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不同类型接穗银杏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银杏不同部位和年龄的接穗对嫁接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未来银杏嫁接苗生产中接穗的选取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梅核'品种的10年生和30年生银杏实生树作为母树,采集母树树冠部枝条和树干基部萌条作为4类接穗,嫁接于3年生泰兴'大佛指'银杏实生幼苗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15株,3次重复.次年,进行相关生长和光合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1)接穗来自树干基部的嫁接苗新梢角度显著小于接穗来自树冠的嫁接苗,4种嫁接苗中仅接穗来自30年生树干基部的嫁接苗新梢梢长显著大于接穗来自10年生树冠的嫁接苗,且4种嫁接苗新梢基径之间无显著差异.2)接穗取自同棵母树时,接穗来自基部的嫁接苗净光合速率(Pn)在上午高于接穗来自树冠的嫁接苗,午后则相反.中午接穗来自30年生母树的嫁接苗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接穗来自10年生母树的嫁接苗.3)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接穗取自同棵母树时,接穗来自基部的嫁接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大于接穗来自树冠的嫁接苗,而接穗来自30年生母树的嫁接苗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PLS)和光补偿点(PLC)均高于接穗来自10年生母树的嫁接苗.4)接穗取自同棵母树时,接穗来自基部的嫁接苗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高于接穗来自树冠的嫁接苗,午后则相反.中午,接穗来自10年生母树的嫁接苗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大于接穗来自30年生母树的嫁接苗.[结论]接穗来自树干基部的嫁接苗生长更直立,上午接穗来自基部的嫁接苗光合能力更强,中午接穗来自树冠的嫁接苗光合能力更强,且接穗来自30年生母树的嫁接苗对强光利用能力更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更弱.

关键词: 银杏 接穗部位 接穗年龄 生长指标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花生AhMYB44互作蛋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根据花生干旱转录组测序结果克隆了一个胁迫诱导表达基因Ah MYB44的全长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其互作蛋白的筛选。结果显示:根据基因序列构建的诱饵载体p GBKT7-Ah MYB44本身无毒性,且无自激活活性;经与花生干旱及高盐胁迫相关的c DNA文库杂交、筛选、鉴定出16个插入序列,它们对应的同源蛋白功能涉及植物转录调控、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等多个方面;其中46号候选互作蛋白与非生物胁迫密切相关,结构域分析属于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膜联蛋白,ANNs),植物膜联蛋白已被证实参与多种胁迫响应过程。因此推测Ah MYB44可能通过胞内钙信号调控花生胁迫响应过程。这也为今后深入开展Ah MYB44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花生 酵母双杂交 MYB 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痛风雏鹅肾组织损伤的RNA-seq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取具有典型内脏型痛风特征的雏鹅5只和相同日龄及生长环境下的健康雏鹅6只,利用RNA-seq技术分析其肾组织转录表达差异,旨在了解雏鹅痛风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痛风雏鹅肾组织转录表达显著区别于健康雏鹅。试验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 749个,上调基因501个,下调基因1 248个。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具有趋化因子活性、T细胞受体结合、抗原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免疫反应、趋化因子介导信号通路、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并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肠道IgA免疫网络、细胞黏附等信号通路。

