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时期喷施二氢卟吩铁和调环酸钙对水稻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时期喷施二氢卟吩铁和调环酸钙对水稻倒伏及产量的影响。以泗稻16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水稻拔节期和始穗期喷施不同浓度二氢卟吩铁和调环酸钙,以清水为对照(CK),共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茎秆形态特征、抗折力、光合能力、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拔节期喷施45 mg/L 0.02%二氢卟吩铁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增加了13.9%和71.0%,也能相对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即增强其叶片抗氧化及光合生产能力,故实现增产14.5%;同时显著降低了水稻倒5节节长及株高,分别降低了13.9%和3.5%,而茎秆抗折力增加了15.4%。在始穗期喷施67.5 mg/L 0.02%二氢卟吩铁及15 mg/L调环酸钙提高了CAT活性,显著增加了喷施后6 d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实现增产16.9%和14.8%;同时增加水稻基部节粗,抗折力分别增加了18.8%和35.1%。因此推荐在拔节期喷施45 mg/L 0.02%二氢卟吩铁,始穗期喷施67.5 mg/L 0.02%二氢卟吩铁及15 mg/L调环酸钙实现水稻抗倒增产。


微酸性电解水对采后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采后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首先进行了微酸性电解水浓度的筛选,将西兰花切成均等的小花球,随机分成五组,以自来水浸泡15 min后晾干作为对照,以25、50、75和85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浸泡15 min后晾干作为不同处理组,置于15±1℃贮藏4 d,依据不同浓度微酸性电解水对采后西兰花外观品质、总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的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其它浓度的SAEW处理相比,50 mg/L SAEW可更好地维持采后西兰花的外观品质及总叶绿素含量,并抑制其MDA含量的积累。进一步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 mg/L SAEW可有效维持采后西兰花的感官品质,抑制其菌落总数的升高,延缓其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总硫苷和萝卜硫素含量的下降,并可有效抑制组织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这些结果表明50 mg/L SAEW可作为一种维持采后西兰花贮藏品质、延缓其衰老进程的有效处理方法。


早熟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通玉1701特征特性及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3
摘要:通玉170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自交系"SSG-1"为母本、"DK516"为父本配制杂交玉米新组合,通过2017-2018年国家东南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19年生产试验,202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玉1701,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10682.该品种丰产性好,2017-2018年在国家东南普通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584.60 kg/667 m2,比对照苏玉29增产5.94%,全生育期101 d,株高254 cm,穗位高96.4 cm,倒伏率2.5%,倒折率1.1%,穗长18.6 cm,穗行数14~16行,秃尖长0.9 cm,百粒质量30.4 g,抗逆性好,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本文详细介绍了通玉1701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产量抗性表现、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适宜种植的区域及其推广应用前景.


1982-2023年农民培育政策演进历程
《现代农业研究 》 202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培育政策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体现出农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农民培育政策分为扫除文盲提升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职业化培育探索、职业化培育四个阶段进行梳理和系统分析.


二氢卟吩铁拌种和喷雾对花生生长与增产效应研究
《农学学报 》 2023
摘要:为探讨二氢卟吩铁拌种和喷雾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使用剂量.采用不同浓度二氢卟吩铁对花生拌种及在不同生长期喷雾2种方式处理.结果表明,二氢卟吩铁种子拌种和喷雾均能促进花生生长、分枝,增加单株的角果数,提高果仁重,分别增加花生产量12.38%~14.29%和33.33%~55.87%.从经济角度考虑,拌种适宜用量为每千克花生0.02%二氢卟吩铁SP 0.20~1.00 g,喷雾适宜使用浓度0.02%二氢卟吩铁可溶性粉剂1000~5000倍.


不同轮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 2023
摘要:轮作是缓解连作障碍和粮油争地矛盾的重要栽培方式,对扩大花生生产面积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的轮作方式,连续4年观测了花生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土壤肥力等指标,发现采用轮作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花生连年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连作春花生第4年有18.13%的干物质量和15.56%的产量衰退,但轮作处理中花生农艺、产量性状基本稳定;土壤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在轮作处理中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虽然春花生生育期较长、在活动积温上更具优势,但轮作模式能获得更为稳定、可持续的产量。


植物乳植杆菌YZH81胞外多糖基因簇的功能鉴定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植物乳植杆菌胞外多糖(EPS)的合成机制,本文选取一株具有较高EPS产量的植物乳植杆菌YZH81开展其EPS合成基因簇(cps)的研究.经全基因组测序、比对和分析,结果确定了YZH81菌株基因组含有两个cps基因簇,其中一个cps基因簇(cps1)的结构与功能尚未鉴定,而另一个cps基因簇(cps2)与其他已报道的植物乳植杆菌同源性很高.本研究实验敲除了cps1基因簇,与野生型YZH81菌株相比,YZH81?cps1菌株的EPS产量降低了 52.28%,自聚集能力加速,粘附性降低,且清除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能力下降了 32.42%.该结果说明YZH81菌株的cps1基因簇与EPS合成相关,也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EPS生物合成机制建立有利条件.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胞外多糖(EPS) 荚膜多糖簇(cps cluster) 粘附性 益生菌


传统中药在人类呼吸道传染病中的应用对猪支原体肺炎防治的启示
《中兽医学杂志 》 2023
摘要:传统中药一直在我国各种疾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面对一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时,相关机构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积极推动中药应用,并充分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猪支原体肺炎是猪常见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它的诸多症状与人类呼吸道传染病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总结人类呼吸道传染病和猪支原体肺炎的相似性以及中药在人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应用,分析目前抗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控措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对防治猪支原体肺炎的启示,为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