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己醛处理对黄金梨采后果心褐变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己醛处理对黄金梨常温贮藏期间果心褐变的影响,用5 μL/L己醛对黄金梨进行熏蒸处理,以清水熏蒸为空白对照,评价了常温贮藏期间黄金梨的果实亮度、褐变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测定了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脂肪酶(lipase,LPS)等膜脂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以及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 表明,己醛是一种磷脂酶D抑制剂,己醛熏蒸处理的黄金梨,具有相对较低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从而延缓了黄金梨果实贮藏品质的下降;同时,己醛处理也显著抑制了果心膜脂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延缓了脂肪酸不饱和度的下降,提高了果心膜脂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nsaturated patty acid∶ saturated fatty acid,U∶S),推迟了黄金梨果心褐变的发生.因此,己醛熏蒸有利于黄金梨的贮藏,可为梨的采后贮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黄金梨 果心褐变 己醛 膜脂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7-2019年华东地区猪场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我国华东地区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更好地开展猪腹泻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临床数据.分别采用RT-PCR检测方法对2017-2019年华东地区35个场别594份临床样品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 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DCoV)和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等5种猪的病毒性腹泻病原,并对其阳性率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的PEDV、PDCoV、PoRV、TGEV及PSV的平均阳性率为分别为62.6%(372/594)、27.9%(166/594)、16.8%(100/594)、13.3%(79/594)及3.87%(23/594),二重混合感染中以PEDV+PDCoV及PEDV+PoRV为主,平均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2.4%(133/594)和13.3%(79/594).三重感染中以PEDV+PoRV+PDCoV混合感染为主,感染率为7.58%(45/594),未见四重及五重病原混合感染.2017-2019年PEDV平均阳性检出率最高,且常与PoRV及PDCoV发生混合感染,是当前华东地区猪病毒性腹泻类疫病的防控重点.TGEV和PDCoV在健康育肥猪及母猪的检出率中占比较大,表明隐性感染变得普遍,值得养殖户关注.除此之外,PSV的检出率远低于其他4种腹泻病毒.总之,随着2018年后养殖场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猪群管理,各病原检出率和阳性场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关键词: 猪病毒性腹泻 PEDV 混合感染 华东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锑的淡水水质基准及其对我国水质标准的启示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锑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缺乏的问题,收集筛选了锑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数据,使用评价因子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分别推导我国锑的淡水水质基准,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选择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的急性和慢性的水质基准值(466.62μg/L和88.71μg/L)作为最终的基准推荐值.通过与国内外现有锑相关水质标准进行比较,提出在我国相关水质标准修订中分别制定保护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水质标准的建议,避免水质标准对水生生物的"过保护"问题.

关键词: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水质基准 水质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耐热机理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候因素导致的热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引起了广泛关注。植物通过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并激活一系列信号途径来应对热胁迫,这些变化凸显了植物热胁迫响应生理和分子机制的复杂性。本文详细综述了生物膜、活性氧解毒机制、热激蛋白和各类保护剂在植物耐热性形成中的作用,并对未来如何深入研究植物热胁迫响应及耐热性机制机理提出展望,以期为植物耐热性育种提供指导。

关键词: 植物 耐热性 活性氧 热激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4个常规粳稻品种(品系)为材料,根据产量和食味值分为高产优质、高产不优质、中产优质和中产不优质4种类型。选用高产优质、高产不优质和中产优质3种类型共9个品种,研究其产量、品质差异及其高产优质形成的特征特性,以期为安徽沿淮地区适宜品种的筛选、种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结果表明,中产类型与高产类型粳稻在产量上有极显著差异, 2017年和2018年,中产优质类型产量比高产优质类型、高产不优质类型分别低16.95%、16.76%和16.52%、16.33%。2017年,与高产不优质类型相比,高产优质类型和中产优质类型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低39.31%、42.63%;胶稠度分别长22.06%、19.12%;蛋白质含量分别低11.60%、17.78%。这些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特征特性主要表现为,产量在8.35~9.16 t hm~(-2),单位面积穗数在310×104~320×104 hm~(-2)之间,每穗粒数在140左右,千粒重在25 g以上;食味值评分在60~74,胶稠度长度在80~90 mm,蛋白质含量在6%~8%。

关键词: 沿淮地区 粳稻 产量 品质 品种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粳5055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优良食味粳稻的光合特性,进一步挖掘南粳系列水稻光合潜力,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5055及其母本武粳13和父本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类囊体膜蛋白组分与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粳5055在生殖生长期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量子产额、光合性能指数高于关东194,略低于武粳13;南粳5055在完熟期的结实率与千粒质量接近武粳13,高于关东194;温和蓝绿胶电泳结果表明,南粳5055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光系统I复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南粳5055具有较高的Lhca1和Lhca2蛋白含量,而光系统II中心复合物和捕光色素II复合物等其他复合物含量均低于武粳13。说明南粳5055的光合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与母本武粳13较为接近,南粳5055在孕穗期和乳熟期保持相对较高的光系统I复合物含量,且在生育后期具有高效的热耗散能力可以避免光抑制的发生,推测这可能是该品种能保持高效光合特性的物质和代谢基础。

