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春砂仁精油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消化、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春砂仁(Amomum villosum)精油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中促消化和保护肠道等功效,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0 (对照组)、2 (低剂量组)、4 (中剂量组)和8 (高剂量组) g·kg-1]的春砂仁精油饲养罗非鱼幼鱼[(20.34±2.08) g]连续8周。结果显示,随着精油添加剂量的增加,1)各实验组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饵料系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低剂量组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他组(P<0.05)。2)各实验组胃蛋白酶(Pep)、胃淀粉酶(G-AMS)、肠淀粉酶(I-AMS)和肠脂肪酶(LPS)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低剂量组的各项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各实验组罗非鱼幼鱼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浓度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低剂量组升高显著(P<0.05)。4)各实验组罗非鱼幼鱼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低剂量组TP、GLOB、TC、LDL-CH和HDL-CH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在该实验条件下拌喂2 g·kg-1春砂仁精油能够显著增强罗非鱼幼鱼的消化和肠道抗氧化能力,提高脂质代谢水平,改善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而提高其生长性能。


罗非鱼冷藏期间内源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对肌原纤维解离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罗非鱼冷藏期间内源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与肌原纤维解离的关系,实验测定了罗非鱼肉在4℃真空包装冷藏48 h内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解离、内源蛋白酶活性和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鱼肉冷藏期间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化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最终为初始值的3.52倍;解离的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的含量呈升高的趋势,最终分别较初始值提高了70%和65%;pH变化为先减少后略微回升,变化范围为6.5~7.0;组织蛋白酶B、L活性持续增加,组织蛋白酶D和钙激活蛋白酶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分别在8、12 h到达最大值;热休克蛋白70含量为先增加后减少,在4 h时达到最大值,最终相比初始值下降了22.27%;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与组织蛋白酶B、L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原纤维解离的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热休克蛋白70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热休克蛋白70含量与与组织蛋白酶L呈显著负相关(P<0.05)。组织蛋白酶B、L是影响肌原纤维完整性的关键蛋白酶,热休克蛋白70能与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结合稳定肌原纤维结构,且组织蛋白酶L可能通过降解热休克蛋白70来影响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的解离。
关键词: 罗非鱼 内源蛋白酶活性 热休克蛋白70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


中国南方地区"海带苗"新产业发展的初步探讨
《中国渔业经济 》 2023
摘要:海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藻类,近年来,由于未成熟海带孢子体在食用品质方面优于成藻,市场需求旺盛,养殖效益明显,在我国南方地区逐渐衍生出一个新兴产业——“海带苗”新产业。海带苗新产业经过近6年的快速发展,已呈现井喷式快速发展之势,2020年海带苗养殖面积为10万亩。本文围绕海带苗新产业,介绍了海带苗新产业的由来,提出了海带苗的概念,对比了海带苗新产业与海带产业的差异,探讨海带苗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开展了海带苗新产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了发展海带苗新产业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海带苗新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理念。


半潜式平台四立柱波浪爬升及气隙试验
《中国海洋平台 》 2023
摘要: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半潜式平台近场干涉、波浪爬升和气隙分布等关键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试验规程的指导下完成系泊模式下半潜式平台水池模型试验.通过布设光学非接触式六自由度传感器、电阻式钽丝、力传感器、浪高仪等测量设备,获取平台瞬态运动响应、立柱壁面波浪爬升、内场气隙分布等测量参数,系统地分析不同波陡参数、散射参数对平台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陡参数对内场气隙分布影响较大,当波陡参数取0.12~0.15时,平台运动幅值较大,平台边缘的气隙较小;由于波浪爬升效应,立柱附近气隙小于内场.研究结论对平台设计和安全运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池塘冷能气雾降温设备对高温期刺参养殖池塘环境理化指标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极端高温灾害已成为限制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团队前期研发出一款可实现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的池塘冷能气雾降温设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解析使用该设备对池塘环境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选取安装并使用该设备的5个池塘(实验组,根据相对区域的不同,标记为E1和E2组)和无任何降温措施的3个池塘(对照组,标记为C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夏季高温期实验池塘水质及底质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相应池塘沉积物中菌群结构差异进行解析,进一步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池塘的底层平均水温显著低于对照组,水体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体氨氮和沉积物氨氮、亚硝酸氮以及化学需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池塘(P<0.05)。对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共8个测试池塘的沉积物菌群结构进行测定后分别获得707~880个分类操作单元(optical transform unit, OTU),α多样性计算结果显示,实验组沉积物菌群群落丰度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组。对8个样品的PCo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内养殖池塘沉积物样本的菌群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组间差异明显。在目水平的物种分布统计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实验组中根瘤菌目(Rhizobiales)、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和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ef Se分析筛选到在不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13个细菌群类(P<0.05)。对菌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参与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种类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筛选到与实验池塘水体氨氮含量显著相关的3个OTUs,分别为OTU7、OTU29和OTU108,依次归属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下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所预测到的25个原核生物COG代谢途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8个代谢途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设备可显著改善池塘水质及底质环境,并影响沉积物菌群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该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刺参 养殖池塘 池塘冷能气雾机 高通量测序 菌群分析


