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杀虫真菌爪哇棒束孢对非洲菊烟粉虱作用特点和控害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粉虱是非洲菊上常发害虫,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常用药剂防治效果一般,生物防治是理想的替代手段.本研究首先鉴定非洲菊烟粉虱的生物型,然后测定虫生真菌爪哇棒束孢对非洲菊烟粉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并对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非洲菊烟粉虱属于Q型;爪哇棒束孢含量为1 ml 1×106孢子以上对非洲菊烟粉虱成虫即具有很高的致病力,3 d后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7 d后非洲菊烟粉虱成虫全部死亡;在湿度大于85%条件下,1 ml 5.0×109孢子爪哇棒束孢油悬剂稀释到1 ml 2.5×106孢子,对田间非洲菊烟粉虱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和21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8.60%和94.21%.说明虫生真菌爪哇棒束孢对非洲菊上的烟粉虱致病力高且实际防治效果好,可用于非洲菊等花卉烟粉虱的防治.

关键词: 非洲菊 烟粉虱 爪哇棒束孢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舌分析冷藏冠玉枇杷的风味特性

包装工程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冷藏对枇杷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液相色谱和电子舌检测技术,研究冠玉枇杷在温度为(6±0.5)℃,相对湿度为90%~95%的环境下果实的滋味特性、酸度、糖组分含量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电子舌检测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枇杷的酸味下降明显,贮藏14d后味觉指标发生显著变化,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5.17%,酸味、甜味与可溶性固形物、pH值呈高度相关性,与可溶性糖缺乏关联性.蔗糖含量在冷藏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质量损失率为56.7%.HS-SPME/GC-MS结果表明,在枇杷果实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为枇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接近40%.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随着贮藏时间会发生变化,己醛的相对含量会降低,(E)-2-己醛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冷藏过程中,冠玉枇杷果实的酸味明显下降,蔗糖含量显著减少,主要香气成分己醛和(E)-2-己醛可以作为枇杷采后贮藏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且在贮藏14~21 d期间是风味变化较为明显的阶段.

关键词: 枇杷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舌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香酚对蓝莓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食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从自然腐败的蓝莓上分离得到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链格孢霉的抑菌作用及机理.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对链格孢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形态和结构,碘化丙啶染色观察丁香酚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影响并测定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相关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丁香酚质量浓度为0.3 mg/mL时能够完全抑制链格孢霉菌丝的生长及孢子萌发;与对照组相比,经0.3 mg/mL丁香酚处理的链格孢霉的孢子和菌丝严重变形、表面出现大量褶皱,胞内物质流失,无完整细胞器;菌丝经碘化丙啶染色后出现红色荧光,胞外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电导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18倍和8.02倍,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力分别提高2.37倍和50%.综合分析可知,丁香酚可以破坏链格孢霉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进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代谢及其繁殖,从而发挥抑菌活性.

关键词: 丁香酚 链格孢霉 抑菌机理 细胞膜通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肚菌重要害虫跳虫的鉴定与防治药剂的筛选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为害栽培羊肚菌的跳虫种类,筛选对跳虫杀虫效果明显且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的杀虫剂,通过COⅠ基因片段系统进化分析对不同地区羊肚菌上的跳虫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四川成都和河南驻马店虫样属长角跳科,四川金堂虫样属棘跳科,四川泸定和河南郑州虫样属球角跳科.采用菇片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跳虫的杀虫活性,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10%吡虫啉WP和0.5%苦参碱EW的LC50在10 mg/L以下,杀虫活性最好;其次为10%烯啶虫胺EW、25%噻虫嗪WP.采用平皿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10%吡虫啉WP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小,EC50为707.353 mg/L;其次为45%马拉硫磷EC、10%烯啶虫胺EW、150 g/L茚虫威SC、25%吡蚜酮S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基于杀虫活性和对羊肚菌的安全性评价综合考虑,吡虫啉为最佳选择,其次为烯啶虫胺和茚虫威.