关键词: 雏鹅痛风 肾损伤 RNA-seq 免疫应答 炎性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鲫鱼抵抗藻毒素作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40 d的体表暴露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抗坏血酸(V_C)对鲫鱼暴露于铜绿微囊藻污染水体的保护作用.试验期间水体中微囊藻毒素-LR(MC-LR)质量浓度维持在19.40μg/L左右,试验组饲料中α-硫辛酸和V_C的添加量均为600 mg/kg,测定鲫鱼生长性能、MC-LR解毒效果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组和V_C组鲫鱼增质量率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4.91%和3.21%;鲫鱼肌肉中MC-LR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40.72%、14.20%;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79.35%和72.53%、79.35%和72.53%、34.93%和24.43%;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57.26%和48.86%.可见,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V_C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MC-LR对鱼体的氧化损伤,进而减少MC-LR在鱼体内的积累,减轻MC-LR对鲫鱼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 α-硫辛酸 抗坏血酸 微囊藻毒素 鲫鱼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xmp基因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宁0145和粳稻品种武运粳21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与F3株系.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含有Wxmp基因的F2单株与F3株系,将这些F2单株与F3株系分成SSⅡanPULn、SSⅡanPULw、SSⅡawPULn和SSⅡawPULw4种基因型(n和w分别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宁0145和武运粳21),分析不同基因型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同一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SSⅡa和PUL等位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间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武运粳21的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分别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0.29%~1.00%和0.62%~1.18%,且PUL的效应大于SSⅡa,两者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降低胶稠度和崩解值,提高了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对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和峰值时间的作用较小.[结论]明确了Wxmp背景下SSⅡa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该研究结果为SSⅡa和PUL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半糯基因 蒸煮食味品质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 极限糊精酶基因 等位基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门菌噬菌体抗性菌的筛选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微生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鉴定沙门菌噬菌体侵染裂解过程中的抗性菌株,研究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差异,为解决噬菌体治疗应用中的抗性菌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次级感染法和双层平板法筛选沙门菌噬菌体抗性菌,通过生物学特性和毒力基因检测比较宿主菌ATCC 13076及其噬菌体抗性菌株R3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小鼠攻毒实验和细胞粘附实验比较致病力强弱.[结果]噬菌体抗性菌株R3的生长速度较宿主菌略慢;生化及毒力基因检测均表明抗性菌株与宿主菌无差异;与宿主菌相比,抗性菌R3的LD50增加了74.8%(P>0.05);对MODE-K细胞粘附能力稍弱,但是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表明,与噬菌体宿主菌相比,噬菌体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基因并没有改变,对小鼠致病力减弱,但是对MODE-K细胞粘附能力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沙门菌 噬菌体抗性菌 毒力基因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根据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转录组序列,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SHMT)。该基因c DNA全长为18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407 bp,5?端非编码区为39 bp,3?端非编码区为409 bp,共编码46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152.55 kDa,理论等电点为4.90。同源性分析显示,脊尾白虾SHMT基因与甲壳类动物真宽水蚤(Eurytemora affinis)同源性最高,为96%。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HMT基因在脊尾白虾眼柄、胃、肝胰腺、心脏、鳃、肠、肌肉、腹索神经、皮下脂肪以及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表达量最高,心脏次之。不同浓度Cd2+胁迫结果显示,其在低浓度(0.0100、0.0175和0.021 mmol/L)Cd2+胁迫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浓度(0.0278 mmol/L)Cd2+胁迫中,该基因表达量很低,甚至不表达,说明高浓度Cd2+胁迫可以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脊尾白虾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Cd2+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薯块茎发育动态特征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薯(Dioscorea alata)是薯蓣科薯蓣属作物,食药同源。本研究以参薯品种‘米易’为材料,对其块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积、鲜重、折干率、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多糖以及内源激素(IAA、KT、ABA、GA3和JA)含量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其体积和鲜重快速增长时期均出现在膨大20~30 d;折干率则在膨大后期增长最快。可溶性蛋白、淀粉和多糖均表现前期含量出现峰值后开始下降,到第40天后不再下降,均开始上升,而此时可溶性糖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IAA和KT含量较低, GA3和JA含量较高,但20 d后GA3开始迅速下降, ABA含量一直上升。对其不同生长时期中部块茎的石蜡切片观察可知,膨大时期块茎薄壁细胞面积增大273.83%,细胞数目增加172.78%,块茎膨大由细胞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共同作用。

关键词: 参薯 膨大 营养品质 内源激素 细胞学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粪与中药渣低碳氮比堆肥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兔粪有机肥生产和资源化利用效率,针对兔粪与中药渣高温发酵过程,研究兔粪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低C/N条件下,堆制期间的堆肥温度在堆制2~34 d持续保持在60~70℃,堆制34 d,堆肥含水量降至44%,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上升至85.26 g/kg,有机质含量下降至42.00%,均达到NY/T 3442-2019《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的要求;堆肥总腐殖酸含量、富里酸含量及胡敏酸含量总体均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堆肥pH值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堆制34 d,pH值为9.28,呈碱性,高于NY/T 3442-2019《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的要求.本研究采用萝卜种子发芽指数来确定堆肥的腐熟情况,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兔粪堆制24 d已经达到堆肥腐熟的要求.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堆制34 d,堆肥的Cr、Cu、Zn、As、Cd、Pb、Hg含量均低于NY/T 3442-2019《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与NY 525-2012《有机肥料》规定的限量标准.从重金属含量角度分析可知,兔粪有机肥是较为安全的有机肥.

关键词: 兔粪 中药渣 好氧堆肥 C/N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葡萄生长增产效果的初探

农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二氢卟吩铁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评价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葡萄生长增产的效果.[方法]试验采用有效成分0.01、0.02、0.04、0.06 mg/L的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葡萄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各施药1次,调查对葡萄的生长和增产影响.[结果]不同施药剂量的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葡萄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各施药1次后,对葡萄生长具有调节增产效果,对果粒大小、果穗大小、百粒重均有促进调节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葡萄大小粒现象,葡萄产量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在5.38%~15.38%之间,并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对葡萄无药害影响.[结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葡萄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 葡萄 生长和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