饲料中添加刺五加对吉富罗非鱼脂质沉积、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消化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饲料中添加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脂质沉积、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消化酶和微生物的影响,通过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在饲料中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中草药添加剂),对比研究饲料添加刺五加后吉富罗非鱼肠道消化酶、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饲料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可以显著提高肠道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含量,罗非鱼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显著升高;(2)饲料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可以显著降低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同时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升高;(3)饲料添加4‰的刺五加超微粉可以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提升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部分多样性指数与淀粉酶、脂肪酶、SOD显著正相关,与TC、TG显著负相关;(4)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吉富罗非鱼肠道优势菌门.筛选出的核心差异菌属是显著富集于对照组的肠弧菌属(Enterovibrio)、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霍氏弧菌属(Grimontia),显著富集于刺五加添加组的劳森氏菌属(Lawson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短螺旋体属(Brevinema),在吉富罗非鱼肠道内存在着一定丰度的潜在致病菌.(5)PICRUSt2功能预测表明代谢(Metabolism)在一级功能层显著富集,对照组疾病(Human diseases)代谢通路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刺五加添加组,两个处理组在二级功能层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功能将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可以影响吉富罗非鱼的肠道酶活、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促进罗非鱼的健康生长.


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时空分布与捕捞生产现状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长江口日本鳗鲡的苗汛特征与捕捞生产现状,于2017—2020年在长江口开展了定点监测和走访调查,分析了长江口鳗苗的汛期规律、捕捞努力量及捕捞产量和产值。研究发现,长江口鳗苗旺发期为2-4月,主要捕捞区域分布在东旺沙、佘山岛和南汇嘴附近水域。长江口鳗苗捕捞努力量呈现下降趋势,有效网口面积从2017年的78.72万m~2,下降到2020年的50.40万m~2,下降了36%。长江口鳗苗汛期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总捕捞产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17和2020年较高,分别为(4 474±256)尾/100 m~2和(5 220±1 063)尾/100 m~2,2018和2019年较低,分别为(1 917±335)和(1 365±257)尾/100 m~2。研究表明,长江口鳗苗生产值受到捕捞总产量影响,近4年来逐渐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强长江口鳗苗的资源监测和科学评估,指导规范鳗苗捕捞生产。
关键词: 日本鳗鲡 鳗苗 时空分布 CPUE 捕捞产量 长江口


珠江下游7种典型鲤科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形态差异,以珠江下游的海南鲌(Culter recurviceps)、鲤(Cyprinus carpio)、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7种典型鲤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基于形态解剖和多元分析等方法,比较了这7种鱼类外部和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特征差异.结果显示,7种鲤科鱼类外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口裂宽、口裂高等与食物捕获有关的性状上,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咽骨长、咽骨后肢长等与食物咀嚼有关的性状上,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分化程度显著大于外部摄食器官.另外,研究发现食性对鲤科鱼类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影响大于系统发育地位的影响,外部摄食器官形态性状对于鱼类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揭示了同域分布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结构差异,探讨了摄食器官形态结构与食性、系统演化地位的关系,对于了解鲤科鱼类生态适应机制以及开展珠江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鲤科鱼类 摄食器官 形态 主成分分析 系统发育 分化


基于微卫星分析大银鱼移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中国水产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从大银鱼基因组中筛选了18 对多态微卫星引物,对 2016-2020 年采集的 4 个水系(8 个水体)大银鱼共计 281 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共得到172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Na)为3~24,平均值为9.6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39~4.595,平均值为 2.384;期望杂合数(He)为 0.035~0.804,平均值为 0.50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 0.034~0.775,平均值为 0.469,其中 10 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 3.389~5.38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3~0.479,8 个水体的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水平(0.25


环境DNA方法在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方面的应用
《中国动物检疫 》 2023
摘要: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方法是一种从环境样品(土壤、沉积物、水体和生物膜等)中直接提取DNA后,利用分子生物学及测序技术开展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采样无损伤性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资源生物量检测以及濒危种和入侵种检测.近年来,该技术在水生动物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针对高价值和稀有动物的疫病监测具有较强的优势.本文对eDNA在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虽然eDNA方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可适用于不同情形下的水生动物采样,有助于增强水生动物疫病主动监测.本文为深入开展eDNA方法在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