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模拟计算平行样对自上游到下游的流域生物信息流估算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流域生物信息流是流域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输移和能量输移过程的信息标记,是用eDNA技术调查评估河流水体中物种组成空间特征的基础。估算流域生物信息流是流域生态系统过程研究和eDNA技术调查评估河流水体中物种组成空间特征的关键。在有限的调查采样中,平行样的数量如何影响流域生物信息流的估算,尚待解答。基于随机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提出假设——采样数量不影响流域生物信息流估算结果的准确度,但会影响其精密度,然后通过问题简化转化和模拟计算,对该假设进行了检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样点生物信息检出度(平行样数量)的增大,流域生物信息流估算结果会从偏小逐渐靠近流域生物信息流实际值,同时其99.9%置信区间也逐渐集中于流域生物信息流实际值。即样点生物信息检出度(平行样数量)对流域生物信息流估算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有影响。在实际调查研究过程中,建议先在所研究区域对平行样数量和样点生物信息检出度的关系进行预评估,然后基于流域生物信息流估算可信度目标在正式实施方案中经济有效地设置平行样,基于多平行样调查结果估算流域生物信息流,再根据各样点生物信息检出状况对流域生物信息流估算结果进行后验评估。
关键词: 流域生物信息流 环境DNA 平行样 检出度 流域生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酸梭菌拌料投喂对凡纳滨对虾肠道上皮细胞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细胞及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对虾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加菌组和对照组,饲料投喂频次为每天3餐,试验周期设为60 d。加菌组每天早上添加1%的丁酸梭菌拌料投喂,饲喂3 d后停3 d菌剂拌料投喂,以此为1个周期;对照组不添加丁酸梭菌。分别于0和60 d取样测定对虾体重和体长,并取对虾肠道进行组织切片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加菌组对虾的终体质量和终体长分别达9.54±0.38 g和9.12±0.12 c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0.36 g和8.25±0.10 cm(P<0.05,下同)。加菌组对虾的食物肠道饱满,肠道上色素呈稳定规则的星状结构,而对照组出现空肠现象,肠道上色素呈淡红色,且分散无固定的形态。加菌组对虾的肠道上皮细胞高度可达40μm,显著高于对照组(10μm)。在对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方面,60 d时,加菌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0.44%和1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5%和3.05%,而加菌组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0.03%和15.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25%和38.23%。在属水平上,60 d时,加菌组梭菌属(Clostridium)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分别可达22.49%和26.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2%和0.03%,而弧菌属(Vibrio)和Candidatus Bacilloplasm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16%和9.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9%和55.81%。【结论】通过在饲料中添加1%丁酸梭菌可显著提升对虾生长性能,增加肠道上皮细胞高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幼虫群落结构季节变化
《海洋学报(中文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19-2020年4个季节的6个航次海上生态调查,研究黄河口邻近海域的浮游幼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要生物资源养护提供科学基础.结果显示:在黄河口邻近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幼虫16类,阶段性浮游幼虫是主要组成类群.浮游幼虫月均丰度以11月最高、1月最低.浮游幼虫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夏季(6-8月)高和秋冬季(11月至翌年1月)低.双壳类幼虫和无节幼虫是海区各季节的优势种及浮游幼虫总丰度的主要贡献者,腹足类幼虫、多毛类幼虫以及耳状幼虫、桡足幼虫等是季节性出现的优势种.春-夏间优势种组成更替率高.相对高丰度浮游幼虫主要分布于黄河口入海口附近、小清河口及莱州湾中部.基于浮游幼虫类群丰度组成的聚类分析,可将调查月和站位各分为3个不同的聚类组.月聚类组分别为春季(4月)、夏秋季(6-11月)和冬季(1月),春季、冬季聚类组的代表类群是无节幼虫,夏秋季聚类组的代表类群是双壳幼虫.3个站位聚类组的组成站位的地理分布交错,代表类群都为双壳类幼虫和无节幼虫.多元方差(MANOV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检验显示,海区内浮游幼虫的多样性指数、丰度、群聚结构等都表现为月间差异显著(p<0.05),站位间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环境逐步多重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浮游幼虫群聚结构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水温和浮游动物丰度.
