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0.14、0.20、0.33和1.00m3.m-2.d-1)对凤眼莲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效果的影响,试验期间进水TN、NH4+-N、NO3-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5、1.33、2.92和0.50mg.L-1。结果表明,凤眼莲净化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低水力负荷(0.14、0.20m3.m-2.d-1)下,出水TN、NH4+-N和TP均达到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当水力负荷提高到1.00m3.m-2.d-1后,出水TN、NH4+-N、NO3-N和TP质量浓度明显上升。4种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净化系统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4.95%和80.65%、73.87%和73.04%、51.60%和64.05%、30.77%和47.79%,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降低;相应的TN、TP去除负荷分别为0.58和0.06、0.72和0.07、0.83和0.11、1.47和0.23g.m-2.d-1,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和污水处理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凤眼莲系统的水力负荷宜控制在0.33m3.m-2.d-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表位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嵌合基因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表位基因5epis的免疫效力,本研究应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的231位~232位核苷酸(77位~78位氨基酸残基)之间插入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构建基于HBcAg修饰基因(mHBc)的抗原表位嵌合体基因分子载体pET-mHBc。将编码IBDV多表位基因5epis定向插入到pET-mHBc的mHBc基因中,获得嵌合体基因mHBc-5epis表达重组质粒pET-mHBc-5epis,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SDS-PAGE分析,重组嵌合体蛋白的分子量约29 ku,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7.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嵌合体蛋白可与IBDV抗体反应形成1条特异性蛋白带;重组嵌合体蛋白呈病毒样颗粒(VLP),直径约100 nm~120 nm;用IBDV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抗原效价达到1∶200。本实验成功构建了5epis与HBcAg嵌合体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具有IBDV抗原反应性的重组病毒样颗粒嵌合体蛋白,为研究其表位型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抗原表位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 嵌合体


苏北草鸡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苏北草鸡0~21周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苏北草鸡的生长曲线,而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达到0.998 38。运用3种模型对苏北草鸡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可对及时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提供参考。


大肠杆菌ERIC-PCR分子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效、敏感的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的分子分型方法,该研究提取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建立和优化ERIC-PCR分型体系,并采用ERIC-PCR方法对62株大肠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和遗传相似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提取的大肠杆菌基因组中能够扩增到2~8条DNA片段,且大部分片段在100 bp至2 000 bp之间。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建立了较为稳定的ERIC-PCR分型方法。利用ERIC-PCR方法可将62株菌分为20型,其中以A型为优势菌群。遗传相似性结果表明,各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有较大的变化,但部分菌株高度同源。聚类分析表明,ERIC-PCR的分辨率系数为0.937,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表明应用ERIC-PCR分型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别和分型,具有简便和分辨力高等优点,能够对病原进行溯源分析,在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食用酱油中曲霉的检测方法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快速检测酱油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产生菌的污染,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并结合曲霉菌的一些菌落与孢子特征差异,建立了曲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使用黑曲霉钙调蛋白基因所设计的黑曲霉特异性引物,能够将黑曲霉与其他曲霉分离,黑曲霉中可以扩增出钙调蛋白基因特异性片段,而在米曲霉和黄曲霉中不能扩增到该基因片段。利用aflR等多个已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表明,米曲霉和黄曲霉的菌株并无特异性条带差异。但是,黄曲霉与米曲霉的菌落特征及孢子特征差异显著。由此建立的以PCR检测结合菌株培养特征区分多种曲霉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酱油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产生菌的污染。
关键词: 酱油 曲霉 钙调蛋白基因 aflR基因 PCR 菌落特征


小麦溶剂保持力的遗传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溶剂保持力的遗传规律,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以6个小麦常用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Ⅱ配制15个杂交组合,对蛋白质含量和溶剂保持力的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和溶剂保持力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同时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作用,且加性效应更重要;控制水溶剂保持力和碳酸钠溶剂保持力的减效基因为显性,控制蛋白质含量、蔗糖溶剂保持力和乳酸溶剂保持力的基因作用方向为双显性;亲本间的蛋白质含量有2~3对主效基因的差异,水溶剂保持力和碳酸钠溶剂保持力有1~2对主效基因的差异,蔗糖溶剂保持力和乳酸溶剂保持力无主效基因的显著差异;水溶剂保持力的狭义遗传力中等,为40.85%,蛋白质含量、碳酸钠溶剂保持力、蔗糖溶剂保持力和乳酸溶剂保持力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分别为80.59%、72.11%、84.93%和89.35%,在小麦品质育种中,蛋白质含量和溶剂保持力可进行早代筛选。


利用HJ-1A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水稻产量分级监测预报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省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为例,利用我国的环境减灾卫星(HJ-1)遥感影像,开展了水稻产量分级监测预报研究。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进行HJ-1A卫星影像精校正,将GPS样点数据校验贯穿到整个水稻种植面积分类与解译过程中,面积信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分别利用水稻抽穗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比值植被指数反演了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数据信息。结合水稻遥感估产模型进行产量估算,并叠加样点产量信息验证,估产精度达到85%以上;依据预测的水稻产量数据进行产量分级预报,制作了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水稻产量遥感分级监测预报图。结果说明,环境减灾卫星影像基本能满足水稻种植面积提取和产量预报的需求,能够在遥感估产中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