关键词: 优良食味粳稻 叶绿素荧光参数 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腐乳酱营养、功能及呈味氨基酸量化表征

食品科学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腐乳酱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呈味氨基酸。结果表明,腐乳酱营养、功能成分丰富,且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其他腐乳酱,BJ-1中葛根素(12.18 mg/100 g)、γ-氨基丁酸(13.67 mg/100 g)、豆甾醇(0.07 mg/100 g)和β-谷甾醇(0.13 mg/100 g)含量均最高,其中葛根素约为HB的2.5倍、β-谷甾醇为BJ-2的4倍。共检测到15种游离氨基酸,谷氨酸最丰富,亮氨酸次之。根据呈味特征,HB、BJ-2和SH中鲜味氨基酸为主,而BJ-1和GD中苦味氨基酸略占优势,甜味和无味氨基酸所占比例均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70%,可较好反映呈味氨基酸组成的基本信息,其综合评分排序为GD>HB>BJ-1>BJ-2>SH。

关键词: 腐乳酱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游离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托盘育苗中光温资源差异及其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托盘育苗是一种露天式立体育苗方式,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测量并分析其上、中、下3个育苗层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情况,探明其不同育苗层之间光温资源的差异,并以粳稻南粳9108和籼稻Y两优900为供试材料,比较不同育苗层所育秧苗的素质差异。结果表明:各育苗层的光照强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午间达到峰值,不同育苗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晴天时,3个育苗层的托盘水分温度、根系土壤温度、秧苗间温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上层>中层>下层;在同一育苗层,托盘水分温度>根系土壤温度>秧苗间温度;阴天时,中层与下层的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从所育秧苗来看(以南粳9108为例),成苗率中层>上层>下层,上层秧苗相较于中层、下层秧苗,株高分别下降19.2%、19.6%,叶龄增大17.6%、29.0%,茎基宽增大14.8%、24.0%,叶片SPAD值、地上部干质量、根数、发根力等性状也显著提高(P<0.05),株高叶龄比K值降低,干物质积累增多,根系生长更好,秧苗整体素质最高;Y两优900表现与南粳9108相似。综上,上层的光温资源最优,所育秧苗也最为健壮;中下层次之,秧苗素质有弱化现象。可适当加大支架间与育苗层间距离,减少育苗层间光温资源差异,提高秧苗素质一致性。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立体 托盘育苗 温光资源 秧苗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中三叶草黄脉病毒编码的NIa-Pro蛋白亚细胞定位特征初步研究

园艺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叶草黄脉病毒(Clover yellow vein virus,ClYVV)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重要成员。核内涵体a蛋白酶(NuclearInclusionaProtease,NIa-Pro)是一种由Potyvirus病毒编码的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的蛋白,在病毒与寄主互作过程中参与多聚蛋白切割等多种功能的行使。选择2018年在江苏发现的ClYVV蚕豆分离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NIa-Pro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全长729bp,编码1个24.3kD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亚细胞定位特征,构建了融合YFP荧光标签的重组表达载体YFP-NIa-Pro,利用农杆菌浸润法接种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浸润处理后本氏烟叶片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及细胞核都有较强的荧光信号。取浸润区样品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YFP-NIa-Pro在本氏烟叶片中正常表达。这些结果初步表明ClYVV编码的NIa-Pro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分布。

关键词: 蚕豆 三叶草黄脉病毒 核内涵体a蛋白酶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黑麦草+燕麦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品质动态研究

草地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添加不同播量的燕麦(Avena sativa L.)进行混播以及刈割茬次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设100%多花黑麦草(H_0)、100%多花黑麦草+25%燕麦(HY_1)、100%多花黑麦草+50%燕麦(HY_2)、100%多花黑麦草+75%燕麦(HY_3)与100%燕麦(Y_0)5个处理,通过测定株高、分蘖、茎叶比、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体外消化率、纤维素及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来研究各处理地上生物量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比例对分蘖数、可消化干物质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累计粗蛋白产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株高、茎叶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其他田间生产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刈割茬次对除株高和粗蛋白含量以外的其他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不同混播比例与刈割茬次对株高、分蘖数、茎叶比、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单茬干物质产量、单茬粗蛋白产量、可消化干物质含量和单茬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具有交互效应(P<0.05)。处理HY_1(25%燕麦添加量)的资源互补利用性较好,多花黑麦草竞争优势稳定,饲草饲喂价值及生产性能均较高,累计干物质产量达19 445.30 kg·hm~(-2)、累计粗蛋白产量达2 814.04 kg·hm~(-2)、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达13 135.30 kg·hm~(-2),为四川农区多花黑麦草人工草地最佳燕麦混播组合。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燕麦 混播 地上生物量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