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品种和胎次对丹系母猪管围的影响

猪业科学 2020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胎次与种母猪管围的关系。选取广西某规模化种猪场1~8胎次的925头丹系母猪进行管围测定,包括杜洛克母猪98头,长白母猪275头,大白母猪552头,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胎次对母猪管围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且三个品种中,杜洛克母猪管围值明显高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管围均值较为接近;杜洛克母猪、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胎次与管围的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66、0.881 3和0.898 6,在不同母猪群体中,1~4胎次的母猪管围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快速增长,而在5~8胎次时,长白母猪管围随胎次增加缓慢增长,大白母猪则管围随胎次增长而下调。综上,品种和胎次对母猪的管围存在较大影响,该研究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母猪 胎次 管围 生产 肢蹄结实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激蛋白在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该文对国内外学者近几年在家蚕热激蛋白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家蚕热激蛋白的分类,概括了家蚕热激蛋白的基本性质,介绍了家蚕热激蛋白在对温度的响应、家蚕抗逆、抗病与滞育中的作用及其他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家蚕热激蛋白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家蚕热激蛋白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利用热激蛋白提高家蚕品种的抗逆性和深入研究家蚕以及其他鳞翅目昆虫热激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蚕 热激蛋白 基因表达 生物学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利玩具对群养栏妊娠母猪行为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福利玩具对群养栏妊娠早期母猪行为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遗传背景相同、预产期相近((3±1.5) d)的法系纯种大白妊娠母猪51头,按胎次相近原则分为3组,每组17头,其中1个对照组、2个玩具组,记录妊娠母猪前期(妊娠第5周到8周)生活行为、分娩行为以及繁殖性能。结果显示:(1)在试验第6天,玩具组妊娠母猪皮肤损伤程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在试验第25天,玩具组妊娠母猪犬坐时长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试验第11天,玩具组妊娠母猪饮水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玩具组妊娠母猪无食咀嚼次数和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3)妊娠母猪偏好福利玩具的程度为稻草>铁链>松木>气味木头>普通木头>麻布袋。(4)玩具组中死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流产率(2.94%)大幅度低于对照组(29.41%)。结果表明,福利玩具可有效改善群养妊娠母猪行为和繁殖性能,大幅度提高母猪群生产效率(62.87%)。

关键词: 动物福利 玩具 福利材料 群养系统 妊娠母猪 行为指标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探析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

摘要: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得到了全面统一",平行记账"、"双分录"模式给财务人员带来全新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机遇。新会计制度下管理会计的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管理会计对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单位发展提供有效决策信息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为切入点,探析管理会计在科研事业单位现行状况、存在的困境,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达到帮助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更好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科研事业单位 应用探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研究江汉平原单季稻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及稻秸不同利用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秸秆和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以稻秸不还田不种绿肥(CK1)和不施肥空白(CK0)为对照,分析了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RSM)、稻秸原位焚烧还田(RSB)、单种绿肥(GM)以及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RSM+GM)等处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碳库管理指数、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1和CK0相比,RSB处理3 a后显著降低了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而GM、RSM及RSM+GM处理3a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库指数、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尤其是RSM和RSM+GM处理还可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且多数指标均以RSM+GM处理增幅为最大,其次是RSM处理.与CK1相比,RSB处理3a后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对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而RSM、GM及RSM+GM处理模式3 a后均可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RSM+GM处理模式在1 a后即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2 a后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3 a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幅均是最大.相比于CK1,RSM和RSB处理模式3 a的稻谷增产效果均不显著,而GM和RSM+GM处理模式连续3 a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增幅分别为6.88%~11.67%和6.00%~13.4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与水稻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江汉平原单季稻作条件下,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还田或种植绿肥均可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前者更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后者更利于作物产量提升.为了兼顾秸秆资源利用、土壤质量改善和作物增产稳产,稻田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土壤 稻秸还田 种植绿肥 混合利用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猪乳头数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大白猪乳头数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论证乳头数辅选繁殖性状的可行性,试验采用世代选育和系间杂交试验方法测定了大白猪产仔数与活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以及M、F两系纯繁、系间杂交后代乳头数,并探讨了乳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品系乳头数均值反映产仔数水平,F系产仔数、乳头数均极显著高于M系(P<0.01);M、F系乳头数变异系数分别为4.24%、4.18%;随世代、胎次递增,乳头数呈下降趋势,是闭锁群繁殖性能退化的重要诱因;子代产仔数与母本胎次呈负相关(r=-0.24);大白猪保持乳头数的动力来源于母本,乳头数改变的动力来源于父本,产仔数由母本决定,父本仅影响子代乳头数,仔代产仔数高低由高乳头数亲本血液含量和父本杂交位次共同决定。说明乳头数可作为产仔数的辅选性状。

