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酶活力的变化

海洋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中华鲟幼鱼持续饥饿43 d,每隔6 d采样1次,研究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7项酶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丙氨酸转氨酶活力波动范围为42.1~134.6 U/L,在第13天与第37天均出现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在饥饿19 d后出现下降,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为310.1±52.4 U/L与420.8±83.4 U/L;溶菌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43 d组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总抗氧化能力在饥饿19 d后下降至较低水平,饥饿13 d组显著高于饥饿37 d组;肝脏Na+-K+-ATP酶活力在饥饿前期下降,在饥饿37 d后显著升高,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乳酸脱氢酶活力在饥饿13 d后显著下降,波动范围为5.101~3.154 U/g;碱性磷酸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19~43 d的5个组显著高于饥饿1 d组。从总体上看,中华鲟幼鱼生理指标在饥饿19~25 d后产生较大变化,这可能与其新陈代谢与能量供应水平下降有关,在人工养殖与救护工作中应防止中华鲟幼鱼受到长期的饥饿胁迫。

关键词: 中华鲟 饥饿 生理 新陈代谢 能量供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上游渔业水域的水质分析与评价

黑龙江科学 2011

摘要:2001年5月、7月、9月对黑龙江上游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化学耗氧量CODM、N、P等平均值较高,黑龙江上游水体呈现富营养化。

关键词: 黑龙江上游 富营养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对小体鲟和史氏鲟体内SOD活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水产学杂志 2011

摘要:在水温23℃、pH值6.5、溶氧10mg/L、氨氮含量小于0.1 mg/L和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01 mg/L的条件下,将恩诺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 mg/kg浓度,连续口服给平均体重50.0±5.0g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及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5 d,停药2d后测定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以期掌握不同恩诺沙星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趋势,探讨分析该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鲟两种组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SOD酶,且在对照组及所有给药组肝脏中酶活力均高于血浆中。不同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均先受诱导升高,而后被抑制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40 mg/kg浓度组达到最大值。血浆中SOD活力受给药浓度影响较小,起伏较平稳,而小体鲟SOD活力始终高于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变化较剧烈,在低浓度组(<40 mg/kg)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小体鲟,而在高给药浓度组(>40 mg/kg)则小体鲟略高于史氏鲟。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史氏鲟 小体鲟 SO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角蛤蜊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科学养鱼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四角蛤蜊(Maoctra Veneriformis Reeve)俗称白蛤,隶属瓣鳃纲(Lame Llibrar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蛤蜊科(Mactridae),蛤蜊属(Mactra),是沿海滩涂广泛分布的一种低值贝类。山东省潍坊地区盛产的四角蛤蜊等滩涂低值贝类深受东南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叉尾斗鱼种群遗传变异与亲缘地理

生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采自珠江、鉴江、漠阳江、赣江、韩江、黄冈河、九龙江和闽江8个流域23个采样点121尾叉尾斗鱼m tDNA控制区3′端和临近序列共400bp,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格局。所分析序列只有13个变异位点,共有11个单倍型,碱基序列总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7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18,均较低。珠江流域存在群体内独有单倍型,有两个广布单倍型H1和H2,分别占所有样品的19%和62%。最小进化网络图显示单倍型没有明显的亲缘地理格局,呈星状发散,H1和H2处于中心。AMOVA分析显示变异主要来自地理区内群体间,歧点分布和中性检测显示叉尾斗鱼并未经历种群扩张。结果表明叉尾斗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很低且存在地理差异;各流域个体呈混杂分布格局,现有群体可能在珠江流域有东西两个起源;推测种群最近经历严重瓶颈效应。

关键词: 叉尾斗鱼 mtDNA控制区 种群遗传变异 亲缘地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莲花粉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1

摘要: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白莲花粉β-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莲花粉β-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酸乙酯作为有机提取溶剂,按提取时间180min、45℃、料液比1:6,提取2次,β-胡萝卜素提取率达679.864μg/g。

关键词: 白莲花粉 β-胡萝卜素 有机溶剂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近3年青岛胶州湾贝类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从胶州湾34个养殖单位采集贝类,近300多个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铜、镉。结果表明,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镉、菌落总数等项目均未检出,符合食用安全标准,但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超出规定值范围。本研究根据对胶州湾水域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监控调查,采用贝类质量等级划分评价指数法(Sj)对养殖贝类质量进行评价和探讨,说明胶州湾贝类基本符合国家食用安全标准,但应随时注意胶州湾水域的污染状况与变化,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关键词: 菲律宾蛤 牡蛎 扇贝 有毒有害物质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带中褐藻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食品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海带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淡干海带80多万t,每年用于生产褐藻胶、碘及甘露醇的海带约占总产量的2/3以上。目前,我国褐藻胶年产量已达3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0%,但一直未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企业采用的测定方法不同,产品得率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到原料消耗和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同时无法准确了解原料含胶量及生产效率。为此,研究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海带中碘、褐藻胶、甘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其中褐藻胶含量的测定采用质量法和醋酸钙法。该方法加标回收率>92.0%,质量法和醋酸钙法两方法间的相对偏差<1.2%,能够满足检测要求。

关键词: 海带 褐藻胶 质量法 醋酸钙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尔泰杜父鱼生物学初步研究

淡水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间,对额尔齐斯河支流阿尔泰杜父鱼(Cottus sibiricus altaicus Li et Ho)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体长L(mm)与体重W(g)的关系式为:W=1×10-5L3.0745,阿尔泰杜父鱼雌鱼最小性成熟体长和体重分别为61.0 mm和5.80 g,对11尾雌性性成熟个体进行统计,阿尔泰杜父鱼成熟系数为18.05~43.55,平均为31.27±7.01;个体绝对繁殖力(F)变动范围为89~294粒,平均(194±74)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L)变化范围为14.32~40.29粒/mm,平均(29.01±9.63)粒/mm;个体相对繁殖力(FW)变化范围为21.66~48.04粒/g,平均(36.99±8.22)粒/g。根据卵径分布图判断,阿尔泰杜父鱼为一批产卵类型鱼类。

关键词: 阿尔泰杜父鱼(Cottus sibiricus altaicus Li et Ho) 生物学特性 额尔齐斯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扇贝裙边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实验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扇贝(Chlamys farreri)裙边为研究对象,通过海洋碱性蛋白酶水解获得抗氧化肽。研究酶解温度、pH值、固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和水平,采用L16(45)正交试验,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固液比1:3.26(m/V),加酶量0.44%(W/V),温度31.20℃,pH值为9.0,酶解时间为1 h,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3.78%,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9%,理论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扇贝裙边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扇贝裙边 抗氧化肽 酶解 响应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