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CERES-Rice模型区域应用中遗传参数升尺度的一种方法
《中国水稻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升CERES-Rice模型中遗传参数的空间尺度,以适应区域性研究需要,以江苏省为例,在具有不同水稻品种生态类型的4个稻区各选5~6个样点,以稻区为空间尺度,利用每个样点4年(2001-2004年)县级统计水稻单产资料及同期同地的气象和土壤资料,结合江苏省各地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采用试错法对CERES-Rice中8个遗传参数,特别是4个与产量相关的遗传参数分别进行了调试与确定(方法1,简称稻区尺度调试法),并与传统的其他3种升尺度方法,即代表性品种单点调试法(方法2)、县级尺度调试法(方法3)和超大尺度调试法(方法4)的模拟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方法1的模拟效果较为理想,各稻区模拟产量与统计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均方根差值均小于9%。而其他3种方法的模拟效果均明显不如方法1。研究提出的遗传参数升尺度方法不仅适用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也可为作物生长模型在其他区域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挤压膨化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甘薯渣,通过高温、碾磨和剪切作用,使甘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的挤压膨化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在物料水分含量18.75%、挤压膨化机桶壁温度159.7℃、转筒转速91 r/min条件下处理甘薯渣,物料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64%,比未处理的提高了6.3个百分点。


ASAR数据与水稻作物模型同化制作水稻产量分布图(英文)
《遥感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利用雷达数据进行水稻估产的技术方法,并以ASAR数据为例,探讨了雷达数据在水稻估产中的可行性。首先利用ASAR数据进行水稻制图,从各时相ASAR数据中提取水稻后向散射系数。随后,基于像元尺度,采用同化方法,以LAI为结合点,将水稻作物模型ORYZA2000与半经验水稻后向散射模型结合,建立嵌套模型模拟水稻后向散射系数。选择水稻出苗期和播种密度为参数优化对象,利用全局优化算法SCE-UA对ORYZA2000模型重新初始化,使模拟的水稻后向散射系数值与实测值误差最小,并由优化后的ORYZA2000模型计算每个像元的水稻产量,生成水稻产量分布图。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分布图能够描绘研究区水稻实际产量的分布趋势,但由于采用潜在生长条件模拟,模拟的水稻平均产量比实测平均值高约13%,验证点的水稻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1.2%。由于半经验水稻后向散射模型存在对LAI变化不够敏感和对水层的简化处理,增加了水稻估产的误差。但从总体上看,利用该方法进行区域水稻估产是可行的,并为多云多雨地区的水稻遥感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天协6号 两优华6对杂草抑制效果好
《农家顾问 》 2009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主栽品种对杂草抑制效果差别显著;对杂草抑制效果最好的水稻品种为天协6号、两优华6,控草效果优秀;黄华占、扬稻6号、镇稻88这3个品种也有较好的抑草效果,如配合以合适的农艺措施和减


泰国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的表现及其遗传改良潜力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08年夏季,在南京采用田间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和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从泰国引入的30份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1)原产于泰国的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种植,全生育期明显长于原产于江苏的红豆品种,在夏季平均生育期为106.2 d,比江苏对照种苏红2号长12 d。(2)种皮颜色具有明显的多样性,除了常见的红色外,还有绿色、黄色、黑色、褐色和双色。(3)种子百粒重变异较大,大的如Ty016百粒重为14.2 g,而小粒种Ty003百粒重仅为5.4 g。(4)在自然环境下,筛选出2份抗豆象种质:Ty003和Ty016。由于种皮颜色、粒重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加上新发现的2个抗豆象材料,这批红豆种质有可能在未来的红豆遗传改良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毒死蜱对锦鲫性腺的影响及其在鱼组织中的富集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静态法,在测定毒死蜱对锦鲫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亚致死剂量(96 h-LC50的1/5、1/10、1/20、1/40)作用30 d,毒死蜱对锦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性腺指数(GSI)的影响,并考察了毒死蜱暴露过程和清水恢复过程中锦鲫不同组织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为评价毒死蜱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锦鲫的96 h-LC50为1.400 mg/L,0.280 mg/L的毒死蜱能够显著抑制雄性锦鲫性腺的发育,毒死蜱在其肌肉和肝脏中的富集量在处理后20 d左右达到累积和释放的动态平衡,组织中的富集量为肝脏>肌肉,清水恢复30 d各组织富集量顺序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