关键词: 羊肚菌 跳虫 鉴定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糯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10个糯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为高效利用亲本材料选育穗部性状优良的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以10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A1~A10)与5个测验种(B1~B5)组配50个杂交组合,通过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调查F1代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广义遗产力和狭义遗传力.[结果]50个杂交组合穗部性状春播平均值均大于秋播平均值.秋播穗部性状(除穗行数外)的变异系数大于春播,春播和秋播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均最大,约50.0%,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0%左右.综合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A3(T2)、A4(JS0381)和A6(S181)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穗行数的GCA表现为较高正向效应,秃尖长表现为负向效应,综合表现较好,以其组配的杂交组合A6×B3(S181×JN2-8)、A6×B5(S181×RJ)、A6×B2(S181×W150)、A4×B5(JS0381×RJ)和A3×B5(T2×RJ)的多数穗部性状SCA也较高,且SCA效应值排名前10位,是强优势组合.春播和秋播中穗长和穗粗GCA方差均较高(>80.0%),且远高于SCA方差,秃尖长和行粒数GCA和SCA方差相近;穗长、秃尖长和穗行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大(>54.0%),穗粗和行粒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小(<45.0%).[结论]S181、T2和JS0381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易组配出穗部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可在育种实践中重点利用.穗长、秃尖长和穗行数可进行早代选择,而穗粗和行粒数宜晚代选择.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米蛋白质对米饭食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含量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调控.本文对稻米蛋白质的特点、含量、各组分与食味品质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稻米蛋白质含量的深入研究和改良稻米食味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味品质 蛋白质 稻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单色光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影响的机理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不同LED光色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影响的分子机制.行为学观察在6 m*6 m正方形漏缝木地板平台上进行,四周用敞门兔笼合围,每边6个兔笼,笼内均匀放置常规乳头式饮水器及料槽,兔笼上方60 cm处分别安装LED灯带,向下投射LED红光(660 nm)、绿光(540 nm)、蓝光(480 nm)和白光(400~760 nm),光照强度均100 lx,时长为12 D∶12 L,每周随机调整1次LED灯带位置,确保LED光色成为唯一变量,摄像头记录并统计母兔选择性停留行为.LED光色试验是将不同LED光色下300只单笼饲养的后备母兔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兔笼上方60 cm处向下投射LED红光(660 nm)、LED绿光(540 nm)、LED蓝光(480 nm)和LED白光(400~760 nm),对照组为白炽灯(400~1 050 nm).正式试验中,每周五至周日18:00至次日06:00,时长为12 h,光照强度均为100 lx,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不同LED光色能够影响母兔活动空间的选择,LED红光环境更易被母兔接受并停留,其停留频率分别比LED绿光与LED蓝光高13.1%和11.6%,差异显著(P<0.05).LED红色光及白炽灯组后备青年母兔血清中的β-内啡肽、5-羟色胺浓度显著(P<0.05)高于LED绿光组及LED蓝光组;LED红光环境中皮质醇浓度显著(P<0.05)高于LED绿光组.LED红光组母兔同期发情率与白炽灯对照组及LED白光组相比,分别提高20.89%和10.51%,差异显著(P<0.05).LED红光组母兔视网膜内Opn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白炽灯组和LED绿光组(P<0.05).不同LED光色对特定时间段(23:30至次日00:30)母兔血清MLT含量有影响.与LED绿光组相比,LED红光组环境中母兔血清MLT含量低10.32%,差异显著(P<0.05).与LED白光相比,LED红光能显著(P<0.05)抑制松果体内Aanat mRNA的表达(P<0.05).LED红光组母兔松果体中Mel1a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ED绿光组和蓝光组(P<0.05).总之,规模兔场短日照季节周期化繁殖生产中,每周连续3 d于晚间18:00至次日凌晨6:00之间,采用100 lx LED红光进行补光,可提高母兔同期发情率,LED红光能够通过视网膜-松果体路径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产生影响.

关键词: 单色光 视网膜 松果体 同期发情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草粉对苏山猪生长速度、血液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苜蓿草粉含量对生长期和育肥期苏山猪生长速度、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30.0±1.0)kg的苏山猪54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生长期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 %(对照组)、10 %(试验Ⅰ组)、15 %(试验Ⅱ组)苜蓿草粉,育肥期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 %(对照组)、15 %(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苜蓿草粉.预试期7d,正试期124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头猪屠宰.[结果]①少量添加苜蓿草粉可提高生长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苜蓿草粉含量过多将降低生长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苜蓿草粉可提高育肥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但饲粮中苜蓿草粉对生长期和肥育期苏山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05).②生长期,试验I组和试验Ⅱ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育肥期,试验Ⅰ组尿素氮浓度、总胆固醇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③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板油重和胴体直长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背膘厚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④试验Ⅱ组大肠重和小肠重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其中试验Ⅱ组大肠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 <0.01).在其余内脏器官指标上,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05).[结论]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可影响育肥期苏山猪的生长性能,苏山猪具有一定的耐粗饲性.

关键词: 苏山猪 苜蓿草粉 生长速度 血液生化指标 屠宰性能 内脏器官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A5免疫增强剂对鸡新支流三联疫苗免疫效力及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VA5复方免疫增强剂与市售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支流三联疫苗")合用免疫黄羽肉鸡,检测免疫后肉鸡的抗体效价、细胞因子及生产性能变化,评价VA5对鸡新支流三联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羽肉鸡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后,在相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时间,血清和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中针对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泪液及小肠黏液中针对NDV、IBV和AIV(H9)的IgA抗体效价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血清中IFN–γ和IL–4质量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肉鸡出栏前,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组针对NDV和AIV(H9)的HI抗体合格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添加VA5,提高了肉鸡平均成活率和上市率,同时降低了平均料肉比、呼吸道致病发病率和死淘率,增加了鸡只均质量,只均综合经济效益增幅达11.67%.综上所述,VA5免疫增强剂能提高新支流三联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性能.

关键词: 黄羽肉鸡 VA5复方免疫增强剂 新支流三联疫苗 抗体效价 免疫效力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硒酸钠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亚硒酸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0、2、4、6、8、10、20、40、60、80、100 mg/L共11个亚硒酸钠处理组,定期监测不同处理组小球藻细胞密度、吸光度值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小球藻初始细胞密度为1*106 cells/mL时,添加2、4 mg/L的亚硒酸钠对蛋白核小球藻细胞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而6~100 mg/L亚硒酸钠对小球藻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试验第7天时,6~10 mg/L亚硒酸钠处理组藻细胞恢复生长,至第13天时藻细胞生长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0~100 mg/L亚硒酸钠处理组小球藻生长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前7 d为负值,第9天开始恢复为正值;蛋白核小球藻含硒量随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低质量浓度(2~4 mg/L)的亚硒酸钠能诱导小球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而高质量浓度(20~100 mg/L)的亚硒酸钠则能够诱导藻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用40~100 mg/L亚硒酸钠处理蛋白核小球藻时,藻细胞出现三分裂、四分裂及细胞团的现象.研究表明,低质量浓度硒能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而高质量浓度硒具有抑制作用,不同抗氧化酶对硒的敏感性不同,小球藻富硒培养时亚硒酸钠的适宜添加质量浓度为2~4 mg/L,且培养时间应控制在一个月内,以免藻体中毒死亡.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亚硒酸钠 生长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