关键词: 大白猪 繁殖性状 乳头数 世代选育 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建议

经济师 2020

摘要: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发挥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必要前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要通过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出台配套管理制度以及实施信息化管理等综合措施,保障资产安全,避免出现资产流失或闲置等问题。文章首先就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特点和现阶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概述,随后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优化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购置计划 清产核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曲产品相关标准的分析研究

中国酿造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红曲是将红曲菌(Monascus spp.)接种于大米等淀粉类原料并经发酵的传统发酵产品。我国是红曲的发源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红曲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色曲、功能曲和酿造曲等,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经济价值较高。标准具有确保产品工艺和质量的属性,是保障消费和贸易安全的文件。我国自1985年实施首个红曲标准以来,目前已发布了32个相关标准,对促进红曲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在梳理了中国红曲标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色曲、功能曲和酿造曲的产品标准以及红曲特有评价参数的方法标准,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可为我国红曲相关标准的修制订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红曲 标准 质量安全 发展历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设置4个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10∶0∶0(T1),4∶3∶3(T2),2∶3∶5(T3),0∶3∶7(T4),研究氮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氮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的处理相比,将前期氮肥的30%甚至50%后移到穗肥施用,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而氮肥后移70%至穗肥会使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田面水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浓度在每次施肥后1天达到峰值,铵态氮(NH_4~+-N)浓度在基肥和分蘖肥后1天达到峰值,穗肥后3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与不施氮肥处理相当。整个基肥期、分蘖肥后20天内和穗肥后9天内是防止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期。施尿素后,DTN是田面水氮素的主要部分,DTN以无机氮(IN)为主,而NH_4~+-N在IN中所占比例达64.0%以上。比较水稻生育过程中氮素流失风险期内的TN、DTN和NH_4~+-N三氮浓度,相比T1,T2的三氮浓度分别降低了2.9%,1.6%,3.1%,T3的三氮浓度分别降低了15.5%,14.7%,22.3%,T4的三氮浓度分别降低了16.1%,22.9%,34.1%,结合产量,确定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2∶3∶5的氮肥后移措施能够在保证水稻产量不下降的同时,有效降低稻田氮素的流失风险。

关键词: 氮肥后移 水稻 产量形成 田面水氮素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热处理的鲈鱼挥发性成分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电子鼻和SPME-GC-MS联用技术对复热处理的鲈鱼挥发性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鲈鱼醛类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冷藏处理相比,复热处理在13 h后壬醛、1-辛烯-3-醇的总峰面积为29.98*107~,增加了8.8*10~7,说明复热处理加速了鱼肉脂肪氧化,使得腥味增强.电子鼻可以较好地区分出冷藏3 h、8 h、13 h、18 h后鲈鱼肉气味的差别.DFA分析显示冷藏和复热处理均表现出3 h、8 h气味较为接近,13 h、18 h气味较为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较于冷藏处理,复热处理的鲈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使得鱼肉腥味加重,其中壬醛、1-辛烯-3-醇的特征向量分别为0.810、0.621,成为主要表现腥味的挥发性物质,并且这两种物质是冷藏13 h、18 h复热时鲈鱼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关键词: 鲈鱼 复热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