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度对点篮子鱼的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容积为500 L的圆锥形塑料缸中分别用对照(自然海水)、配制的盐度为20、10、5的海水和淡水(地下水)养殖点篮子鱼[(67.76±26.12)g],研究了不同盐度对点篮子鱼存活、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淡水组第9天出现死亡,至第27天时死亡率达100%,其余各组未出现异常,死亡率为0%。各盐度组鱼的特定生长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盐度10组鱼体重显著高于盐度20和盐度5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全长显著低于其余各盐度组。驯化40 d后,对各组鱼鳃、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除盐度5组外,盐度10、20组点篮子鱼鳃、肝脏、肾脏、肌肉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在驯化40 d后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中鱼鳃的SOD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显著高于盐度10和盐度20组,肝脏、肌肉和肾脏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点篮子鱼不同组织中SOD和CAT酶活力在不同盐度下均以肝脏中最高,肾脏和鳃次之,肌肉中最低;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以肝脏中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P<0.01),肌肉次之,肾脏和鳃最低;羟自由基活力以肾脏中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羟自由基活力(P<0.05);鳃次之,肝脏和肌肉中最低,结果表明盐度能影响抗氧化酶活力大小,但并未影响鱼体内酶的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苯尼考对鲟鱼的急性毒性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氟苯尼考对鲟鱼的急性毒性。采用改进寇氏法计算试验鲟鱼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95%置信区间。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鲟鱼96 h的LD50为891.25 mg/(kg鱼体重),95%的置信区间为840.42~942.39 mg/(kg鱼体重),安全剂量为193.69 mg/(kg鱼体重),符合低毒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现代渔业信息 》 2011
摘要:螺肉与螺壳分离病是方斑东风螺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壳高0.5cm以下的稚、幼螺阶段,严重时可造成螺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本文报道了方斑东风螺中间培育过程中由于养殖水体中混入以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borneoensis)为主的桡足类对稚、幼螺的攻击,导致稚、幼螺受伤部位发生溃疡性病变,进而诱发稚、幼螺肉壳分离疾病发生的镜检检查结果。通过采取杀灭螺池中桡足类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研究结果验证了桡足类对方斑东风螺稚、幼螺的危害性。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稚、幼螺 肉壳分离病 桡足类 溃疡性病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环境审计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 》 2011
摘要:审计作为一门具有较高监督性的学科,己经被许多领域所采用,在环境问题面前,人们再一次利用审计学的特点,将环境与审计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环境审计。通过实施环境审计,可以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对政府及各组织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基于环境审计的有效开展进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用PP/PA复合单丝和普通PP单丝的耐磨性比较(英文)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用聚丙烯聚酰胺(PP/PA)复合单丝是东海水产研究所采用共混改性技术及特殊纺丝工艺生产的渔用纤维新材料。课题组在对渔用PP/PA复合单丝和普通聚丙烯(PP)单丝结构和性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同等加压负荷下两种单丝的磨损质量损失、耐磨度、强度保持率以及伸长变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单丝材料的结构与耐磨性之间的关系。在相同加压负荷(1.274N)下,干摩擦、水润滑摩擦条件下的渔用PP/PA复合单丝的磨损质量损失较普通PP单丝分别减小了25.9%、10.0%;在1.274N、2.901N和5.351N加压负荷及干摩擦条件下渔用PP/PA复合单丝较普通PP单丝的耐磨度增加了38.4%、28.2%和28.4%;在1.274N、2.901N和5.351N加压负荷及水润滑摩擦条件下渔用PP/PA复合单丝较普通PP单丝的耐磨度增加了63.8%、74.7%和94.6%;在相同加压负荷(1.274N)、摩擦次数及干摩擦条件下,渔用PP/PA复合单丝的断裂强度保持率高于普通PP单丝,而伸长变化较小。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PP单丝相比,渔用PP/PA复合单丝耐磨性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蛋白酶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在南极磷虾自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蛋白酶的分离纯化条件和主要生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经过30%~70%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 HR凝胶层析后得到电泳纯的蛋白酶,该酶纯化倍数为12.59,产率为43%,分子质量约为28 ku;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为pH 8.0和50℃;该酶pH稳定范围为pH 7.0~9.5,并在45℃以下较稳定;苯甲基磺酰氟(PMSF)、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对甲苯磺酰基赖氨酸氯甲基酮(TLCK)对该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体营养水平对3种沉水植物吸收磷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太湖3种沉水植物对磷的吸收特性,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3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金鱼藻和伊乐藻在寡、富和超富3种营养水平条件下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对无机磷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3种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水平水体中活性磷均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且3种沉水植物间的去除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去除能力表现为:金鱼藻>轮叶黑藻>伊乐藻;同种植物在不同营养水平下,去除磷能力不同,轮叶黑藻和伊乐藻在寡营养水质下对活性磷去除效果最强,不同营养水质下活性磷的去除能力表现为:寡营养>富营养>超富营养;而金鱼藻的去除能力表现为:富营养>寡营养>超富营养。与自然光照条件比较而言,3种沉水植物对活性磷的吸收作用能力减弱,这表明光照影响3种沉水植物对活性磷的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K_3对松浦镜鲤体成分、肉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对松浦镜鲤体成分、肉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以豆粕和鱼粉为蛋白质源的基础饲料(维生素K1含量为0.54 mg/kg)中分别添加0、5、10、20、40、80和2 000 mg/kg的维生素K3(甲萘醌烟酰胺亚硫酸盐),配制成7种试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2.58±0.16)g的松浦镜鲤幼鱼525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放养25尾,在水温24℃、溶氧7.46~8.61 mg/L条件下饲喂60 d。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对松浦镜鲤的体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0 mg/kg组的剪切力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10 mg/kg组的pH24 h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滴水损失显著大于0和5 mg/kg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大于0和5 mg/kg组(P<0.05),肝胰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大于2 000 mg/kg组(P<0.05);10和20 mg/kg组的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大于0、80和2 000 mg/kg组(P<0.05),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折线模型对饲料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和肝胰脏中T-AOC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得出T-AOC最高时的维生素K3的添加量为16.89 mg/kg。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可提高松浦镜鲤肌肉的剪切力,降低肌肉的系水力;不添加或过量添加维生素K3均会降低松浦镜鲤的抗氧化能力,其适宜添加量为16.89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浓度臭氧冰制取技术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臭氧发生器制取高浓度臭氧气体,经高效涡旋气-水混合泵与水循环混合溶解臭氧而取得高浓度的臭氧水,然后把高浓度臭氧水持续地送入快速制冰机中制成鳞片状的臭氧冰。通过对影响制取臭氧冰浓度的臭氧气体流量、水温、混合压力、水pH和水质等条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臭氧冰的生产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的pH为4.0,水温接近0℃,臭氧气体流量2.5L/min,混合泵出水压力0.2MPa的条件下进行循环混合,能制出高浓度的臭氧水和臭氧冰,所制得臭氧冰的臭氧浓度达16.7m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