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施肥对甜菜产量、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甜菜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吸肥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甜菜产量,制约甜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依次为N>P>K。干物质日积累规律为:苗期增长缓慢,叶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80,125 d达到最大值,在60~80 d时,块根的日积累量超过叶。氮的吸收速率,全株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叶片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100,160 d达到最大值,氮的累积总量在叶中较多。磷的吸收速率,叶片表现为出苗后40~80 d最快,块根在40~120 d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磷在叶和根中的累积量分别在出苗后80,120 d达到最大,80d之后根的累积量超过叶。对于钾,叶在出苗后40~120 d快速吸收并达到最大值,块根在出苗60 d后吸收加快,收获时达到最大;在整个生育期内块根对K的吸收量都低于叶。甜菜单株日吸收N和P量分别在出苗后100,60 d达到最大值;K的日吸收量苗期较少,40~80 d快速增加达到最大,收获前出现负增长。

关键词: 甜菜 产量 吸肥规律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内法与体外法测定反刍动物日粮的甲烷产生量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的预测方法。[方法]利用体内法(SF6示踪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法(IVGPT),研究不同方法测定内蒙古白绒山羊日粮的甲烷产生量和消化率的差异。[结果]IVGPT测定5种日粮的甲烷产生量有低于比SF6示踪技术测定结果的趋势,除沙打旺日粮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IVGPT测定的日粮消化率均比SF6示踪技术的测定值高,除青贮玉米外差异均显著(P<0.05)。IVGPT法测定5种日粮的甲烷产量平均值为26.21 L/kg,SF6示踪技术测定的甲烷产量平均值为27.73 L/kg。IVGPT法与SF6示踪技术测定的甲烷产生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3。[结论]IVGPT测定的甲烷产生量与SF6示踪技术测定值非常接近,说明可用IVGPT法估测反刍动物采食不同种日粮的甲烷产生量。

关键词: SF6示踪技术 体外发酵产气法 甲烷产生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不同NFC/NDF比对奶山羊血液参数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血液参数的影响,选用3只(30~35 kg)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分别为1.02(Ⅰ组)、1.24(Ⅱ组)、1.63(Ⅲ组)、2.58(Ⅳ组)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血液的pH、碳酸氢根(HCO3-)含量、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SBC)均以Ⅳ组最低,饲喂后6 h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以Ⅳ组最高,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日粮NFC/NDF水平增加,血清K+呈降低趋势(P>0.05),Ca2+、C l-含量变化不明显,Na+、阴离子间隙呈上升趋势(P>0.05),均处于正常变动范围内;在本试验条件下,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未显著影响血液的酸碱平衡。

关键词: NFC/NDF 血液 奶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遗传因素对敖汉细毛羊12个性状表现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内蒙古敖汉细毛羊主要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和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估计了12个主要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出生年份或性状鉴定年份对所有性状有显著影响;性别和场别对所有早期性状有显著影响,场别还对产毛性状中的剪毛量、体重和毛长度有显著影响;出生类型对所有产毛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对早期性状中的初生重、断乳重、断乳毛长度和断乳毛细度有显著影响;母亲年龄对初生重和断乳重有显著影响,对其余性状无显著影响;年龄对毛密度分和毛油汗分无显著影响,对其余产毛性状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敖汉细毛羊 动物模型BLUP MTDFREML 遗传参数 遗传评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豆粕-玉米秸秆型日粮中添加纤维复合酶对绵羊消化代谢及日增重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在精粗比皆为3:7的玉米-豆粕-玉米秸秆型日粮条件下,研究纤维复合酶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纤维复合酶对绵羊的氮(N)代谢没有显著影响;显著减少DM、NDF、ADF、HC及CEL的排泄量;提高绵羊日增重。

关键词: 纤维复合酶 绵羊 消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脂蛋白酯酶mRNA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猪cDNA,作为猪LPLmRNA定量检测的标准品,建立检测方法。【方法】用RT-PCR,从猪背最长肌的总RNA中逆转录扩增LPL的cDNA,将纯化的LPLcDNA与pGM-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宿主菌TOP10,提取重组质粒DNA,PCR鉴定并测序分析,对质粒标准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纯化质粒并检测260nm吸光度,确定原液的重组质粒拷贝浓度并以此制备荧光定量PCR梯度浓度标准品。【结果】建立了猪LPLmRNA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达103拷贝,线性范围为1×103~1×1010拷贝,阈值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71)。【结论】成功克隆了LPL实时荧光PCR定量标准,且TaqMan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可对猪背最长肌LPLmRNA的表达进行准确定量。

关键词: 脂蛋白酯酶 实时定量RT-PCR TaqMan荧光探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不同品种β-葡聚糖的积累及差异性研究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燕麦富含的β-葡聚糖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本试验通过对4个皮燕麦品种和5个裸燕麦品种β-葡聚糖积累动态和差异性的研究,明确了裸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高于皮燕麦,且裸燕麦品种保罗的β-葡聚糖含量最高,MARION的β-葡聚糖最低;在籽粒形成的四个发育阶段中,灌浆后期的β-葡聚糖积累最多对成熟期β-葡聚糖含量有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燕麦 β-葡聚糖 积累动态 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和褪黑激素对非生绒期绒山羊激素分泌和绒毛生长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光照和褪黑激素对绒山羊激素分泌和绒毛生长的影响。作者采用随机试验区组的方法,把36只绒山羊平均分成3组,分别进行长光照、短光照和自然光照处理,每组当中一半埋植褪黑素,分别检测血液激素水平和绒毛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埋植褪黑素显著影响绒山羊体内的激素分泌,长光照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短光照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埋植褪黑素组的血浆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不埋植组。光照和褪黑素显著影响PRLI、GF-I的分泌类型,并与绒山羊的绒毛生长有关,短光照或褪黑激素处理各组绒毛平均增加338.83 g;新生羊绒的长度、细度、强度等品质指标均符合纺织工业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光照 褪黑素 绒山羊 内分泌 山羊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退耕还林、退耕还灌、退耕还草不同退耕方式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耗水主要靠降水满足;3种不同退耕方式的植被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均随降水量而变化;土壤表层(0~30 cm)水分含量相差不大;在30~100 cm土层,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始终高于灌木地和草地,草地的最低;对于0~100 cm土层,林地相对于灌木地和草地能更好地维持土壤水分;2005年3种退耕方式的植被在生长季中对水分的消耗均超过降水补给。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退耕还草 退耕还灌 退耕还林 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古羊BMP15基因外显子1位点多态性与产羔性能关系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SSCP技术对蒙古羊BMP15基因外显子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与产羔性能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16个蒙古羊个体中,BMP15基因在该位点均呈现多态性,具有++、A+和AA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该段DNA序列中存在3个碱基的缺失,即编码区第28,29,30位碱基缺失,这个突变使野生型(++)氨基酸序列上相应的10号氨基酸残基亮氨酸(L)缺失,变成了突变基因型(AA),形成B1突变体;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B1突变在双羔系中的发生频率高于单羔系中发生的频率,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两品系在该位点具有中度多态性并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产羔性能关系分析表明B1突变对蒙古羊产羔数无显著影响(p>0.05)。

关键词: 蒙古羊 BMP15基因 多态性 产羔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