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种李果皮蜡质的结构与成分比较
《核农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品种李果皮蜡质特性,选择3种李(空心李、蜂糖李和脆红李)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果皮表面结构,通过非靶向气相色谱-质谱(GC?MS)代谢组学技术对果皮蜡质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心李果皮有大量堆叠的片状和杆状蜡质结构,蜂糖李果皮有颗粒状蜡质晶体以及大量片状蜡质结构,脆红李果皮有片状和大量堆叠的杆状蜡质结构.空心李果皮蜡质含量最高,蜂糖李次之,脆红李最低.3种李果皮蜡质中共检测出7类87种成分,其中伯醇含量最高、烷烃次之、酮类含量最少.主成分分析显示3种李果皮蜡质组分相对含量差别较大,组分区分明显;聚类热图分析显示空心李与脆红李的蜡质成分相近,与蜂糖李蜡质成分差异较大.李果皮上的片状结构蜡质与蜡质成分中醇类和烷烃含量高相关,并且对称二元醇和三萜类化合物对杆状蜡质以及白霜状蜡质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贮藏时期李果皮蜡质结构和成分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贵州辣椒育种研究进展
《耕作与栽培 》 2022
摘要:辣椒作为贵州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作物,品种成为贵州从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跨越的瓶颈.本文综述了贵州在引种试验、种质资源搜集及评价、育种方法、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辣椒育种发展提出了建议.


菖蒲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收集保存的59份菖蒲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和遗传变异进行评价,为菖蒲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59份菖蒲种质为材料,测定其叶长、叶宽、穗长等6个主要表型性状,并对其进行遗传多态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59份菖蒲资源的表型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以状佛焰苞长度最大,为42.13%,叶长最小,为19.29%;叶长与叶宽和叶状佛焰苞长、叶宽与叶状佛焰苞长、穗长与花序柄长、穗粗与叶状佛焰苞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叶长与穗长、叶宽与穗长和穗粗、穗粗与花序柄长呈显著正相关;59份菖蒲资源分为中叶型、细叶型和宽叶型3个类群.[结论]菖蒲资源的表型性状差异明显,遗传基础广,遗传变异丰富,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资源基础.


二穗短柄草BdCO基因表达与生物学功能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ONSTANS(CO)基因在光周期途径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CO基因在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dCO基因在长日照、短日照、连续光照、连续黑暗和不同发育阶段都呈现明显昼夜节律并受光周期调控.将构建的目的蛋白与绿色萤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注射入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中,发现BdCO定位于细胞核,预示该蛋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出与BdCO启动子结合的关键转录因子BdGI,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进一步证实BdGI对BdCO转录有激活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和免疫共沉淀三种方法证明了BdCO蛋白与BdFKFl蛋白、BdZTL蛋白分别在体内和体外存在互作关系.综上所述,BdCO基因表达受生物钟和光周期双重调控,该基因编码蛋白可能在细胞核内行使功能.


HPLC法同时测定和评价"黔中金荞麦"中4种成分含量
《中国兽药杂志 》 2022
摘要:"黔中金荞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牧草(品种登记号:2019581),为建立同时测定该药材中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芦丁和槲皮素的检测方法,考察其含量多样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分析其含量与野生金荞麦的差异.C18柱(250×4.6 mm,5μm),乙腈-0.4%磷酸水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0.7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温度30℃;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5~85(r2=0.9998)、5~80(r2=0.9998)、0.5~8(r2=0.9996)、0.125~2.0μg/mL(r2=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高;黔西和麦坪的"黔中金荞麦"4种成分总含量高达1189.70、1108.01μg/g,其中原花青素B2、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最高,丹寨野生金荞麦表儿茶素含量最高.结果表明,本法准确可靠,适合"黔中金荞麦"的内控质量监测,"黔中金荞麦"中活性物质含量高且质量稳定,优于野生金荞麦.
关键词: 黔中金荞麦 芦丁 槲皮素 表儿茶素 原花青素B2 高效液相色谱


