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驼背鲈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南方水产科学 2011

摘要:利用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外周血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镜下可区分6种类型的细胞: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和浆细胞。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可见线粒体、少数囊泡;根据细胞中的颗粒形态大小和细胞核的形态,可将粒细胞分为4种类型:I型粒细胞、II型粒细胞、III型粒细胞和IV型粒细胞。单核细胞圆形,表面较平整,偶有伪足伸出,空泡多见;淋巴细胞的胞质少,仅在细胞核边缘处形成薄薄的一层,细胞器少;血栓细胞异染色质丰富,沿核膜呈带状分布,胞质中有较多大小不等的空泡和少量的线粒体;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成层分布包绕在核周围。此外可见到嗜曙红细胞吞噬红细胞、血栓细胞成群聚集分布的现象。

关键词: 驼背鲈 血细胞 显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近海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研究

海洋与湖沼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在长江口近海春季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资源量变化、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优势种类长度谱进行了分析。调查共捕获鱼类187种,带鱼在三次调查中占据绝对优势,其渔获量均占总渔获量的50%以上,其它优势种类,除小黄鱼、刺鲳、银鲳外,均为小型非经济种类。另外,冷温性的鳄齿鱼也成为优势种。多样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50—100m等深线之间,并且2008年的位置相对于2007年向东北方向偏移。群落中鱼类长度谱主要集中在3—33cm之间,带鱼、小黄鱼、竹筴鱼等种类优势长度组比较集中,并且个体相对较小。鱼类群落的这种演替和时空分布的异质性,是外界干扰下群落内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生存、繁衍及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态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 长江口 群落结构 多样性 长度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节水型城市 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北京市为例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摘要: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不断加剧,城市水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立树立节水观念、完善节水管理体制和建设节水技术体系。

关键词: 节水型城市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品系罗非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蛋白柱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了4个品系罗非鱼血清的免疫球蛋白(Ig)。优化的分离纯化条件为:进样量1.0mL血清,4℃结合3.5 h,流速1.3 mL/min。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定分离得到的免疫球蛋白最高浓度在1.87~2.95 mg/mL之间。绘制洗脱曲线,比较A蛋白柱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4个品系罗非鱼血清Ig的效果。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4个品系罗非鱼血清Ig重链、轻链的分子量分别在80、30 ku左右。表明A蛋白柱亲和层析法可用于罗非鱼血清Ig的快速分离纯化。

关键词: A蛋白柱 罗非鱼 免疫球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湿地的概念功能、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的重要性、国内外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叙述,综述了相关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同时还针对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中的关键限制性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石油烃污染状况及其对贝类质量安全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1~11月在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分别采集表层海水、表层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进行了石油烃含量分析.依据石油烃含量检测结果,分析了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及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和种间差异,并对3种介质中石油烃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探讨了贝类体内积累的石油烃及对贝类质量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海水中石油烃的含量范围在3.61~98.21μg/L,沉积物均值含量范围在6.75~25.95mg/kg,养殖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范围在2.14~42.87 mg/kg,贝体中石油烃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菲律宾蛤﹥牡蛎﹥扇贝.②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海水中石油烃含量以7月最高、8月最低,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以9月最高、3月最低.③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表层海水污染状况为受到石油烃污染,表层沉积物污染状况为未受到石油烃污染,而养殖贝类污染状况为受到石油烃污染.不同贝类品种污染程度不尽相同,栉孔扇贝污染轻于菲律宾蛤和牡蛎.④进行了养殖贝类与其它2种暴露介质石油烃含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养殖贝类与表层海水的石油烃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与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只是有一般的正相关性(r=0.37).⑤对贝类体内所含石油烃类而言,桑沟湾3种养殖贝类的食用安全风险相对较小.

关键词: 桑沟湾 石油烃 污染评价 相关性 贝类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蟹生态育苗池中敌害生物龙虱幼虫的药物杀除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研究了杀灭菊酯、溴氯海因、敌百虫、漂粉精和漂白粉五种水产药物对河蟹生态育苗池中最常见敌害生物龙虱幼虫(水蜈蚣)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安全浓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杀灭菊酯、溴氯海因、敌百虫、漂粉精和漂白粉对龙虱幼虫24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0.05mg/L,6.63mg/L,3.65mg/L,6.91mg/L,28.95mg/L,48h的LC50值分别为0.03mg/L,4.38mg/L,2.38mg/L,3.84mg/L,14.10mg/L,96h的LC50值分别为0.00mg/L,1.12mg/L,0.54mg/L,2.15mg/L,3.05mg/L;杀灭菊酯、溴氯海因、敌百虫、漂粉精和漂白粉对龙虱幼虫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06mg/L,0.57mg/L,0.31mg/L,0.36mg/L和1.00mg/L;龙虱幼虫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为:杀灭菊酯>敌百虫>漂粉精>溴氯海因>漂白粉。

关键词: 河蟹育苗 龙虱幼虫 敌害生物 急性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咸鱼风味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咸鱼是中国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水产食品,营养丰富,咸中带香,深受大众的喜爱。文章阐述了咸鱼的风味成分、咸鱼独特风味的形成机理以及风味物质检测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咸鱼风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咸鱼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咸鱼 风味 形成机理 检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健康养殖中的设施标准研究进展

农学学报 2011

摘要:为完善标准体系,指导全国养殖设施标准制修订工作,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以满足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梳理现行与水产健康养殖有关的标准,并分类组织研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建立养殖设施标准体系,回顾了健康养殖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健康养殖中设施标准的现状,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渔业 健康养殖 设施 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胶渗透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33种拟除虫菊酯

分析试验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33种拟除虫菊酯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内标及NaCl,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均质提取3次,提取液在45℃水浴中旋转浓缩,经乙酸乙酯:环己烷(1:1)进行2次溶剂交换后,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用鲤鱼、对虾两种不同的水产品各添加0.05、0.1和0.2 mg/kg 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在71.5%~120.0%,RSD 1.2%~15%。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均大于0.99,检测限1.0~29.0μg/kg,适用于水产品中33种拟除虫菊酯的定性定量测定。

关键词: 水产品 拟除虫菊酯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