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来发展现代农业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1978—2007年江苏省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依靠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对提高"三率"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五点建议。

关键词: 土地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 资源利用率 现代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为水稻株型设计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优108、86优8、南粳43及扬稻6号为材料,设置品种、氮肥与密度田间试验,观测水稻主茎不同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分析了水稻主茎叶片长和宽的关系、比叶重(SLW)随叶位的变化规律,以及水稻叶片干重与叶长和叶宽的关系,构建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结果】叶长与叶宽的关系可用幂指数方程表达,比叶重随叶位呈二次曲线变化。采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模型,主茎叶片叶长、叶宽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2.55和0.06cm。【结论】几何属性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生长条件下水稻主茎不同叶位叶片的主要几何属性,为生长模型与形态结构模型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生物量 叶长 叶宽 比叶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时期李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变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宝石和安哥诺李果实为试材,分析了不同贮藏时期李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贮藏0~60 d期间,随着回温时间的延长,黑宝石李果实硬度明显下降,而在贮藏60~80 d期间这种变化不明显;回温时间对安哥诺李果实硬度的影响不大。果实脆度的变化随其硬度的下降而变小。黑宝石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在回温过程中存在1个峰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此峰值向后推移;而安哥诺李果实SSC含量从回温0d开始下降,在回温5 d时又增加。黑宝石和安哥诺李果实的腐烂症状主要发生在货架期。贮藏0~20 d期间,货架黑宝石李果实的腐烂较严重,而安哥诺李果实在贮藏60~80 d期间腐烂较严重。可见,贮藏60~80 d期间,黑宝石李果实的货架期可适当延长;而安哥诺李果实货架期在贮藏20~60 d期间可适当延长。

关键词: 李果实 贮藏时间 货架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曲面法设计优化牛蒡叶提取绿原酸工艺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牛蒡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因素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牛蒡叶中的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6℃、乙醇浓度31%、料液比29倍。

关键词: 牛蒡叶 绿原酸 响应曲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的亲水疏水特性与农药药液行为的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观察,雨水能很好地在棉花、黄瓜、桃树等植物叶面铺展成水膜,能很好的沾湿石榴、扁豆、辣椒等植物,在叶面形成弧形或半圆形的水滴,但雨水不能使红花酢浆草、水稻、甘蓝等植物润湿,而是在叶面形成球形的水珠,极易滚落。大于31.25 mg/LTX-10水溶液和大于200 mg/L杀虫单-矿物油微乳剂的表面张力均小于水稻或甘蓝的临界表面张力,因此在水稻或甘蓝叶面能形成弧形或半圆形的水滴,很好地沾湿叶片,甚至可以在叶面铺展成水膜。

关键词: 植物 亲水性 疏水性 液体 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秸还田与土壤耕作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麦秸还田旋耕、麦秸不还田旋耕、麦秸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翻耕4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田间原位观测稻麦两熟制农田水稻生长季CH4和N2O排放通量,研究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与土壤耕作两项技术措施对稻季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及其温室效应,以期为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对策。结果表明:麦秸还田对稻季CH4排放总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耕作方式的互作效应对CH4排放总量有显著影响,麦秸还田和耕作方式对N2O排放总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麦秸还田与土壤耕作处理稻季CH4排放总量为:麦秸还田旋耕>麦秸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旋耕,N2O的排放总量为:麦秸不还田翻耕>麦秸不还田旋耕>麦秸还田翻耕>麦秸还田旋耕;与麦秸不还田相比,相同耕作措施下麦秸还田排放CH4和N2O所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明显提高,麦秸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的GWP高于翻耕处理,而"单位产量的GWP"无明显差异,麦秸不还田条件下采用旋耕措施较翻耕可减轻温室效应。

关键词: 麦秸还田 土壤耕作 CH4 N2O 温室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喜草体细胞低温筛选变异体SRAP分子标记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百喜草 颗粒状愈伤组织 低温 体细胞筛选 变异体 SRA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聚壳聚糖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类囊体膜特性的影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0.1%、0.3%、0.5%、0.7%4种浓度的低聚壳聚糖处理两优培九水稻幼苗,研究低聚壳聚糖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可以增加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0.5%的效果最好.低温下经低聚壳聚糖处理水稻幼苗类囊体膜的室内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主峰值、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PSⅠ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比低温对照高.低聚壳聚糖处理保护了类囊体膜系统,减缓了低温对光合机构的破坏,增强了水稻幼苗的抗冷性.

关键词: 壳聚糖 水稻幼苗 低温 类囊体膜 脂肪酸 电子传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刚地弓形虫NT株P3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Genbank登录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30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PCR在刚地弓形虫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片段,然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 a(+)/P30,用IPTG诱导,在表达菌BL21(DE3)表达出分子量为4.83×104的融合蛋白,经W estern-b 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为刚地弓形虫疫苗的制备及猪弓形虫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P30基因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眼莲的饲料资源化利用

家畜生态学报 2009

摘要:综述了凤眼莲饲料资源化利用国内外进展情况,提出了凤眼莲饲料资源化利用需要考虑关键问题,即水生植物对动物采食适口性影响、饲喂适宜动物对象、加工调制方法、水体重金属富集对动物健康和畜产品安全潜在风险,指出凤眼莲水体净化、饲喂动物及环境粪便排放等构成循环系统进行科学评价意义。

关键词: 凤眼莲 饲料资源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