关键词: 浮游幼虫;群落结构;黄河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耳石微化学特征甄别黑鲷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初步研究
《海洋渔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耳石微化学特征研究甄别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可行性,并根据该特征对象山港捕获的黑鲷成鱼进行了群体判别。研究结果显示,向天然海水中加入适当淡水后形成养殖海水,养殖海水的Ba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天然海水(P<0.05);养殖黑鲷的耳石核心位置的Ba/Ca比值(C)、全耳石Ba/Ca比值■及Ba元素变异系数(CVI)均显著高于野生黑鲷(P<0.05)。耳石上的Ba/Ca比值可作为识别养殖黑鲷和野生黑鲷的微化学标志。以此为标志对象山港捕获的20尾黑鲷成鱼进行群体判别,结果表明2尾黑鲷为放流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型船坞用升船机升船平台结构设计
《船舶工程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目前国内升船机吨位小、易积淤等问题,对优化开发的国内最大船坞用升船机升船平台的优缺点和结构设计进行阐述,利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升船平台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受力分析,验证结构设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升船平台采用箱型梁的结构形式有利于降低平台自重,能防止淤泥淤积;升船平台采用连续甲板有利于增强结构的整体强度,有利于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莱斯芽孢杆菌LG37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无机氮代谢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南方水产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研究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LG37可高效同化无机氮,但其机理尚不清楚。为解读其高效同化无机氮的机理,结合三代PacBio RS II和二代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贝莱斯芽孢杆菌LG3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利用NR、KEGG、eggNOG、GO和CARD数据库进行序列注释、分析,并通过本地Blast+对无机氮代谢相关基因进行挖掘。测序结果表明:1)贝莱斯芽孢杆菌LG37的基因组为3 929 697 bp的环状染色体,GC含量为46.5%,包含3 85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6个tRNA基因和27个rRNA基因。2)共筛选出无机氮代谢相关候选基因94个,主要涉及编码感应蛋白、转录调控因子、转运蛋白、氧化还原酶和同化酶等,并对这些基因的GO功能进行了注释分析。综上,LG37全基因组测序及无机氮代谢相关基因的分析为芽孢杆菌降低养殖水体中无机氮的研究提供了基因水平数据,为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降低水体中无机氮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及鱼菜生长的影响
《渔业现代化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磷酸二氢钾(KH2 PO4)不同添加量对鱼菜共生系统的影响,以宝石鲈(Scortum barcoo)和红颜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添加KH2 PO4质量浓度分别为0 mg/L(对照组)和100 mg/L(试验组A)、200 mg/L(试验组B)、400 mg/L(试验组C),并对不同组别下系统中的三态氮、活性磷、钾离子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以及宝石鲈、草莓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KH2 PO4对鱼菜共生系统中三态氮质量浓度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系统中活性磷和钾离子质量浓度与KH2 PO4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试验组B宝石鲈生长情况最好;试验组C草莓生长情况最好,但宝石鲈生长情况最差.研究表明,添加适量KH2 PO4可以促进宝石鲈和草莓生长,当其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可以使宝石鲈和草莓同时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升鱼菜共生系统整体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菜共生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研究现状和展望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菜共生利用水产养殖废水为植物提供营养,由一种氮源(饲料)生产两种农产品(鱼和蔬菜),具有节水节能、环境友好的优点,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该研究从鱼菜共生系统的运行工艺条件、系统设计和生物制剂3个方面对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总结了鱼菜共生系统运行工艺条件优化效果及原理,包括pH值、溶解氧、水力负荷的调节,喂食频率和投喂策略的改善,植物挑选及精确种养比例等;分析了鱼菜共生系统设计包括不同种植模式和耦合模式对提高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概述了鱼菜共生系统中生物制剂的应用前景,包括水质改良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对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为优化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应加强不同条件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磷元素转化规律影响研究的建议,为微生物制剂在生产实践中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氮 磷 养殖 鱼菜共生 利用效率 工艺条件 系统设计 生物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FD模拟及PIV技术的鱼池流场分析与优化
《渔业现代化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为基础,基于大型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和粒子跟踪测速技术(PIV),开展鱼池流场流态数值模拟与验证方法研究.建立了一套鱼池的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拟合进水流量、进水口直径和进水高度来获得最佳流速和适宜的流场,分析流速分布和颗粒物运动轨迹;利用PIV技术对鱼池流场进行试验测量,了解鱼池流场及颗粒物运动信息.结果显示:合适的进水参数可使鱼池流场无论从稳定性、排污性能还是节能方面都更符合实际使用需要,数值模拟结果与PIV实测试验结果对比基本吻合,符合鱼池流场的流动特征,数值误差基本保持在8%以内,进一步表明本研究的数值计算和性能预测均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可有效掌握鱼池内部三维流动结构和基本流态.CFD数值模拟与PIV技术有机结合,可形成较完整的鱼池流场分析方法,可为今后鱼池的结构设计提供研究手段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鱼池 流场 计算流体力学(CFD) 粒子图像测速(PI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