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人工柠条灌木林营造对退化沙地改良效果的评价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干旱风沙区,以营造林的方式开展防沙治沙是目前进行生态建设和防治土地退化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此选用显示土地退化与否的标志性指标——土壤结构、水分、养分、植被等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在干旱风沙区退化沙地营造人工柠条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宁夏盐池干旱风沙区,营造适宜密度的人工柠条林(1 665丛/hm2、2 490丛/hm2),可增大植被盖度,全面改善退化沙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状况及植被群落的稳定性。

关键词: 人工柠条灌木林 退化沙地 改良效果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柠条资源利用现状及其饲料开发潜力调查——以盐池县为例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对以宁夏盐池县为代表的柠条资源分布、利用状况、存在问题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03年,全区柠条资源存林面积已达43.672 4万h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8.431%。其中天然林为2.590 5万hm2,人工存林面积累计已达41.081 9万hm2,是全区柠条总面积的94.068%,具有面积大、分布广、幼林化、生物贮量多等特点。主要存在有开发与利用程度低下、资源老化程度严重和过度放牧等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柠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对策。

关键词: 柠条资源 饲料开发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负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昆虫知识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室内饲养观察结果估测,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ctataGebler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期(7.8±2.2)℃,若虫期(7.6±2.1)℃,预蛹期(8.1±0.9)℃,蛹期(9.3±3.0)℃,产卵前期(8.2±3.2)℃;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88.4日·度,若虫期138.3日·度,预蛹期71.3日·度,蛹期65.9日·度,产卵前期126.8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7±1.9)℃,有效积温为526.8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枸杞负泥虫在宁夏地区年发生理论代数为3.81(代),与实际观察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枸杞负泥虫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89A等6个不育系和94FR 30等6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数量性状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对粳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粳稻谷粒的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等性状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控制;显性方差比率(VD/Vp)约为加性方差比率(VA/Vp)的2倍,宽厚比和千粒重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在谷粒性状F1代的超亲优势(Hpb)预测中,各性状都有正向超亲优势的群体出现。

关键词: 粳稻 谷粒性状 遗传效应 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超亲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促生菌浸种对高寒地区燕麦生长及固氮的效应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将燕麦Avena sativa种子用植物生长促生菌(PGPR)悬浮液浸泡处理后播种于栽培盆中,观测其对燕麦生长、产量及与产量形成有关的株高、根长、绿叶数、干质量等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浸种后植物的固氮效率。结果表明:植物生长促生菌浸种能促进燕麦株高和根系生长,增加燕麦的叶片数,提高燕麦生物产量和固氮效率。在10个菌剂中,W6增加干质量和叶片数最明显;O3,T1,W6和W5促进株高效果较好;W6和M处理对促进根系的生长效果最好。

关键词: 促生菌 固氮 燕麦 浸种 高寒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互作效应对甘草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红寺堡扬黄新灌区沙地土壤上,氮、磷、钾对甘草酸含量影响大小为施氮(正效应)大于施磷(负效应)和施钾(正效应);因子互作效应对甘草酸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氮磷互作效应(正效应)>磷钾互作效应(负效应)>氮钾互作效应(正效应),其中氮钾的交互效应相对较小;宁夏红寺堡扬黄新灌区沙地土壤人工栽培甘草酸含量≥2.0%以上的农艺措施为施纯N 129.3~151.7 kg/hm2,施纯P2O556.7~83.9 kg/hm2,施纯K2O 95.0~111.8 kg/hm2。

关键词: 甘草 种植 甘草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分类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同一试验园中,于葡萄霜霉病盛发期(7~9月份),对16个不同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种可划分为4类。在谱系图上,抗病性相同的品种大致划分在同一个类中,其中第1类为抗性稍强品种,有白比诺、灰比诺和赛美蓉,病指范围为9.31~17.27;第2类为抗性中等品种,由白长相思和神索等8个品种组成,病指在23.87~36.47;第3类是稍感病品种,包括赤霞珠等4个品种,病指在41.74~52.13;第4类是感病品种,只有品丽珠1个,病指高达64.90。

关键词: 酿酒葡萄 霜霉病 抗病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89 A等6个不育系与94 FR 30等6个恢复系配制(6×6)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对杂交粳稻的碾磨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糙米率主要受加性效应作用;精米率主要受显性效应作用,同时也受母体植株的影响,整精米率主要受母体显性效应作用。细胞质遗传效应对糙米率及精米率性状的影响也达极显著水平。亲本遗传效应预测值中,没有测到对提高整精米率有正向作用的亲本。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碾磨品质 遗传方差 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枸杞嫩枝扦插微繁试验初报

中药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枸杞嫩枝扦插繁殖,将插条剪成1节1叶、2节2叶、3节2叶的小段,速蘸枸杞生根剂后扦插于沙床,成活率分别达82.75%、97.05%和97.37%。短插条较节省繁殖材料,而长插条的幼苗初期生长较健壮,可在繁殖材料充裕时采用。

关键词: 枸杞 嫩枝扦插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处理对柠条养分的影响及其在瘤胃内的降解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用3头瘘管羊,以尼龙袋法(in situ)测定黄贮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氨化柠条、生化处理柠条等在瘤胃发酵6,12,24,36,48和72 h后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降解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柠条CP含量都上升(P<0.05),其中氨化柠条粗蛋白上升最高,NDF、ADF和ADL含量却都有所下降;柠条以尼龙袋法在瘤胃内降解48 h后,氨化处理柠条各营养物质降解效果都表现出最好,CP降解率为56.62%,NDF降解率为47.03%,ADF降解率为37.08%,NDL降解率为35.58%,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瘤胃降解率 柠条 尼龙袋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