单一和复合乳酸菌添加对高丹草青贮效果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单一和复合乳酸菌添加处理对高丹草青贮发酵效果的影响,为高丹草青贮菌剂的开发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前期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保存编号LP06)、戊糖片球菌(保存编号PP02)和短乳杆菌(保存编号LBR02)添加至高丹草,乳酸菌总添加量约5×105 CFU/g,设8个处理:(1)CK(无乳酸菌);(2)LP06;(3)PP02;(4)LBR02;(5)F-1(LP06:PP02=1:1);(6)F-2(LP06:LBR02=1:1);(7)F-3(PP02:LBR02=1:1);(8)F-4(LP06:PP02:LBR02=1:1:1).对8个处理青贮60 d后的感官品质进行评定,测定分析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主要微生物数量,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高丹草青贮60 d后,LP06和F-1处理具有明显芳香果味,感官品质最优;F-2处理pH最低,为3.88;7个乳酸菌添加处理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CK(P?0.05,下同);LP06处理乳酸含量最高,为4.21%;LBR02、F-2、F-3和F-4处理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LP06、F-1和F-4处理乳酸菌数量较高,均在7.00×105 CFU/g以上;LBR02、F-2和F-3处理未检测到酵母菌和霉菌,有害微生物生长抑制效果明显;7个乳酸菌添加处理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CK,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低于CK,而干物质(DW)、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8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F-2处理隶属函数值最高(0.69),青贮发酵效果综合表现最优.[结论]同型发酵乳酸菌LP06在提高高丹草青贮感官品质、降低NH3-N含量、减少CP损失、增加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上表现更具优势,异型发酵乳酸菌LBR02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方面作用更显著,LP06和LBR02以1:1比例混合添加青贮发酵效果综合表现最优.
关键词: 高丹草青贮 乳酸菌添加剂 感官品质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10份野生猕猴桃属植物抗溃疡病检测与砧木筛选
《现代园艺 》 2022
摘要:为筛选猕猴桃抗溃疡病砧木,以贵州省野生猕猴桃属植物为试材,进行离体枝条和扦插苗枝条抗病性检测,测定其病情指数,评价抗病程度,并以高抗材料为砧木,贵长和红阳猕猴桃为接穗进行嫁接试验,观测嫁接后的成活率与保存率。结果表明:10份野生猕猴桃属材料离体枝条接种溃疡病菌后病情指数在0.0%~48.2%之间,扦插盆栽苗枝条接种溃疡病菌,病情指数在0.0~42.4之间,对猕猴桃溃疡病均具有抗性。以其中3份高抗材料(葛枣、四萼、毛蕊猕猴桃)为砧木,贵长和红阳猕猴桃为接穗,嫁接成活率在17.9%~93.6%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四萼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为砧木嫁接成活率达75%以上,表明2份材料与红阳和贵长猕猴桃具有较好的亲和力,毛蕊猕猴桃嫁接成活率为0.0%和2.1%,亲和性较差。初步判定四萼猕猴桃、葛枣猕猴桃可作为较好的抗溃疡病砧木材料加以选育利用。


气象因子对火龙果品质影响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探索影响火龙果品质关键气象因子,为开展火龙果气候品质认证和打造"气候好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贵州火龙果主产区2020年3个批次的火龙果品质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火龙果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对品质的影响并构建了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品质指标同时受多个气象因子影响,影响VC含量、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膳食纤维含量主要气象因子分别为平均气温日较差、开花期≥10℃活动积温、成熟期平均最高气温、成熟期平均气温、现蕾期降雨量和开花期的≥10℃活动积温;各个品质指标预测模型拟合系数在0.47~0.89,对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预测效果较好.


玛瑙红樱桃果实不同发育阶段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玛瑙红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绿熟期、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香气成分对樱桃果实香气的贡献,以确定关键香气物质.在4个不同发育时期,共检测出114种物质.其中,在绿熟期、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检出79、77、44和53种香气物质.绿熟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醇类物质,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相对含量最多的均是醛类物质.醛类物质从绿熟期开始便持续不断合成,直至商熟期达到最高值,至完熟期时又略微下降.与之相反的是,酯类物质和醇类物质在果实绿熟期和着色期大量合成,至果实商熟期时骤减至最低值,至完熟期时又略微回升.芳香醛类、C6醛类和C6醇类是构成玛瑙红樱桃最主要的香气组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66.22%~96.70%.通过ROAV评价方法,共鉴定出20种关键香气成分,其中壬醛、芳樟醇、己醛是玛瑙红樱桃果实最重要的关键香气成分.具有青香的顺-3-己烯醛是唯一出现在商熟期的特征性关键香气成分.
关键词: 樱桃;果实发育;香气成分;相对气味活度值;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植物单宁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草地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宁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极具活性,可与多糖、蛋白质以及金属离子等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具有特殊抗营养性.除此之外,单宁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及抗寄生虫等生物活性,并在反刍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综述单宁的结构、特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为单宁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单宁;结构分类;抗营养性;反刍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