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黔中黄壤坡耕地氮磷流失长期定位监测基地为平台,于2008—2012年连续5 a进行观测,研究玉米-油菜种植模式下,6种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地表径流、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黄壤坡耕地产流系数为15.1%~20.1%,平均18.1%;氮肥流失系数为0.81%~1.34%,平均0.99%;径流氮输出以颗粒态氮所占TN比例46.9%最高,可溶性总氮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TN流失的31.1%。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等高植物篱的耕作管理措施截流效果、氮输出控制效果最佳,产流量较CK减少25%;氮肥流失系数最小,为0.81%;TN平均输出总量最小,为4.63kg·hm-2。顺坡常规耕作条件下,优化施肥与常规施肥径流量相当,TN输出量减少23.2%;优化施肥条件下,横坡垄作较顺坡常规耕作径流量减少6.7%,TN输出量减少7.3%;优化施肥+横坡垄作条件下,秸秆覆盖较无秸秆覆盖径流量减少4.8%,TN输出量减少3.4%;秸秆覆盖+等高植物篱较秸秆覆盖径流量减少11.6%,TN输出量减少6.8%。横坡垄作、优化施肥、秸秆覆盖、等高植物篱是控制黄壤坡耕地地表径流、径流中氮输出的有效措施。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茶8号是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春季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较多,产量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紧细带芽,汤色浅绿,香气高有花香,滋味甘醇,叶底嫩绿明亮,抗性强。适合在贵州、湖北武汉、广东英德、广西桂林及相似地区栽培种植。


火龙果类锌指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锌指蛋白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火龙果抗逆cDNA芯片中的一个EST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克隆火龙果类锌指蛋白基因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片段长334bp,编码1中含有109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命名为HuZF.该基因序列与其它植物锌指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70%以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锌指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60%以上.RT-PCR分析表明,高盐和干旱胁迫下,火龙果茎中HuZF的表达增强,低温胁迫时,HuZF的表达先减弱后增强,初步推测该基因的表达与火龙果低温、高盐、干旱等逆境胁迫响应相关.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三种豆科牧草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晴天条件下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白三叶、红三叶和紫花苜蓿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0.01μmolCO2/m2·s、8.48μmolCO2/m2·s、8.07μmolCO2/m2·s,白三叶日均净光合速率高于后两者,同时白三叶日均蒸腾速率又低于红三叶和紫花苜蓿。相对而言,白三叶属于高光合、低蒸腾型,红三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中等,紫花苜蓿则属于低光合、高蒸腾型,白三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红三叶和紫花苜蓿。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角度综合考虑,白三叶与红三叶、紫花苜蓿相比更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殊生境条件。


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PCR扩增获得PRV gE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gE,作为阳性标准品。对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猪PR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研制诊断试剂盒。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只出现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对猪圆环病毒(PCV-2)、猪细小病毒(PPV)、PRV(gE基因缺失株)、猪源E.coli、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均无阳性信号扩增,且重复性好,灵敏度可达2.3×101拷贝/μL。结果表明,研制的PRV野毒株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适于伪狂犬病毒临床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野毒株 gE基因 荧光定量PCR 诊断试剂盒


黑麦草新品种引种观察试验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品种对稻田轮作黑麦草产量的影响,引进6个黑麦草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出苗速度基本一致,但分蘖期有所差异,长江2号和特高分蘖较早,泰德、钻石T、奇瑞思和海湾分蘖晚3 d,以后各生育期没有差异;产草量以长江2号最高,为72 536.25 kg/hm2,其次是钻石T,为71 785.88 kg/hm2,海湾最低,只有59 029.50 kg/hm2;6个品种茎叶比差异较大,海湾和泰德茎叶比都达2以上,特高和长江2号茎叶比分别为1.79和1.77,说明产量潜力大,品质较好;泰德、钻石T和奇瑞思3个品种的平均分蘖数都达8个以上,特高和长江2号平均只有7.7和7.4个,海湾平均最低,只有6.9个。生产中可优先选用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和钻石T多花黑麦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和土壤中的氟磺隆
《农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玉米和土壤中氟磺隆残留的液质串联快速分析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氟磺隆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以碎片离子对418.2/252.1定性、离子对418.2/139.1进行外标法定量。[结果]仪器在0.005~1.0 m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在0.005~0.5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氟磺隆在玉米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8%~103.9%,变异系数为2.8%~7.5%。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31~0.034μg/kg,定量限(LOQ)为5μg/kg。[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满足国内外法规的要求,可用于玉米和土壤样品中氟磺隆的农药残留确证检测。
关键词: 氟磺隆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分散固相萃取 玉米 土壤


贵州南部地区鸭茅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1年进行了贵州南部地区鸭茅种子生产的高产品种选择、不同生育期施氮量以及不同种植行距对鸭茅种子产量的影响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黔草4号鸭茅新品种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种子粒数、结实率等种子产量构成因素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可用于替代国外引进品种作为贵州鸭茅生产的当家品种大量繁种推广应用,以黔草4号鸭茅为供试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和行距对种子产量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生育期不同施氮量处理的种子产量差异极显著,分蘖期或孕穗期追施氮肥225 kg/hm2可获得鸭茅种子694.5~723 kg/hm2的高产水平,在贵州南部鸭茅种子生产中,适宜种植行距应为65 cm。
关键词: 贵州 南部地区 鸭茅 种子生产 品种选择 高产栽培


贵州省玉米地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玉米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贵州21个县114块玉米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玉米地杂草种类有35科107种,其中,阔叶杂草90种,占84.11%;禾本科杂草12种,占11.21%;莎草科杂草5种,占4.6%;相对多度居前10位的杂草依次为马唐、胜红蓟、辣子草、狗尾草、鸭跖草、铁苋菜、腺梗豨莶、鬼针草、金荞麦和野艾蒿;不同地区间玉米地发生的主要优势杂草种群存在差异,马唐为贵州省玉米地杂草的优势种群,在各地的相对多度均>48%;杂草发生密度玉米单作的大于间套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