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60)Co放射源单层排列的剂量分布
《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目的]了解~(60)Co放射源单层排列的剂量场空间剂量分布。[方法]使用低量程重铬酸银剂量计对辐射场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布点测量和分析,对不同堆码高度换层后辐照场吸收剂量进行计算。[结果]辐照场水平方向上,离开护源板的距离与剂量间的关系符合y=Ae~(-0.01x)的变化趋势,x与y的相关系数为-0.935 4~-0.911 5;垂直方向上离开源棒中点的距离与剂量间的关系符合y=a+bx变化趋势,x与y的相关系数达到-0.973 3。垂直方向上不同高度换层后最高剂量、最低剂量和平均剂量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该研究为产品辐照工艺的制定、产品辐照质量控制、放射源能量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60)Co放射源 单层排列 水平剂量分布 垂直剂量分布 辐照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川市藤茶黄酮成分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海拔1 500~1 600 m)采集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样品,采用60%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双波长(λ=208.4 nm,λ=293.2 nm)检测藤茶幼嫩茎尖总黄酮,平均含量高达453.67±11.26 mg/g;利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到3个化合物,利用LC-HR-ESI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二氢杨梅素(1)、杨梅素(2)和花旗松素(3);通过高效液相(HPLC)检测分析发现,利川市藤茶样品中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花旗松素的含量为别186.31±10.43、13.83±1.32、14.76±2.26 mg/g.
关键词: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总黄酮 二氢杨梅素 杨梅素 花旗松素 利川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舍空气中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畜禽养殖舍是其病原体传播的一个重要传染源,但其在家禽舍气溶胶中的流行情况和特征并不明确.通过对从家禽养殖舍生物气溶胶采集而来的细菌进一步分离鉴定,共获得了10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其中松鼠葡萄球菌(41.18%)是最主要的菌种,此外还包括马胃葡萄球菌(21.57%)、腐生葡萄球菌(18.63%)、溶血葡萄球菌(10.78%)、木糖葡萄球菌(5.88%)等.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苯唑西林均呈现高耐药率.PCR检测结果显示,有36.3%的菌株携带有耐药基因mecA,且均对苯唑西林耐药,而mecA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标志耐药基因.
关键词: 家禽舍 气溶胶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 耐药性 mec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三角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状况研究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2020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是中三角地区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中三角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有着自身的先天优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区域间农业科研单位协作不够,农业科研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文章从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势与问题这3个角度,对中三角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合理性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砂梨新品种'金鑫'
《园艺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砂梨‘金鑫’为‘金水1号’与‘怀化香水’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势强,树姿半直立。果实近圆形或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289 g,果皮绿色,果面平滑,果肉白色,肉质细疏松,石细胞含量0.18%,汁液多,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6%~11.5%。在武汉市郊8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40 d。以‘园黄’、‘金晶’等品种作为授粉树,丰产,盛果期产量39 450 kg·hm-2,抗黑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郧西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年度任务要求,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二队,于2015年10月12—21日在郧西县开展了资源的调查与收集行动,对郧西县安家乡、香口乡、湖北口回族乡、槐树林特场槐树乡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份,其中粮油种质资源78份、蔬菜31份、果树29份(有茶树资源5份)、药用植物资源1份。粮食类作物资源最有特色的是玉米和小豆资源,果树类资源中野生葡萄、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这些种质资源抗病性较强,食味独特。但是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需要加大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生菜生长、品质、养分吸收和硒转化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对生菜生长特性、品质、养分吸收和硒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生产合理施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芳妮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6个处理(0,0.5,1.0,1.5,2.0,2.5 mg/L Se),于生菜定植后第15,25天叶面喷施,研究硒对植株生长、品质、养分含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硒浓度小于1.5 mg/L时,促进生菜的生长,产量增加;当硒浓度大于2.0 mg/L,抑制了生菜的生长,产量降低.叶面喷施外源硒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可溶性总糖和总酚含量;低浓度外源硒(Se≤1.5 mg/L)增加了粗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而高浓度硒(Se≥2.0 mg/L)降低了其含量;类黄酮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生菜地上部分N、Ca、Zn含量随着喷施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喷施硒浓度的增加,Mg含量增加,而P、K、S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低浓度硒降低了生菜地上部Fe元素的含量,但随着喷施硒浓度的增加地上部的含量明显增加.生菜地下部N、S元素的含量随叶面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Ca、Mg、Fe、Zn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适量硒浓度(Se≤1.5 mg/L)增加生菜地下部K元素的含量,高浓度则降低了其含量.生菜地上部硒的含量以有机态硒为主,有机硒转化率均在80%以上.因此,喷施硒浓度为1.5 mg/L对生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和养分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富硒功能蔬菜的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