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超声波酶解法提取鼠尾藻多糖

渔业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声波及纤维素酶解法提取鼠尾藻多糖,探讨了功率、酶量、温度、时间对鼠尾藻多糖制备的影响,运用单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得出4种因素对鼠尾藻多糖提取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时间、温度、超声波功率、酶量,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W、酶量3%、温度50℃、时间15min;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添加纤维素酶比对照组提取率提高37.03%。

关键词: 鼠尾藻 多糖 超声波 纤维素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与耐高温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海洋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技术分析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耐高温相关特性,为耐高温大菱鲆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合适的分子标记。将大菱鲆经过高温实验处理,区分为耐高温组与高温敏感组,用于实验分析。采用Salah.M法抽提大菱鲆肌肉组织的DNA,根据已知的30个大菱鲆微卫星位点的侧翼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微卫星引物PCR(SSR-PCR)扩增。对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个体统计,最后进行微卫星位点与耐高温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个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有3个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存在正相关性,其中位点Sma-USC27 286 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耐高温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383(P<0.01),其余2个位点为一般显著性相关。微卫星位点Sma-USC27所扩增出的差异等位基因片段可作为分子标记指导耐高温大菱鲆的辅助育种。

关键词: 大菱鲆 微卫星标记 耐高温性状 分群分离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LA-OmpK微球疫苗的部分特征及其对鲫鱼的口服免疫效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1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DL-polylactide-co-polyethylene glycol,PELA)包裹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Vh)重组外膜蛋白OmpK制备的微球疫苗的部分特性及其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口服免疫效果。方法用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PELA,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包裹OmpK,制备微球疫苗,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计算蛋白包裹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在4℃保存不同时间的形貌。取鲫鱼随机分为3组:微球疫苗组、OmpK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采用疫苗或蛋白拌饲投喂方式口服免疫,投喂3 d,间隔7 d,再投喂3 d加强免疫;对照组投喂不含疫苗的饲料。加强免疫4周和8周后,经腹腔注射20 LD50的Vh EcGS020802株攻击,记录各组鱼死亡数,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制备的PELA-OmpK微球疫苗中OmpK蛋白的包裹率达78%。微球粒径小于12μm,且90%微球的粒径小于5μm。4℃保存10 d微球表面光滑、圆整;保存30 d PELA微球降解,粒径较大的微球表面出现空洞;保存60 d可见大量碎片,微球表面毛糙松散,出现多个空洞。微球疫苗加强免疫鲫鱼4周和8周后,对活菌攻击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0%和48%,而口服OmpK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鱼全部死亡。结论用PELA包裹裸疫苗制备成微球疫苗,对抗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PELA用作鱼类口服疫苗的投递载体是可行的。

关键词: 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 微球疫苗 口服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分子标记指导镜鲤群体选育

水产学杂志 2011

摘要:本文用26个扩增效果好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养殖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指导其群体选育。本研究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08~400 bp,平均等位基因数(A)5.884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2.862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0.5063,平均期望杂合度(He)0.56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5292,表明该繁育群体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用χ2检验和遗传偏离指数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群体处于平衡状态,但在多个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严重,显示出人工选择的痕迹。用PHYLIP3.6软件绘制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依据亲本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以避免近亲交配为原则,建立最佳亲本配组体系,繁育获得2个选育群体,以常规群体繁育子代群体作为对照组,对子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数量性状分析显示,选育群体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5414~0.5449之间,其生长速度较对照群体快14.81%~63.71%。连续2年的生长实验证实,微卫星标记指导群体选育技术在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避免近交衰退,快速建立优良种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微卫星 镜鲤 群体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l Nio/La Nia影响下北部湾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

南方水产科学 2011

摘要:以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分析El Nio/La Nia期间北部湾四季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并对其与气候及海洋水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出现浮游桡足类122种,其中32种周年出现,以春(82种)、夏(84种)较多,秋(52种)、冬(67种)较少;四季共出现优势桡足类13种,以广温广盐类型占主导,除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外,其余12种为季节性优势种;冬、夏两季受El Nio影响较大,优势种以中型桡足类为主;秋、春季大型桡足类优势地位较高,受La Nia影响明显;北部湾浮游桡足类多样性较高。分析表明,夏季北部湾水温和盐度对浮游桡足类群落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在其他季节,这种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El Nio La Nia 桡足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北部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rcSDE MapGuide的太湖渔业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CSCD

摘要:收集与太湖渔业资源相关的空间数据,并存储于由ArcSDE和SQL SERVER建立并配置的空间数据库中,利用MapGuide实现太湖渔业资源空间数据网络共享,太湖渔业资源信息系统具有电子地图浏览、图层管理及空间数据查询和分析等功能.该系统的成功开发,可以扩大太湖渔业资源的辐射面,为渔业规划的制定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关键词: ArcSDE MapGuide 太湖 渔业 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建立与模块开发

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1990—2003年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历史环境数据,应用环境因子叠加方法,构建了西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用于金枪鱼渔场预报。分析得出各月适宜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范围和历史高产区空间位置;导入实时海表温度、叶绿素-a等遥感栅格数据,分别提取适宜海表温度、适宜叶绿素-a浓度和历史高产区的空间栅格数据集,最后在空间上对3种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并取交集。交集所指空间区域即为大眼金枪鱼潜在渔场位置。通过精度检验,表明该模型渔场预报精度为60.5%。并以VC++6.0工具为开发平台,对此模型进行了设计开发,实现了模块预报西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

关键词: 空间叠加 渔场预报 大眼金枪鱼 西北印度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缅甸渔业现状

现代渔业信息 201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缅甸海洋渔业、内陆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及渔业贸易、渔业法规和渔业管理政策等,仅供国内有关水产单位参考。

关键词: 缅甸 渔业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酶解多肽的抑菌活性

渔业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复合酶酶解南极磷虾,对酶解多肽进行多肽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南极磷虾酶解多肽及各分级级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微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和副溶血弧菌6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法所得的南极磷虾酶解多肽的含量达81.44%,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254~10 000;酶解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分级级分Ⅲ(1.0×103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多肽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参染色体制备的初步研究

海洋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取材容易、结果稳定可靠的刺参染色体制备方法,分别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胚胎和成体为材料对刺参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原肠后期胚胎为材料采用常规的热滴片法,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最高,获得分裂相效果最好;以成体呼吸树、成体肠组织为材料时,也能获得中期分裂相染色体,但存在着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低、染色体易丢失等问题;向刺参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能有效促进刺参的有丝分裂;缩短低渗处理的时间,同时用甲醇进行第一次固定后再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可有效避免刺参染色体的丢失;实验得出刺参的染色体数目为2n=46条。为刺参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如基因定位、染色体原位杂交等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染色体制备 原肠后期 呼吸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