王金斌,祝子坪,吴潇,唐雪明. 2014

[11]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多糖黑木耳菌株. 李庆伟,李文,周益帆,杨焱,王金斌,孔祥辉. 2023

[12]液体发酵黑木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保湿性研究. 范秀芝,殷朝敏,姚芬,史德芳,高虹. 2018

[1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灵芝液态发酵培养基. 郭嘉,刘艳芳,唐传红,冯杰,张劲松. 2023

[14]灵芝液态发酵胞内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郭嘉,冯杰,谭贻,唐传红,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22

[15]深层发酵用高产灵芝胞内多糖菌株的筛选. 李娜,唐传红,刘艳芳,周帅,谭贻,王金艳,冯杰,张劲松. 2021

[16]灵芝胞内多糖高产菌株G7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余素萍,张劲松,杨焱,贾薇,潘迎捷. 2004

[17]基于通气量调控的灵芝菌丝体胞内多糖发酵工艺优化. 吴迪,袁峰,王国瑞,周帅,杨焱,冯娜,唐庆九,刘艳芳,朱增亮,徐国华,唐传红,刘方,张劲松,冯杰. 2019

[18]灵芝液体深层发酵高产胞内多糖菌株的筛选及其动力学研究. 王国瑞,冯杰,冯娜,唐传红,张劲松. 2016

[19]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白韵琴,张劲松. 2004

[20]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收率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白韵琴,张劲松,贾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