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基质固相分散法与固相萃取法在检测水产品中己烯雌酚残留中的应用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1

摘要:分别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MSPD)法、固相萃取(SP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水产品中己烯雌酚(DES)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MSPD与SPE 2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MSPD法中样品以弗罗里硅土(Florisil)作为固相分散剂,经乙酸乙酯提取,再用Florisil净化;SPE法中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Florisil小柱进行净化,最后经GC-MS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测定水产品中DES.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300μg/L,相关系数为0.998 5.MSPD法回收率大于90%,检出限为0.3μg/kg;SPE法回收率大于80%,检出限为0.5μg/kg.2种方法均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将2种前处理方法的步骤与结果进行比较,MSPD法萃取水产品中DES的残留更简便、省时以及更节省溶剂.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己烯雌酚 水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呼玛河3种茴鱼遗传分化及属内地位的微卫星分析

水产学杂志 2011

摘要:茴鱼属(Thymallus)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同域分布的黑龙江茴鱼(T.grubii)、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及待定名种(T.sp.)3种茴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其种群遗传结构、分化水平及分类学地位,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遗传学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黑龙江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和待定名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7.3、18.2和15.3,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9112、0.9190、0.849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分别为0.8900、0.8980和0.8250,种群中的特有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37和43。黑龙江茴鱼与下游黑龙江茴鱼的遗传距离(Ds)最小(0.9617),下游黑龙江茴鱼与待定名种最大(1.8427),3种茴鱼的Fst为0.1575(P<0.01),远大于黑龙江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的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研究表明,黑龙江上游3种茴鱼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种间产生显著的遗传分化,结合3种茴鱼种间稳定而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差异及其地理分布现状,支持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同域分布的3种茴鱼在属内各为独立种的分类学地位。

关键词: 茴鱼属 微卫星 遗传分化 分类地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水质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海洋学研究 2011

摘要: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对该倾倒区的水质进行了评价;采用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倾倒区2000—2009年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9月影响该海域表、底层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无机氮、铜、铅和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Qi表明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水质优劣顺序为:2000年>2006年>2004年>2009年>2008年,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有机污染指数A呈上升趋势,但海水水质为贫营养水平,无富营养化现象,水体质量状况良好。

关键词: 岚山港 倾倒区 水质 富营养化指数 有机污染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台湾海峡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的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含量为10×108cfu/g)分别以0.0%(对照组)、0.1%、0.2%、0.3%、0.4%、0.5%和0.6%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重为17.47±0.19 g的尖吻鲈,养殖时间8周.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尖吻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逐渐增高,在0.5%组达到最大,增重率提高9.77%,特定生长率提高4.56%;同时该组的肥满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尖吻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在各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尖吻鲈的前肠蛋白酶在0.2%组达到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别及部位的消化酶则低于对照组或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此作用与消化酶变化相关不明显.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地衣芽孢杆菌 尖吻鲈 生长特性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房蛤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

摘要: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dc-ELISA)测定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半抗原STX分别与卵清蛋白(OVA)和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得到免疫抗原STX-OVA和包被抗原STX-BSA。用STX-OV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确定的最佳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2μg/mL,多抗的工作浓度为1∶800,羊抗鼠二抗工作浓度为1∶1 000。回归方程Y=0.136 6X-0.015 1,R2=0.990 1。该方法的灵敏度达到5.8μg/mL,检出范围在0.2~926μg/mL。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钠在北方草鱼养殖中的巧用

中国水产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南方一直是我国草鱼的主养区,近年来,由于北方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对草鱼的需求越来越大,养殖面积也不断增加。然而草鱼的老三病"烂鳃、肠炎、出血"制约着草鱼产业在北方的发展。根据本人多年在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草鱼养殖过程中,巧用氯化钠对疾病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会计 2011

摘要: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指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控制和指导。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名贵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试验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工厂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养殖模式。在工厂化车间养殖条件下,共放养驼背鲈60 000尾、波纹唇鱼2 600尾,进行名贵海水鱼类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驼背鲈养殖成活率30.8%,波纹唇鱼养殖成活率81.9%。试验证实工厂化车间养殖系统可以用于名贵海水鱼类驼背鲈和波纹唇鱼的养殖生产。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驼背鲈 波纹唇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田软海绵酸对黑鲷胚胎发育及仔鱼的急性毒性

生态毒理学报 2011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对生物胚胎组织发育过程的毒性作用机制,采用静水和半静水实验法,用OA毒素与过滤海水按等对数间距分设5个浓度组,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对人工养殖的黑鲷鱼卵和仔鱼进行了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OA使鱼卵的死亡率和孵出仔鱼的畸形率升高,但对孵化率的影响较弱。OA对黑鲷仔鱼的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51.63、45.58、37.97和25.72nmol·L-1,仔鱼体内毒性蓄积程度也随时间逐渐减弱。OA毒素对仔鱼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均有诱导作用,与对ACP的影响相比,OA毒素对GSH-PX活性的诱导作用更为突出。此外,OA毒素还会对黑鲷仔鱼的肝脏细胞的核酸代谢及DNA合成有一定的影响,使得RNA和DNA的含量比值发生显著变化。

关键词: 大田软海绵酸 黑鲷,胚胎发育 免疫系统 RNA/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腐皮综合症"刺参体腔液指标变化的初步研究

齐鲁渔业 2011

摘要:对用"腐皮综合症"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感染刺参的7个体腔液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抗病刺参和易感刺参体腔液吸光值和颗粒细胞浓度在第10天差异显著(P〈0.05).2)抗病刺参和易感刺参总细胞浓度和透明细胞一淋巴样细胞浓度在第5天差异显著(P〈0.05).3)抗病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活力在试验各天均保持较高水平,且在第10天与易感刺参有显著差异(P〈0.05);易感刺参体腔液酸性磷酸酶活力在第5天明显高于抗病刺参(P〈0.05),之后各天迅速降低,并显著低于抗病刺参(P〈0.05).4)抗病刺参和对照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各天始终无显著蒡异(P〉0.05).抗病刺参和易感刺参在第10天蒡异昂著(P〈0.05).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症 灿烂弧菌 体腔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