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生生物近缘种和产地的分子生物学判别
《水产学杂志 》 2011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渔业生物近缘种及产地的判别由形态学深入到了蛋白质和DNA水平。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经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色谱、免疫学判别以及蛋白的电泳、DNA的序列分析、PCR-RFLP、RAPD、AFLP、SNP、SSRI、SSR、Real-Time PCRs、pecies-specific primer PCR和PCRlab-on-a-chip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把握了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部分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nest-PCR方法对从扬州、泰州、南通三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采集的1 300余份虾样、水生生物等样品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 SSV)携带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516例对虾样品中139例为阳性,33份野生虾样品中7例为阳性,36例野生中华绒螯蟹样品中有2例阳性,317例浮游动物样品中检出阳性数为126例,229例浮游微藻样品中检出阳性数为16例,180例底泥样品中检测阳性数为34例,贝类、螺类及水样中未能检测到W SSV。调查结果提示,对虾、野生虾、浮游动物可能在南美白对虾感染W SSV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绒鳌蟹及浮游微藻也有较低比例的携带病毒能力,其作用不可忽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投喂蚕豆和普通配合饲料草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及营养评价
《南方水产科学 》 2011
摘要:对投喂蚕豆和普通配合饲料的2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中的胶原蛋白、钙离子(Ca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和Ca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49±0.011)%和(0.036±0.011)%,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分别提高了36.7%和154%。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16.802±1.823)%,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氨基酸总量为(18.444±0.850)%;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yl)和丙氨酸(Ala)]总质量分数为(6.613±0.771)%,低于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投喂蚕豆草鱼和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总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3.857%和76.33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占脂肪总量的(55.598±2.403)%和(33.832±2.755)%。结果表明,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和Ca2+含量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有显著提高,但其鲜味程度、氨基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湿地海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与富营养化
《渔业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2009年2、5、7、8、9、11月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高含量区基本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及其邻近海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由大沽河入海径流所控制;(2)胶州湾湿地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月际变化明显,其含量基本与大沽河入海径流量呈正相关,即丰水期营养盐含量高,枯水期营养盐含量低;(3)胶州湾湿地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属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4)胶州湾湿地海水的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属中度污染;(5)大沽河入海径流是胶州湾湿地海水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海水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突出环境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凡纳滨对虾池塘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8~10月,于茂名市电白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选择3个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进行虾池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试验。每个池塘安装5个网箱,网箱中罗非鱼的密度分别为12.5、25、37.5、50、62.5尾/m2,鱼的规格为(68±3)g/尾,密度为12.5尾/m2的网箱不投喂饲料,其余网箱投喂罗非鱼饲料。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网箱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投喂饲料网箱罗非鱼的饲料系数和肥满度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密度为62.5尾/m2网箱罗非鱼规格偏小,存活率显著偏低,其他网箱罗非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50尾/m2网箱罗非鱼规格较大,产量与62.5尾/m2网箱接近并显著高于其他网箱。说明在对虾池塘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网箱中罗非鱼放养密度以50尾/m2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食用安全——生殖毒性分析
《水产学杂志 》 2011
摘要:以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普通鲤鱼肉(受试物)作为小鼠的饲料基础蛋白成分,以10%、5%、2.5%的比例掺入饲料喂饲小鼠,并以常规大鼠饲料为阴性对照,采用二代繁殖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周期全过程的影响,检测转基因鲤作为食物对实验动物小鼠生殖过程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各代各剂量组试验小鼠全部生殖毒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虽然有单项指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未见其生物学意义,未见与喂饲转基因鲤相关的异常改变。经对出现统计学差异的各单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和生物学意义分析,对转基因鲤(阳性)各组、普通鲤(阳性对照)各组、阴性对照组各指标综合观察,未发现转基因鲤对二代雌、雄性别小鼠有生殖毒性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方斑东风螺单孢子虫病的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1807)单孢子虫病进行了首次报道,对其病理学特征、流行季节和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方斑东风螺被单孢子虫侵袭后,吻管、足肌、肠、消化腺、鳃、胃和肝等器官引起一系列病变。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到肠上皮黏膜组织细胞布满该虫营养体和各发育期的多核质体,造成肠结缔组织呈现炎症反应。寄生部位病灶肿胀、混浊、坏死、崩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泾河宁夏段夏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水生态学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10年7-8月对泾河宁夏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种类有6门、81种(属),密度为1.1万~11.6万个/L,平均密度为4.37万个/L。生物量为0.024~0.210mg/L,平均生物量为0.083mg/L。浮游动物有4门、54种(属),密度为60~185个/L,平均密度为107.73个/L。生物量为0.02~0.66mg/L,平均生物量为0.24mg/L。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该河段水质良好,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